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巧为情绪“拨乱反正” 不合群怎么办

   2020-12-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目录:第一章:心理小技巧 不合群应该怎么办第二章:心理小技巧 热爱卡通漫画是心理不成熟吗第三章:心理小技巧 如何为情绪“拨乱反正”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但绝大多数的人都能苦中作乐,可是有那么一些人总是于人群格格不入,甚至对群体感到厌烦,这是为什

目录:

第一章:心理小技巧 不合群应该怎么办

第二章:心理小技巧 热爱卡通漫画是心理不成熟吗

第三章:心理小技巧 如何为情绪“拨乱反正”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但绝大多数的人都能苦中作乐,可是有那么一些人总是于人群格格不入,甚至对群体感到厌烦,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有的人会不合群呢?不合群该怎么办呢?

心理小技巧 不合群应该怎么办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独处的时候,我们面对着自己,在群体生活中,我们扮演着团队的一份子,要遵循团体活动的规则,但是有时我们会发现身边有一些人,他们不愿同他人频繁接触,对群体生活感到无聊与厌烦,甚至出现不耐烦、逃避的行为,这些人常常被我们定义为不太合群的一类人,我们会觉得他们太孤僻,不愿意同他们多交流,可他们的内心也在饱受煎熬,内心渴望朋友又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让他们非常苦恼。

都是性格犯的错

没有一个人是天生的不合群,总是有很多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个人的性格,有的人由于家庭氛围不和、成长经历波折、受到不当的教育等等,从小生活在不健康的成长气氛中,环境的影响造成了他们过于内向的性格,使得他们在别人面前表现很不自信,他们没有办法平等的热情的同他人交往,在群体中总是感到弱小无力,不敢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自身的才华得不到发挥,所以躲在角落中不敢表现自己,也因为如此总是被我们忽视。这些人的心态常常是自卑的,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也无法对他人保持持久的信任,他们封闭着自己的内心,不愿意或者讨厌人际交往,也不愿意参与团队活动,所以由于性格的影响,慢慢变得越来越不合群。

没有知音惹的祸

一些人在群体中不爱合群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找不到“知音”,和大多数群体中没有共同语言,使得他们不爱和大家多交流。在生活中,我们都在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当我们遇到与自己爱好相近的朋友、碰见与自己脾气秉性类似的人,我们就会感到非常幸运,与他们的相处也会感到更加安全和快乐,被他人理解,意见的不谋而合都让我们倍感幸福。而同那些和自己没有共同爱好的人相处,就会感到厌烦和郁闷,这样的人即使天天见面,也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所以当我们的身边有一些不爱合群的人出现时,并不是他们高傲的突出自己与众不同,而是他们可能没有在这个环境中找到能够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知音”,没有共同语言的交流,所以他们选择了忍耐寂寞,独来独往。

敞开心扉,悦纳自己和他人

了解了这些原因,换位思考我们就会理解他们的内心矛盾,更能体会到他们的处境,我们要同他们一起努力克服这种生活状态,摆脱内心的困扰。童年的客观环境是他们不能控制的,而现在长大了缺少友谊的帮助,他们的成长环境更加孤单,这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不合群,没有正常的人际交往,思维受到局限,内心的苦恼与痛苦得不到发泄,都闷在心里,一个人承担所有的压力,这都会阻碍内心的强大,当苦闷越积越多,严重时,会影响身体健康,造成心因性疾病。

如果你是一个不爱合群的人,首先要接纳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性格的成因不是你的错,同样内向的性格也是有优势的,但是如果你感到自身的性格对自己的社交活动产生消极影响时,就要下决心努力放开自己的个性,多与外界交流,尝试了解别人,也给予别人了解自己的机会,逐渐培养自己的开放心态,对人热情,不断努力去帮助别人,理解别人。这些努力,都会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健康的生活环境。

另一方面,积极寻找与他人的共同语言,你再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不能随意的做出判断,也许几次交流之后会发现你们的相同点,这些都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任何事只要真心待人,别人终会感受得到,也会真心待你,无需刻意迎合。没有沟通就不会有了解,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努力同他人多交流,让周围的人更了解你,这样会有更多的人被你吸引而来,你的孤单与不合群也就随之消失了。

我们都不可能孤立开所有的人只剩下自己,所以大家都需要友谊的滋润,需要群体的力量给予加油鼓励。不要忽视别人的存在,即使身边有一个不合群的人,我们也不要感到厌烦和冷漠,要尝试与他们交流,回避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有的人生性敏感脆弱,有的人刚毅坚强,不会每个人都按照同一个标准处事,所以理解彼此的个性特点,我们也就不会用不合理的思想来要求他人。当你沉浸自己的世界中,自然就封闭了自己,无法融入到群体中,当你敞开心怀,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帮助了自己,你根本不会想到自己是否不和群,因为那个时候,你已经不再观望他人、孤立生活,而已经成为群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享受惬意的生活了。

心理小技巧 热爱卡通漫画是心理不成熟吗

你喜欢卡通漫画吗?卡通漫画是孩子们的专利吗?

不要以为卡通漫画属于孩子们,不要认为爱看动画片的成年人幼稚可笑。当我试探着问身边的人是否看动画片时,竟然有不少人和我一样呢。到网上试着搜索一下,才知道,原来有太多的成年人爱看卡通漫画。《通信信息报》曾做过一个网络调查,参与调查的网民中,喜欢动漫的有80.81%。调查数据表明,有八成的人仍然喜欢着动漫,自已还赶上了时尚。 另据《2011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观看动画电影的观众83%都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其中,18到29岁的青年人占整个动画电影观影人群的第一位,高达62%。在美国,动画电影的观影人群定位是0~80岁的观众。而在日本,由于动画电影实行分级制,它的观影群体也十分广泛。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成年人喜欢卡通漫画?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对童真的一种追恋,对纯真世界的一种向往

对于成年人来说,无论他们年龄多大,自己心中都住着一个小孩。虽然身边的世界越来越复杂,但内心还是有一份天真,希望简单为好。欣赏深刻的人,这个世界没有了深刻的人就无法进步了,可要是大家都深刻了,这个世界又太沉闷了。在某时某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内心有一种简单,能够享受简单的快乐!

二、为生活减压,放松心情

面对逐步加快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深陷在喧闹、浮躁的社会环境中难以自拔,已经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文字书的乐趣了,而绘本和漫画作品却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让人一目了然,轻松阅读,即不会占用人们太多时间,又有美图带来的视觉享受,对于忙碌的都市人来说,买几本绘本、漫画书看看,实在是不错的精神享受。卡通漫画是他们的生活调味剂。

三、拒绝长大,逃避现实

有这样一个成年群体,他们小时候受父母娇宠,一家老小都围着自己转。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人生成长,这些都是家庭中的重中之重,而这些都由父母包办。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走入学校,走入社会依然会以自我为中心。在这种环境里成长出来的孩子,无论身体怎么长大长高,心理却总都是那么小。这使得孩子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里不堪一击。他们缺乏困难挫折的承受性,缺乏责任的承担性,毅力不够,耐力不够,胆小又敏感。因为在现实中不能应对,因为对现实失望,他们会寄情于动漫中的世界中,在动漫中去找自己的存在感,虽然这种存在感是虚假的,但因为不愿意承担,他们宁愿寄情于这种虚幻的存在感上。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拒绝成长,拒绝承担。

新闻曾报道,28岁的韩裔日本男子李进奎爱上了日本动漫系列《魔法少女奈叶》性感卡通女主角之一——菲特·泰斯塔罗沙,同时也深深爱上了一个印有菲特真人大小头像的抱枕(枕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进奎竟和这只抱枕举行了一个特殊的结婚仪式,和抱枕上印着的性感卡通美女菲特正式结为了“夫妻”!在婚礼中,李进奎还给这只抱枕披上了白色的婚纱!

现在的卡通漫画包含各种年龄层,各种年龄的人都能在卡通漫画里找到自己喜欢的,热爱卡通漫画与年龄无关。

成年人热爱卡通漫画,只要不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工作,也不是有什么心理不足,他只是一种爱好而已。但和所有的爱好一样,如果过度痴迷于此,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可能就是心理产生不足了。

心理小技巧 如何为情绪“拨乱反正”

从早上醒来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开始,谁都想拥有快乐的一天。可各种不期而遇的事情,很容易打扰我们的心情。台湾《康健》杂志指出,学会一些小花样,让你一整天都拥有好心情。

早上起床后深呼吸、伸懒腰

起床后,别忘了打开窗户,用新鲜空气给大脑“提神”,伸懒舒展身体,让一天有一个“精神”的开端。

出门后与人打招呼

走出家门,不防带着微笑,与碰上的邻居、同事主动打个招呼,他们也会回报你同样的微笑和问候,让你带着温暖的感觉开始一天的学习或工作。

遇到难题与人商量

紧张和压力容易让人产生孤立无助的感觉。如果发现今天的工作很难完成,不防马上向大家求助。最好把具体的问题说出来,然后集思广益,以免让自己一整天都陷沉重的情绪中。

整理办公环境

良好的工作或学习环境是活力的来源,它既能减少压力,也能助健康。先花点时间把堆积如山的文件分门别类,接下来的时间你就能“有的放矢”。如果心中感到焦虑,可以把桌椅靠墙摆放,这样能让你觉得更踏实。

烦躁时到窗边站一站

自然光有利于稳定情绪,但很多时候室内的自然光线不够。因此,任务繁多、心情焦躁时,试着走到窗边沐浴一下自然光,也许心情会有所改善。

和家人共进晚餐

晩餐时间是一家人最好的沟通机会,可以互相说说自己的收获和见闻,但注意不要只发牢骚,影响大家的心情。

睡前拥抱你的家人

拥抱不仅能增进感情的交流,不能有效克服消极情绪及孤独感,让你带着温馨,满足的心情进入梦乡。

结语:人到中年生活压力特别大,但是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一定要学会为情绪“拨乱反正”!(文章原载于《大众健康》,刊号:2012.03,作者:格格、韩美玲,《中外健康文摘》,刊号:2012.03,作者:小晓,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格局都是被被委屈撑大的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你能吞下多大的委屈,你就有多大的胸怀,也有多大的格局。“被骂是一种能力”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做得了多大的事;受得了多大诋毁,就能承的住多大赞美;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如果能把每次的羞辱和伤害,视作你转变所需的营养
    12-17
  • 父母如何回答孩子的性别问题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我以为小孩子对性别感兴趣很正常,就像她对任何自己没见过,没玩过的东西一样,大人不必大惊小怪,在最自然、最真实的场合下让孩子轻松地认识最自然的东西,就像在麦地里认......我以为小孩子对性别感兴趣很正常,就像她对任何
    12-16
  • 职场潜规则之一:只有永远的利益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俗的人。若干年
    12-15
  • 社交心理: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有这么个说法,说人生有“三大错觉”:手机震动、有人叫我以及对方喜欢我。但要问人最大的错觉是什么,莫过于这个:我很重要。心理学上说孩子成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舞台的我,会把自己假想成那个非常受关注的人,从而非常
    12-15
  • 植物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性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比如植物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性。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工作空间,总会有那一抹抹“绿”,低调而安静地陪伴在我们左右。作为职场人,在享受这些形态各异、品名繁多的植物带给我们的愉悦的同
    12-15
  • 白领“晒秘密”解压引众多偷窥者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白领“晒秘密”引众多偷窥者感情、职场、个人生理隐私问题占秘密总数的九成以上到了昨天晚上我才从他的嘴里知道,结婚多年了,他居然说当年他是不想和我结婚的,而......白领“晒秘密”引众多偷窥者感情、职场、个人生理隐私问
    12-15
  • 从90后的视角来看看这个职场世界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从90后的视角来看看这个职场世界,看看90后心中的职场是什么样的。前阵子,一起“90后女孩一年三次裸辞”的事件引发热议。90后小No是公司的互联网运营岗,一年之内的第三次裸辞,引来她的80后直线领导吐槽,70后人士劝
    12-15
  • 职场自尊心你该如何保留呢?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不要”组成,比如不要践踏尊严,不要侵犯隐私,不要公然对峙,不要限制自由,不要主动揭短,不要藐视存在。有了这样的不作为,那么人际圈中的自尊心自然就得到了保护,也......“不要”组成,比如不要践踏尊严,不要侵犯隐私
    12-15
  • 表情泄漏的婴儿心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喜怒哀乐,表情表面化,往往可以体现人的内心情绪反应。根据美国研究婴儿心理学家分析,婴儿心理特征和成人一样,也会表达在脸上。只要你细心观察,或许可以帮助孩子,摆脱......喜怒哀乐,表情表面化,往往可以体现人的内心情
    12-13
  • 幼儿依恋 家长咋处理
    幼儿依恋 家长咋处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物品,有些能陪伴孩子快乐成长,但过度依恋,则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静静从小就喜欢咬奶嘴,现在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无论是看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物品,有些能陪伴
    12-1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