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家中巧灭蚊 预防蚊咬引起小儿乙脑

   2020-08-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现在正值夏季,天气也是越来越热,大家担心的蚊子也是越来越多,蚊子叮咬会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我们父母怎样才能预防这种小儿乙脑的发生呢?在家里怎么灭蚊才正确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据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介绍,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

现在正值夏季,天气也是越来越热,大家担心的蚊子也是越来越多,蚊子叮咬会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我们父母怎样才能预防这种小儿乙脑的发生呢?在家里怎么灭蚊才正确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据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介绍,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经蚊子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患者大多数起病急骤,发热,体温在39℃至40℃,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及精神倦怠等症状。潜伏期一般在10至14天左右,进入发病期后,症状加重。

乙脑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发病主要在夏秋季节。目前,对于乙型脑炎,国内外还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

治疗照护

1、饮食与营养

注意给宝宝足够的营养及水分,根据各地条件给予清凉饮料和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绿豆汤、牛奶、豆浆、菜汤等,昏迷时医务人员会给予鼻饲,家长要注意随时清楚宝宝的呕吐物,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2、对症治疗

到目前为止,临床尚无治疗乙型脑炎的特效药物,多采用对症治疗,因此该病仍严重地威胁着宝宝的健康和生命。医院多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

3、注意补液

宝宝高热、惊厥时易脱水,家长应注意补充液体,尽可能以口服补充为主。宝宝症状严重时需要静脉输入液体,同时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静脉补液不宜太多,以防脑水肿加重及脑疝的发生,小儿每天每千克体重50~80 毫升,但需要根据宝宝高热、出汗、呕吐及进食情况的不同而不同,补充的液体以5%~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与生理盐水(3∶1~5∶1)为主。

4、做好口腔护理

宝宝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故家长应做好宝宝的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一般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有口腔炎者可用2%甲紫涂擦或用冰硼散、青黛散。宝宝患有真菌性口腔炎时可用弱碱性的含漱液如3%~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2%的硼砂溶液漱口,也可以制霉菌素涂擦。

5、清洁皮肤

宝宝会经常流汗,家长应注意擦洗,随时保持皮肤干燥,对骶尾部及其他骨隆起处可用热毛巾或30%的乙醇涂擦及按摩,以促进局部血循环。经常给宝宝翻身,防止褥疮形成,对症状严重的宝宝应定时定向翻身、拍背,一般每2小时一次,以防发生肺炎。

6、功能锻炼

度过急性发病期后,在后遗症期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进行后期治疗,并应加强宝宝的功能训练。对有智力障碍的宝宝,家长要反复启发诱导,从宝宝所熟悉的人或物以及简单的文字或词句开始,一点一点锻炼宝宝的记忆力,从而达到恢复智力的目的。对有吞咽障碍的宝宝,应哺喂流质饮食,从一滴一滴地喂,到一口一口地喂,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逐渐训练宝宝的吞咽功能。喂食过程中要保持环境的安静和适宜的光线,以防呛着宝宝。

积极预防蚊虫侵扰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要有合理的营养,又要有足够的睡眠,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2、接种疫苗

由于乙脑的死残率高,因此预防疾病的发生就显得特别重要。出生后6个月的宝宝应接种乙脑疫苗,直到15岁前,孩子每隔4年都应加强接种1次。

3、彻底灭蚊

值得注意的是,灭蚊、防蚊是预防乙脑发生和流行的最根本措施,家长应维持居家环境的清洁卫生,夜间建议使用蚊帐避免蚊虫叮咬,外出时可以使用含有DEET(避蚊胺)的驱蚊霜进行预防。一旦出现可疑症状,怀疑曾被蚊虫叮咬,应尽速就医确认并接受治疗。

台扇驱蚊法

蚊子晚上趋光,故家中关掉所有的灯后使用有指示灯的台扇并大角度摇摆,扇叶会打死许多蚊子。

熏烟驱蚊法

在房间内,用一些木屑,最好是有芳香味的木屑,放在铁罐里,在木屑上放几块烧红的炭,再放一些干的柑桔、橙或柚子皮在面上,燃烧后会散发出十分强烈的气味,蚊子闻到就会“退避三舍”。

桔红玻璃纸驱蚊法

用透光性强的桔红玻璃纸套在60瓦的灯泡上,蚊子会四处逃散。 干柑桔子皮驱蚊法:在室内点燃几块干柑皮或桔皮,蚊子就会仓皇逃窜。

涂抹草驱蚊法

用适量薄荷、紫苏或西红柿的叶,揉出汁涂抹于人体裸露的皮肤上,蚊虫闻到这些植物汁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唯恐避之不及。 将维生素B1 3至5片溶解于水中,擦拭暴露在外面的肢体,能驱除蚊虫叮咬。 用调味品中的八角、茴香各两枚,泡于温水脸盆中,用其水洗澡,蚊子不敢近身。

花露水驱蚊法

除了驱蚊功效外,有些花露水中含有中草药成分的“六神原液”,在盛夏有清凉、去痱、避暑等功能,可谓“一物多用”。尤其适合儿童使用。

花草驱蚊

七里香、食虫草、逐蝇梅、驱蚊草、夜来香、万寿菊:茉莉花、薄荷等。 这些花草不但驱蚊效果好,而且经济易行,对人体无任何伤害。还可以为房间增加美感,净化空气,摆在窗边,赏心悦目,特别是炎热夏天会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这些个方法也简单易行,而且对孩子没有伤害。

还有一个最简单经济的措施,就是在早晨起床后以及天黑之前在纱门与纱窗上捕杀。这个方法不错,很轻松地就可以消灭不少蚊子。

总结:从上面的文章我们学到了不少灭蚊的好方法,小编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不小心被蚊子叮咬了,出现由于抓挠引起的红肿过敏症状。诸如皮炎平、艾洛松一类的激素性药物都不适合使用,一旦使用将会给创面带来色素沉淀,并可能导致创面出现皮肤萎缩、继发感染等症状。一定要小心哦。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17岁一米六怎么办
    首先来说身高这种主要是与遗传、自身发育、激素分泌、骨骺闭合时间等有关系。一般来说,人的身高的增长峰值期是在15岁左右,现在这个年纪身高还是可以继续长的,但是平时要注意不要熬夜,加强体育锻炼,结合一些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快走,打篮球,打羽
    03-08
  • 哪些食物可以增强免疫力
    饮食均衡多样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可以帮助维持免疫功能。一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也可以提高免疫力,如水果(橙子、香蕉、苹果等)、蔬菜(白萝卜、胡萝卜、白菜、洋葱、蘑菇等)、五谷杂粮(山药、土豆、薏米、燕麦等)
    03-08
  • 无证幼儿园的危害
    无证幼儿园的危害
    无证幼儿园存在一些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风险:无证幼儿园通常没有通过相关机构的严格审查和监管,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例如,设施设备可能不符合安全标准,消防设施不完善,安全管理措施不全面,增加了幼儿受伤或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2. 教育
  •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暴力、威胁、破坏等手段,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恐怖袭击、故意破坏公共设施、纵火等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属于严重犯罪行为,因为其行为直接危及公民的生命财产安
  • ct 危害
    ct 危害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将X射线与患者的身体进行交互并获取相关数据,可以生成详细的横断面图像。尽管C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工具,在医学领域被广泛使用且具有许多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危害。1. X射线辐射暴露:CT使用X
    01-30 ct危害
  • 服用一次紧急避孕药的危害
    服用一次紧急避孕药的危害
    紧急避孕药是一种短期紧急避孕方法,常用于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以减少怀孕的可能性。然而,滥用紧急避孕药或频繁使用会带来一些危害,包括:1. 不良反应:服用紧急避孕药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乳房胀痛等。这些不适感通常是暂时
  • 大便看书的危害
    大便看书的危害
    大便看书的行为并不存在,因此无法讨论其危害。大便是身体排泄废物的一种,而看书是一种认知活动和娱乐方式。然而,存在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长时间用眼等行为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在看书时应适当休息、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护眼睛等,以避免潜在的眼疲劳
  • 饥一顿饱一顿的危害
    饥一顿饱一顿的危害
    饥一顿饱一顿是指人们在某段时间内食物供应不稳定,而导致时常饥饿或过度饱胀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些贫困地区或突发的自然灾害等情况下比较常见。然而,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模式对人体健康带来了许多危害。首先,饥一顿饱一顿会对人体消化系统造成负担。当人们
  • 黄疸值过高有什么危害
    黄疸值过高有什么危害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通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黄疸的主要原因是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过多,而胆红素是由红细胞的分解产生的。正常情况下,胆红素通过肝脏的代谢和排泄系统从身体中排出,但当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胆红素就会积聚在体内,导致黄疸的出现
  •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是巨大而严重的。以下是几种常见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 地震:地震可以造成建筑物的倒塌、道路的破坏和桥梁的坍塌,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外,地震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或海啸,增加人类受灾的风险。2. 暴风雨和飓风:暴风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