自嘲竟是身心健康的一剂良药

   2020-09-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我们身边总会有一群喜欢自嘲的人,他们通过嘲笑自己来掩饰内心的不安与自卑,其实自嘲并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手段,更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那么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呢?对于自卑的人又该怎样提高自信心呢?今天就讲解一些关于自嘲的心理学,其中还包括了一些

我们身边总会有一群喜欢自嘲的人,他们通过嘲笑自己来掩饰内心的不安与自卑,其实自嘲并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手段,更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那么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呢?对于自卑的人又该怎样提高自信心呢?今天就讲解一些关于自嘲的心理学,其中还包括了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怎样提高自信心呢?相信很多初入职场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烦恼,面对他人总是不信心,自卑等。其实当你觉得尴尬的时候不妨试一试自嘲的方式,不仅缓和了气氛,又能与被人打成一片。

此前,美国一邮报的刊文也指出,自嘲不仅是种人际交往的高明手段,还是身心健康的一剂良方。

自嘲不是油嘴滑舌

在专家看来,自嘲看似是拿自己“开涮”,博他人一笑,实则是给自己穿上了一层“保护衣”。原因在于,一方面,人们的心理天平都偏向弱者,自嘲在一定程度上是种以退为进的大智慧。

另一方面,很多人会担心别人嘲笑自己的缺点或把柄,于是选择先下手为强,自嘲一下,这样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悲观为乐观。因此,善于自嘲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上一项必备的人际交往技能。

不过,生活中更多的还是不怎么自嘲的人。一位大学心理系教授将他们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根筋”的人,他们认为世界非黑即白,遇事不会变通,不懂得语言是门艺术,更不会用语言去处事;另一种是性格内向的人,不善于表达,更别提时常自嘲了。

对于很多人不喜欢自嘲,专家分析说,自嘲在一定程度上是性格的“外显”,这种表达方式并非人人喜欢,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油嘴滑舌。

很多国人受到传统观念“言多必失”的影响,认为有些话不说、有些事掩饰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国人从小到大的教育中,总是强调“庄重”、“含蓄”,也在无形中扼杀了许多人的幽默细胞。

还有一些人,他们就特别的羡慕那些随意就能够抛出一句逗乐大家的“开心果”,自己渴望学会自嘲,但往往是脑慢口拙,怎么也说不出口。

对此,专家指出,自嘲是种独一无二的创造性语言,和天赋、智慧直接相关,虽不是人人天生具备,却可以后天习得。

学会自嘲,收获快乐

嘲弄人是缺德,嘲弄自己却是美德。自嘲是拿自身来“开涮”,博得一笑,既是一剂自我调整心理平衡的良药,又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法。在遇到窘境,对付尴尬局面时,若多些风趣生动的自嘲,则能及时调整心态。

传说古代有个姓石的秀才,一次骑驴行路,不慎摔倒在地,一般人肯定会不知所措。这位秀才却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亏得我是石秀才,要是瓦秀才,还不摔成碎片?”一句幽默妙语,说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这位秀才也在笑声中免去了难堪。

自嘲对自嘲者的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人在人际交往中都会不自觉地保护自己,自嘲是最成熟也是最健康的防御机制,对自己和他人都不会造成什么伤害。

自我解嘲,平慰心灵,使自己的不满情绪得到缓解,为心灵增加一层保护膜,还能使别人对你有个新的认识。学会自嘲,以豁达的心态对待人生,会使你生活幸福,身体健康。

平时,用自嘲来稳定情绪的方法很多。比如当你在经济上受到不合理待遇时,你的生理缺陷遭到别人的嘲笑时,无端受到别人攻击时,你不妨想想“吃亏是福”、“失财免灾”等等调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可以装装糊涂,为心灵增加一层保护膜;时机适当时还可幽他一默。

情绪能看出心理状态

情绪伴随生理变化和面部表情,有时短暂,有时持久,能影响人的精神活动。每个人在一生当中,由于成功和失败、顺心和不顺心的不断交替,会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良性情绪能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提高效率,增强抵抗力。英国科学家因工作紧张而神经失调,医生告诉他:“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群医生。”科学家悟出真谛,从此经常抽空看戏剧、马戏,不久健康状况大有好转。

负性情绪则容易损身折寿。美国精神病学家调查了204名男生,发现情绪稳定的59人中,只有1人得了心脏病;情绪长期不稳定的48人中,有18人得了重病或在55岁以前死去。

由此可见,良好的情绪可给人带来幸福和长寿;不良的情绪会为疾病大开绿灯。

一个人除身体健康外,还要心理健康,才能称得上一个健康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就包含情绪正常,情感坚毅。

一个人的智商、德商、财商再高,若情商不高,不会控制情绪,便很难成功,甚至还会危害健康。一位英国生理学家脾气急躁,他常说:“我的命迟早送在一个惹我动怒的坏蛋手上。”

结果,在一次会议上,“坏蛋”出现了,他盛怒之下,心脏病猝发,当场身亡。一个人心理健康不健康看情绪就知道了,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今天跟凤姐吵,明天跟薛宝钗闹,后天跟丫环们哭,整天怨天尤人,就是典型的抑郁症患者,情绪十分不健康。

正常情绪有4个特点

人都免不了出现悲伤、懊悔等负面情绪,但正常的情绪应该是这样的。

1.情绪应该合时宜

因成绩好而高兴,因被辱骂而气愤,因考试临近而紧张等,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莫名其妙地悲伤或高兴、杞人忧天、为根本不值得伤感的事情而伤感,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就是不正常的情绪了。

2.刺激强度和情绪反应成正比

海面的风愈大,激起的波浪愈高。情绪也一样。若因一点小事就大悲大喜,面对强烈的刺激却无动于衷,都不正常。

3.情绪持续时间有限

“耿耿于怀”是不健康的情绪。情绪总是由刺激引起,当刺激消失后,情绪也该逐渐平复。当然,有些打击造成的伤害,比如亲人死亡,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平复。如果是一般性问题,则应在较短时间里淡忘。

4.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心理健康的人应该乐观多于悲观,积极多于消极。任何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会有不同的印象。很多让人生气的事情换个角度看,常常可以发现些积极意义,形成良好的感受。

自嘲、倾诉减轻痛苦

负面情绪一般由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原因诱发。工作压力大时要告诉自己,压力是自己给的,我们要正视压力,不能逃避,学会与压力共处。

人际关系问题要学会心理换位,体谅他人,将心比心;遭遇挫折时不妨用“胜败乃兵家常事”等劝慰自己,从懊丧、焦虑中解脱出来。长期情绪不佳的人,可试试下面几种自我调节方法。

调节情绪的方法

1.首先,要学会调整认知

美国心理学家创建的情绪“ABC”理论指出情绪困扰多由不合理的信念诱发。

例如,两个人在街上碰到领导,但领导没有与他们打招呼。其中一个可能会想“领导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另一个却可能认为“领导因为我上次顶撞了他,要找我麻烦了。”

2.其次,要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

比如“升华机制”,即在遭遇挫折后,把内心痛苦化为一种动力,转而投入到有益的活动中;“幽默机制”,自嘲能使人获得平衡心理,保持自尊,减轻内心的痛苦和焦虑。

3.再次,要学会跟亲近的人适度宣泄

一位学者曾说:“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将有两个人分享快乐;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产生不良情绪时,与朋友、同学、亲人聚一聚,就事论事倾诉一番,把积郁的消极情绪倾诉出来,还可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一个人如果有朋友圈子,就能长寿20年。

怎样提高自信心

第一、经常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你总想自己的缺点和失败,你当然会越来越没信心。这不是灭自己的威风吗?你必须长自己的志气。你总会有许多优点和成就的,把它们列出来,写在纸上。

至少写出五个优点和五项成就。对着这张纸条,经常看看、想想。在从事各种活动时,想想自己的优点,并告诉自己曾经有过什么成就。这叫做“自信的蔓延效应”。这一效应对提升自己的自信效果很好,有利于提高从事这项活动的成功率。

第二、多与自信的人接触和来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若常和悲观失望的人在一起,你也将会萎靡不振。若你经常与胸怀宽广、自信心强的人接触,你一定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多与有志向、有信心的人交朋友吧。

第三、自我心理暗示

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理强化,避免对自己进行负面强化。当你碰到困难时,一定不要放弃。要坚持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更好!”等等。你重复对自己念叨有信心的词语,是一种很重要的自我正面心理暗示,有利于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这已为心理学的研究所证实。

第四、树立自信的外部形象

一个人,保持整洁、得体的仪表,有利于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举止洒脱,行为端方,助人为乐,目不斜视,就会有发自内心的自信。同时,加强锻炼,保持健美的体形,对增强自信也很有帮助。

第五、保持一定的自豪感

一个人,谦虚是必要的,但不可过度。过分贬低自己,对自信心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要相信自己,充满对自己的自豪感。

第六、学会微笑

微笑会增加幸福感,进而也能增强自信心。你不妨试试看。一笑,自信从中而来,几乎立竿见影。

第七、懂得扬长避短

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要经常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优势、特长,同时注意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求得进步。这样,你就会提高成功率,也会得到更多的赞扬声,肯定能增强自信。

第八、多阅读名人传记

因为很多知名人士,成名前的自身资质、外部环境并不比你好。有的甚至在你的年龄时,比你现在的情况差远了。多看一些这方面的材料,会让你知道你其实是具备成功的条件的,成功也是完全来得及的,这样有助于提升你的自信心。

第九、做好充分准备

从事某项活动前,如果能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在从事这项活动时,必然较为自信,从而有利于顺利完成这项活动。一旦这项活动做得很成功,必会反过来又能增强整体自信心。

第十、给自己确定恰当的目标

目标太低,太容易实现了,不能提高自信心。但目标也不能太高。目标太高,不易达到,反而对自信心有所破坏。恰当的目标是:用力跳起来刚能碰到。

结语:自嘲,是宣泄情绪、制造快乐的良方,当然也是反嘲别人的方式。学会自嘲,你就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健康的体魄。上文向大家讲解了调节情绪的方法及其他的心理学,希望对大家都有所帮助。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格局都是被被委屈撑大的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你能吞下多大的委屈,你就有多大的胸怀,也有多大的格局。“被骂是一种能力”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做得了多大的事;受得了多大诋毁,就能承的住多大赞美;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如果能把每次的羞辱和伤害,视作你转变所需的营养
    12-17
  • 父母如何回答孩子的性别问题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我以为小孩子对性别感兴趣很正常,就像她对任何自己没见过,没玩过的东西一样,大人不必大惊小怪,在最自然、最真实的场合下让孩子轻松地认识最自然的东西,就像在麦地里认......我以为小孩子对性别感兴趣很正常,就像她对任何
    12-16
  • 职场潜规则之一:只有永远的利益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俗的人。若干年
    12-15
  • 社交心理: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有这么个说法,说人生有“三大错觉”:手机震动、有人叫我以及对方喜欢我。但要问人最大的错觉是什么,莫过于这个:我很重要。心理学上说孩子成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舞台的我,会把自己假想成那个非常受关注的人,从而非常
    12-15
  • 植物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性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比如植物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性。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工作空间,总会有那一抹抹“绿”,低调而安静地陪伴在我们左右。作为职场人,在享受这些形态各异、品名繁多的植物带给我们的愉悦的同
    12-15
  • 白领“晒秘密”解压引众多偷窥者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白领“晒秘密”引众多偷窥者感情、职场、个人生理隐私问题占秘密总数的九成以上到了昨天晚上我才从他的嘴里知道,结婚多年了,他居然说当年他是不想和我结婚的,而......白领“晒秘密”引众多偷窥者感情、职场、个人生理隐私问
    12-15
  • 从90后的视角来看看这个职场世界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从90后的视角来看看这个职场世界,看看90后心中的职场是什么样的。前阵子,一起“90后女孩一年三次裸辞”的事件引发热议。90后小No是公司的互联网运营岗,一年之内的第三次裸辞,引来她的80后直线领导吐槽,70后人士劝
    12-15
  • 职场自尊心你该如何保留呢?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不要”组成,比如不要践踏尊严,不要侵犯隐私,不要公然对峙,不要限制自由,不要主动揭短,不要藐视存在。有了这样的不作为,那么人际圈中的自尊心自然就得到了保护,也......“不要”组成,比如不要践踏尊严,不要侵犯隐私
    12-15
  • 表情泄漏的婴儿心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喜怒哀乐,表情表面化,往往可以体现人的内心情绪反应。根据美国研究婴儿心理学家分析,婴儿心理特征和成人一样,也会表达在脸上。只要你细心观察,或许可以帮助孩子,摆脱......喜怒哀乐,表情表面化,往往可以体现人的内心情
    12-13
  • 幼儿依恋 家长咋处理
    幼儿依恋 家长咋处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物品,有些能陪伴孩子快乐成长,但过度依恋,则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静静从小就喜欢咬奶嘴,现在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无论是看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物品,有些能陪伴
    12-1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