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身心健康 争做行为文明的人

   2020-05-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目录:第一章:真诚的微笑第二章:利他的价值观第三章:宽容大度利健康第四章:自信的魔力第五章:尊重的效应生活中,做一个行为文明的人,这样对它的健康是非常好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小编做了详细的解答,赶快跟着小编一起到下文看看吧。真诚的微笑人类

目录:

第一章:真诚的微笑

第二章:利他的价值观

第三章:宽容大度利健康

第四章:自信的魔力

第五章:尊重的效应

生活中,做一个行为文明的人,这样对它的健康是非常好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小编做了详细的解答,赶快跟着小编一起到下文看看吧。

真诚的微笑

人类的文明与人类的健康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健康理论与最新科学研究表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不但与文明行为紧密相关,而且是相辅相成、互促互益的,尤其是在人的内在心理、精神和生理上更为突出。

真诚微笑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肯定。最近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马克·D和哈佛大学的一些心理专家对人脑进行了一项综合研究,他们发现,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对来自外界的威胁表现得最为敏感,它会立刻做出反应,心理医生把这种反应叫自我警戒反应。实际上这种心理对健康是有害的,而人在这方面最为明显。解除这种心理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笑口常开。

哈佛大学的布劳顿博士和瓦尔哈拉博士对笑作了如下的定义:真诚之笑是一种缓解紧张,进入一种美妙状态的客观存在。但这种笑必须是出自自然的、真诚的。那么什么是最真的笑呢?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克里斯·柯宾通过调查发现,人类共有18种笑,其中只有一种是最真的,其他17种只能说是笑脸而一个笑。美国人形象地把这些笑比喻成“后爹般的笑”,也就是说这些笑都是最不真的,因为真诚的笑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感情。如果是真笑,那么无论是对于笑者还是对于他人,都会令其产生一份神奇的效果。对于笑者本身,从生理角度上讲,可以使脸部的许多肌肉得到自然的舒展,特别是颧肌、颊肌、眼轮肌都会进行一次恰如其分的运动。

柯宾奉劝大家不妨多笑笑,开心地笑,别怀着某种目的,因为由内心真诚从嘴角流出来的笑和挤出来的笑是不一样的。

利他的价值观

最早提出“利他主义有益健康”这一结论的美国密执安大学调研中心的流行病学家布莱德·阿姆斯壮和他的同事们,对该州的2700多人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目的是考察社会关系对死亡率的影响。他们发现,很多与社会接触多、经常和别人在一起的人,其所具有的活泼开朗性格,有助于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特别是对病人,对男人,效果尤为明显。恰恰相反,那些单身、孤独、寂寞,缺少社会交往,避开集体活动,不愿帮助他人的人,其死亡率要高出两倍半。

该科研小组进一步研究发现,利他主义对人的免疫系统大有裨益。因为人的心情和大脑机制、免疫系统是紧密相关的。阿姆斯壮指出:由于神经路径把脑部与骨髓及脾脏连接起来,从而使脑部产生的有助于免疫力提高的化学物质神经肽对白血球起调节作用。在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蒂夫·凯莱赫曾进行过一次引人注目的试验。他们给学生放映了一部电影,介绍利他主义的代表人物德兰修女在印度为贫病民众忘我服务的动人经历,接着对学生的唾液进行浅析,发现有助于与呼吸道传染病菌作斗争的抗体——A种免疫球蛋白含量有所增加,说明增强了免疫能力。

为此,心理学家鼓励人们广泛交际,乐于为别人做事。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爱德恩·摩西博士甚至要求两个彼此讨厌的病人去给对方洗衣服,走出自私自利的狭小的精神空间,有助他们恢复健康。

宽容大度利健康

佛家典云:释迦牟尼佛功德圆满,有人却妒性大发当面恶意中伤他。佛祖笑而不语。待那人骂完后,佛问:“假如有人送你东西,你不愿意要怎么办?”答:“当然是归还了。”佛说:“那就是了。”于是,那人羞惭而退。佛之大度,令人钦敬,于是有了“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说法。

据此,心理学家史蒂夫·凯莱赫认为:其实,宽容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的外壳,精神文明的显露。它往往折射人的处世经验,身心健康,待人艺来,良好涵养,也是把自己视线集中在完美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的一种文明行为。

穿梭于茫茫人海之中,面对别人的小小过失,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话语,便传达出自己的包涵和谅解,这就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使别人不理解,或不被人信任,此时不要苛求别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就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理于此。同时,这也会对自己、对别人产生一种奇妙效应。凯莱赫指出:对于宽恕者的本身,从心理角度上讲,可以使其心理得到自然的舒展,特别是对于心脏病,性格孤僻、心情抑郁的病人,这是丢掉思想包袱,心情豁然开朗的良方。

自信的魔力

客观上讲,自信从未移动过一座大山,但是它能产生某些魔力般的健康效果。看看美国中年妇女奥普拉·温弗瑞的例子吧。2011年10月,当她在布鲁斯的矿泉水里沐浴前,她已经瘫痪了24年;然而最终,她对于矿泉水能够治愈瘫痪的无比自信最终恢复了她的行动能力。还有这样的神奇例子:近年来在俄罗斯政府提高全国妇女生育能力的鼓励中,一些停经女性错误地坚信自己已经怀孕,结果她们的腹部真的鼓了起来,并且开始泌乳。同样神秘的事件还有现年50岁的加拿大妇女鲍瑞尔· 罗曼在12年前罹患多发性硬化症,卧床不起。不过,渴望摆脱病床的萨米就是不服输,她自信地选择了双杠辅助锻炼。出人意料的是,坚持锻炼了一年半后,她奇迹般地站立起来行走了。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蒂夫·凯莱赫一直支持这一观点。他认为自信,不论是对上帝、药物,还是对别的什么事物的自我信念,都会轻微转变我们生理与情绪的健康状态。凯莱赫在研究中发现,正如感到开心会在大脑中产生化学变化一样,拥有某种自信也会导致类似的变化。他指出,制约信念的神经递质与制约情绪的神经递质相同。这些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和5-羟色胺。例如,凯莱赫发现一种名为VMAT2的基因变种,直接与巨大的热情有关联。VMAT2似乎制约着大脑中一元胺的流动,一元胺是一种包含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神经递质。

凯莱赫认为,也许自信既是理性的过程,又是情绪化的过程。对于信念的认识目前虽然十分模糊,但是,对信念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至少证明它是真实的:它确实能对我们的大脑产生某种可检测的物理效应。更具启发性的是,这些效应具有影响生理与心理最终结果的潜力。这甚至能在某种程度上解释自信心在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时所发挥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具有自身能力特性的自信和具有社会功能特性的信念这类文明行为,那么自信与信念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成为对社会价值与自我实现的一种预言——难怪人们总是如此急切如此频繁地首先愿意相信。

尊重的效应

相传塞浦路斯国有位叫皮克马利翁的王子。他用全部心血和感情雕刻了美好的形象。雕成后每天捧于手中,用深情炽热的目光注视她,尊重她。有一天,这个美女竟然成为活人。

“在‘尊重’的文明行为中,”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爱德恩·摩西博士说:“该故事揭示了尊重、信赖和热爱的‘人际期待’效应,也由此反映了‘尊重’这种文明具有出人意料的‘生命进化’现象。于是,这种‘人际期待’与‘生命进化’现象被誉之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众所周知,尊重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文明行为,它可分为自尊和他尊。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自尊是他尊的前提条件,他尊又能激起更强烈的自尊。

摩西博士指出,一般的人在评价自己时,通常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映做出自我判断的。个人行为往往受到他人期待的知觉影响。当周围人对自己表示尊重和热爱,有较好的期待时,人们自尊心提高,会做出相应的努力适应这种“人际期待”,这便是人们更强烈自尊的表现。它还可以通过适当地约束自我,引导我们走向更崇高、更美好的境界。

摩西博士的相关研究表明:敌视、仇恨他人的心理容易造成冠状动脉梗塞,使心脏病人病情加重。敌视的程度越大,危险性也就越大。这是什么理由呢?原来,人们在尊重他人时,同时也是尊重自己,这种尊重对人的健康和感情生活都十分重要。一般说来,尊重他人有如跷跷板那样有起有落。人尊重他人时血压会上升,被尊重时血压则会下降,这样便取得了平衡。但是那些心怀敌意的人,不愿洗耳恭听,只等着有机会反驳或立即反驳,时时戒备,处处设防,血压总是高而不降,以至有少数人当场倒毙。“气死人”的事确实存在。

另外,现代心理医学的最新研究也指出:自尊与接受他尊这种温暖的感觉与脑部的内啡肽并存,这是一种身心健康的天然滋补剂。

总结:看完以上这些,小编想说的是,为了您的身心健康,让我们的行为都文明起来吧,这样身体健康,生活快乐哦。(文章原载于《大众健康》,刊号:2012/03,作者:杜生梅,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格局都是被被委屈撑大的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你能吞下多大的委屈,你就有多大的胸怀,也有多大的格局。“被骂是一种能力”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做得了多大的事;受得了多大诋毁,就能承的住多大赞美;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如果能把每次的羞辱和伤害,视作你转变所需的营养
    12-17
  • 父母如何回答孩子的性别问题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我以为小孩子对性别感兴趣很正常,就像她对任何自己没见过,没玩过的东西一样,大人不必大惊小怪,在最自然、最真实的场合下让孩子轻松地认识最自然的东西,就像在麦地里认......我以为小孩子对性别感兴趣很正常,就像她对任何
    12-16
  • 职场潜规则之一:只有永远的利益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俗的人。若干年
    12-15
  • 社交心理: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有这么个说法,说人生有“三大错觉”:手机震动、有人叫我以及对方喜欢我。但要问人最大的错觉是什么,莫过于这个:我很重要。心理学上说孩子成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舞台的我,会把自己假想成那个非常受关注的人,从而非常
    12-15
  • 植物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性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比如植物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性。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工作空间,总会有那一抹抹“绿”,低调而安静地陪伴在我们左右。作为职场人,在享受这些形态各异、品名繁多的植物带给我们的愉悦的同
    12-15
  • 白领“晒秘密”解压引众多偷窥者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白领“晒秘密”引众多偷窥者感情、职场、个人生理隐私问题占秘密总数的九成以上到了昨天晚上我才从他的嘴里知道,结婚多年了,他居然说当年他是不想和我结婚的,而......白领“晒秘密”引众多偷窥者感情、职场、个人生理隐私问
    12-15
  • 从90后的视角来看看这个职场世界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从90后的视角来看看这个职场世界,看看90后心中的职场是什么样的。前阵子,一起“90后女孩一年三次裸辞”的事件引发热议。90后小No是公司的互联网运营岗,一年之内的第三次裸辞,引来她的80后直线领导吐槽,70后人士劝
    12-15
  • 职场自尊心你该如何保留呢?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不要”组成,比如不要践踏尊严,不要侵犯隐私,不要公然对峙,不要限制自由,不要主动揭短,不要藐视存在。有了这样的不作为,那么人际圈中的自尊心自然就得到了保护,也......“不要”组成,比如不要践踏尊严,不要侵犯隐私
    12-15
  • 表情泄漏的婴儿心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喜怒哀乐,表情表面化,往往可以体现人的内心情绪反应。根据美国研究婴儿心理学家分析,婴儿心理特征和成人一样,也会表达在脸上。只要你细心观察,或许可以帮助孩子,摆脱......喜怒哀乐,表情表面化,往往可以体现人的内心情
    12-13
  • 幼儿依恋 家长咋处理
    幼儿依恋 家长咋处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物品,有些能陪伴孩子快乐成长,但过度依恋,则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静静从小就喜欢咬奶嘴,现在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无论是看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物品,有些能陪伴
    12-1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