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着去尊重老人的意愿

   2020-08-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父母为子女操劳了一辈子,子女总是希望老人晚年可以过的很舒服,但是老人一般都跟子女的想法不同,我们要去顺着老人的意愿来,不可以束缚住老人。有些子女非常孝顺,他们觉得在自己小的时候,父母给了自己最无微不至的关怀,现在父母老了,行动不方便了,甚至

父母为子女操劳了一辈子,子女总是希望老人晚年可以过的很舒服,但是老人一般都跟子女的想法不同,我们要去顺着老人的意愿来,不可以束缚住老人。

有些子女非常孝顺,他们觉得在自己小的时候,父母给了自己最无微不至的关怀,现在父母老了,行动不方便了,甚至失去了部分的自理能力,同样需要照顾了,于是自己也应该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最细腻的照料,凡事尽量不要再让他们操心,应该倾尽所能地为他们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事情。怕父母出门容易摔着,所以无论他们去哪儿都尽量陪同;怕父母三餐营养不够均衡,所以亲自搭配;怕父母冻着,所以提前为父母准备好要穿的衣服。总觉得,父母操心了一辈子,现在是时候享享清福了,这些儿女能操的心就都替父母操了。这绝对是我们日常观念中的好子女,如果邻居看到这样的子女,也会举起拇指称赞。但这样煞费苦心地照顾父母的一切,真的就是对他们好吗?

实际上,包办老人的一切日常生活,对他们有害无利。无可厚非,相比较青壮年,老年人的自理能力确实受到了限制,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但是,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掌控自己的生活,不仅是有利的,更是必须的。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项实验,他将某养老院的老年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像往常一样生活——被护士无微不至地照顾,而实验组则多出一些自由项目:老人们可以独立照料一盆自己选择的花草,还可以自己选择床单的颜色并负责将它铺好,每周四晚上还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录像节目。总之,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选择、支配自己的生活起居,结果如何呢?

无论是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还是身体的健康程度,那些被要求部分照料自己生活的老年人(实验组)都显着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则显着低于对照组。事实证明,那些有权利自由生活的老年人更快乐,也更健康。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远远不止是生活的不便利,更是对生活的无力感和不被需要感,这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他们非常因此感到寂寞和无助。老年人时常感到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每天都没有目标,换句话说,就是失去了“奔头”,在空虚的时光里,他们更容易胡思乱想,过分在意自己的身体,或者一味地回忆年轻时的经历,这是使他们陷入无尽的迷茫和病痛的一大原因。

我们早已经不再生活在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时代里,如今抛给子女的新命题,是如何让老人过得舒服而知足,毕竟,只有他们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有时子女的好意反而促成了败局。如果我们真的爱父母,比起竭尽全力地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倒不如多给他们一些自由。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让他们自行料理早餐,选择是否去晨练,或者决定是否要买盆花草来陶冶情操,这样他们反而会感到更充实,也更有乐趣。子女倒不如拿出原本照顾父母生活起居的时间来陪他们聊聊天、说说话、散散步,有时心灵的空虚压到一切病痛。另外一方面,在给父母相对自由的生活的同时,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在社区内参加一些培训班或兴趣小组,学学书法,扭扭秧歌,有时兴趣爱好能够令人容光焕发,同时还能结交一些年龄相仿、志同道合的朋友。

总之,在老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目标,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建立与“老”朋友们之间的友谊,最重要的,不要包办他们生活的全部,在生活当中给他们留一块“自有地”,使得他们能够转移注意力,这才是对父母真正的爱。

总结:老年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也需要自由,子女希望给老人好的生活环境是好的,但是也不可以做的太过了,影响了父母与自己的关系则得不偿失。(文章原载于《大众健康》,作者:张薇薇,刊期:2012.08,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格局都是被被委屈撑大的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你能吞下多大的委屈,你就有多大的胸怀,也有多大的格局。“被骂是一种能力”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做得了多大的事;受得了多大诋毁,就能承的住多大赞美;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如果能把每次的羞辱和伤害,视作你转变所需的营养
    12-17
  • 父母如何回答孩子的性别问题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我以为小孩子对性别感兴趣很正常,就像她对任何自己没见过,没玩过的东西一样,大人不必大惊小怪,在最自然、最真实的场合下让孩子轻松地认识最自然的东西,就像在麦地里认......我以为小孩子对性别感兴趣很正常,就像她对任何
    12-16
  • 职场潜规则之一:只有永远的利益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俗的人。若干年
    12-15
  • 社交心理: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有这么个说法,说人生有“三大错觉”:手机震动、有人叫我以及对方喜欢我。但要问人最大的错觉是什么,莫过于这个:我很重要。心理学上说孩子成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舞台的我,会把自己假想成那个非常受关注的人,从而非常
    12-15
  • 植物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性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比如植物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性。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工作空间,总会有那一抹抹“绿”,低调而安静地陪伴在我们左右。作为职场人,在享受这些形态各异、品名繁多的植物带给我们的愉悦的同
    12-15
  • 白领“晒秘密”解压引众多偷窥者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白领“晒秘密”引众多偷窥者感情、职场、个人生理隐私问题占秘密总数的九成以上到了昨天晚上我才从他的嘴里知道,结婚多年了,他居然说当年他是不想和我结婚的,而......白领“晒秘密”引众多偷窥者感情、职场、个人生理隐私问
    12-15
  • 从90后的视角来看看这个职场世界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从90后的视角来看看这个职场世界,看看90后心中的职场是什么样的。前阵子,一起“90后女孩一年三次裸辞”的事件引发热议。90后小No是公司的互联网运营岗,一年之内的第三次裸辞,引来她的80后直线领导吐槽,70后人士劝
    12-15
  • 职场自尊心你该如何保留呢?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不要”组成,比如不要践踏尊严,不要侵犯隐私,不要公然对峙,不要限制自由,不要主动揭短,不要藐视存在。有了这样的不作为,那么人际圈中的自尊心自然就得到了保护,也......“不要”组成,比如不要践踏尊严,不要侵犯隐私
    12-15
  • 表情泄漏的婴儿心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喜怒哀乐,表情表面化,往往可以体现人的内心情绪反应。根据美国研究婴儿心理学家分析,婴儿心理特征和成人一样,也会表达在脸上。只要你细心观察,或许可以帮助孩子,摆脱......喜怒哀乐,表情表面化,往往可以体现人的内心情
    12-13
  • 幼儿依恋 家长咋处理
    幼儿依恋 家长咋处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物品,有些能陪伴孩子快乐成长,但过度依恋,则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静静从小就喜欢咬奶嘴,现在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无论是看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物品,有些能陪伴
    12-1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