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心"解读 须记住四招

   2020-09-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说起家庭暴力,很多人会想到“触及皮肉”动拳头的那种,而近年来“触及灵魂”的那种冷暴力也在不断上升。调查数据显示,家庭暴力中,“丈夫对妻子施暴”的占90%,因此,女性是家庭暴力中的主要受害者。为何有的人在婚姻中经常使用“暴力”呢?其实,它不仅

说起家庭暴力,很多人会想到“触及皮肉”动拳头的那种,而近年来“触及灵魂”的那种冷暴力也在不断上升。调查数据显示,家庭暴力中,“丈夫对妻子施暴”的占90%,因此,女性是家庭暴力中的主要受害者。为何有的人在婚姻中经常使用“暴力”呢?其实,它不仅仅是个行为问题,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根源。

案例一:脾气暴 伤感情

刘某和丈夫本来是一对恩爱夫妻,可两个人个性都很强,脾气暴躁,经常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其实很多事就是当时一股火气,压也能压住。

心理分析:如果夫妻都自我中心意识很重,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习惯让对方服从自己,再加之双方都不善于心理调控,就容易发生冲突,导致家庭暴力。心理学发现,晚上下班后六七点钟是危险时段,是人的心态最不好的时段,夫妻下班回家后要尽量避免在这一时段内说三道四,使双方产生不愉快情绪,引发家庭暴力。

案例二:疑心重 乱猜忌

李某是个漂亮、活泼、时髦的女人。由于她是做销售工作的,经常有应酬,客户中很多都是男性。丈夫看到她经常与一些男性在一起吃饭喝酒就生气,总找茬,后来发展为动手打人,还让她辞职。

心理分析:如果是丈夫因为性格狭隘、猜疑心重而对妻子施暴,妻子平时要注意多和丈夫沟通,在交友上也要注意保持透明度;同时,要注意帮助丈夫树立自信,因为过度猜疑正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家庭暴力双方都有心理根源

施暴者多有心理冲突

施暴者多存在一些潜在的心理情结,如心理严重自卑,心理脆弱,异常焦虑,不安全感,有一些难以化解的强烈冲突等,就会通过施暴来获得暂时的表面的心理补偿。

可能存在能力障碍:如缺乏自我肯定、不能面对批评、不会调节冲突、不会释放情绪,其暴力的外表下,有着一颗脆弱的心和一个混乱的自我。

存在心理发展障碍:如,智商高情商低,有些“高知”也可能成为施暴者就有这个因素。

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如,早年在家庭中经常受虐,导致对他人施虐;存在爆发型人格障碍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或出现精神病症状,或施虐狂,通过施虐获得快感等。

受暴者有一定心理模式

有的受暴者存在人格缺陷,如过于懦弱、退缩,受到暴力后不会自我保护;习惯于激惹性的言行,喜欢嘲弄人,挖苦人;存在消极的心理行为模式,如赌博酗酒,好吃懒做,专横跋扈等;缺乏心理共情能力,不会善解人意;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如是受虐狂,就会促使对方施暴。

此外,如果夫妻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差异,或缺乏性心理沟通,日积月累,也会最终导致家庭暴力。

防治家庭暴力记住四招

家庭暴力没有赢家,当事的双方都是需要心理帮助的人。因此,心理对策应该是针对施受双方的。

第一是做好心理预防

夫妻深刻认识到暴力是两败俱伤,在心理上建立一道家庭暴力的防火墙。同时,从心理角度来审视家庭暴力,及时发现心理原因。

第二是进行心理调节

首先是心理沟通,彼此拉开一段心理距离,静下心来各自看看面临的问题,然后再平心静气地谈谈各自的感受。其次是心理换位,有了心理换位,凡事就能看到对方言行的合理性,彼此就多了一份宽容和接纳。再次是心理宣泄,准备好沙袋和手套,实在冲动的时候就打沙袋,或脚踏大地或握拳擂墙或撕杂志。

第三是慎对首次暴力

面对第一次家庭暴力,受暴者应做出足够的心理反应,促使对方有足够的心理反省,引起双方心理上的高度重视,避免重蹈覆辙。

第四是进行心理求助

向合适的亲友求助,或向心理专业人员求助。如果施暴者有明显的精神病或心理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格局都是被被委屈撑大的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你能吞下多大的委屈,你就有多大的胸怀,也有多大的格局。“被骂是一种能力”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做得了多大的事;受得了多大诋毁,就能承的住多大赞美;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如果能把每次的羞辱和伤害,视作你转变所需的营养
    12-17
  • 父母如何回答孩子的性别问题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我以为小孩子对性别感兴趣很正常,就像她对任何自己没见过,没玩过的东西一样,大人不必大惊小怪,在最自然、最真实的场合下让孩子轻松地认识最自然的东西,就像在麦地里认......我以为小孩子对性别感兴趣很正常,就像她对任何
    12-16
  • 职场潜规则之一:只有永远的利益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俗的人。若干年
    12-15
  • 社交心理: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有这么个说法,说人生有“三大错觉”:手机震动、有人叫我以及对方喜欢我。但要问人最大的错觉是什么,莫过于这个:我很重要。心理学上说孩子成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舞台的我,会把自己假想成那个非常受关注的人,从而非常
    12-15
  • 植物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性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比如植物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性。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工作空间,总会有那一抹抹“绿”,低调而安静地陪伴在我们左右。作为职场人,在享受这些形态各异、品名繁多的植物带给我们的愉悦的同
    12-15
  • 白领“晒秘密”解压引众多偷窥者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白领“晒秘密”引众多偷窥者感情、职场、个人生理隐私问题占秘密总数的九成以上到了昨天晚上我才从他的嘴里知道,结婚多年了,他居然说当年他是不想和我结婚的,而......白领“晒秘密”引众多偷窥者感情、职场、个人生理隐私问
    12-15
  • 从90后的视角来看看这个职场世界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从90后的视角来看看这个职场世界,看看90后心中的职场是什么样的。前阵子,一起“90后女孩一年三次裸辞”的事件引发热议。90后小No是公司的互联网运营岗,一年之内的第三次裸辞,引来她的80后直线领导吐槽,70后人士劝
    12-15
  • 职场自尊心你该如何保留呢?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不要”组成,比如不要践踏尊严,不要侵犯隐私,不要公然对峙,不要限制自由,不要主动揭短,不要藐视存在。有了这样的不作为,那么人际圈中的自尊心自然就得到了保护,也......“不要”组成,比如不要践踏尊严,不要侵犯隐私
    12-15
  • 表情泄漏的婴儿心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喜怒哀乐,表情表面化,往往可以体现人的内心情绪反应。根据美国研究婴儿心理学家分析,婴儿心理特征和成人一样,也会表达在脸上。只要你细心观察,或许可以帮助孩子,摆脱......喜怒哀乐,表情表面化,往往可以体现人的内心情
    12-13
  • 幼儿依恋 家长咋处理
    幼儿依恋 家长咋处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物品,有些能陪伴孩子快乐成长,但过度依恋,则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静静从小就喜欢咬奶嘴,现在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无论是看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物品,有些能陪伴
    12-1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