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的发生和规律 雪崩的形式和危害

   2020-09-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雪崩的发生和规律 雪崩的形式和危害什么是雪崩?在积雪的山坡上,当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这种自然现象就是雪崩。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发生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崩塌时速可达20-30米/秒,具

雪崩的发生和规律 雪崩的形式和危害

雪崩的发生和规律 雪崩的形式和危害

什么是雪崩?

在积雪的山坡上,当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这种自然现象就是雪崩。

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发生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崩塌时速可达20-30米/秒,具有突然性、运动速度快、破坏力大等特点。它能摧毁森林,掩埋房屋、交通线路、通讯设施和车辆,甚至能堵截河流,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灾害。因此,雪崩已被列为积雪山区最严重自然灾害之一。

雪崩的发生和规律

雪崩通常发生在积雪堆积过厚、超过山坡坡面摩擦阻力的山地。人们可能察觉不到,其实雪山上一直都进行着一种较量:重力一定要将雪向下拉,而积雪的内聚力却希望能把雪留在原地。当这种较量达到高潮的时候,哪怕一点点外界力量,如动物的奔跑、滚落的石块、刮风、轻微的震动等,只要雪面所受的压力超过了将雪粒凝结成团的内聚力,就足以引发一场灾难性的雪崩。

除了自然界的外力,雪崩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类活动。据统计,90%的雪崩都是由受害者或其队友造成,这种雪崩也被称为“人为休闲雪崩”。滑雪、徒步旅行或其他冬季运动的爱好者经常在不经意间成为雪崩的肇事者。

其实,雪崩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寻的。大多数的雪崩都发生在冬春季节大量降雪的时候,尤其是暴风雪爆发前后。这个季节的雪非常松软,内聚粘合力较小,一旦一小块遭到破坏,其余部分就会像一盘散沙一样,产生连锁反应而飞速下滑。

雪崩的严重程度则取决于积雪的体积、温度、山坡走向和坡度。最可怕的雪崩往往产生于倾斜度在25°-50°之间的山坡。山势过陡的山坡,反而不容易形成足够厚的积雪,而斜度过小的山坡,也不太可能产生雪崩。

就国内山系而言,西南边界上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风控制,除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之分外,全年降水都比较丰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积雪比较多,特别容易发生雪崩;而西北部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因受北冰洋极地气团的影响较多,所以多在冬春季节发生雪崩。

雪崩和洪水一样,都是可重复发生的自然灾害。每下一场雪、每一年、每个世纪在同一地点发生雪崩的可能性非常大。

雪崩的形式和危害

雪崩其实并不全如雪龙般滚滚轰塌而下,也有如松软的雪片般飘落的,而这往往是整个雪块或大量冰块崩泻的前兆,如不及时躲避,非常危险!最危险的空降雪崩会以粉状雪片的形式,以每秒90米的速度冲落,将所过之处的一切扫荡净尽。

在高山探险会遇到的危险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经常、最惨烈的,约占全部高山遇难者的1/2至1/3。雪崩还会摧毁森林和度假胜地,给当地的旅游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迄今为止,纪录最为严重的一次雪崩发生在1981年4月12日。一块体积有一栋房子那么大的冰块从阿拉斯加三佛火山顶部的冰川滑下,砸在旁边的雪坡上,造成数百万吨积雪迅速下滚,将沿途13公里的地区全部摧毁。据测量统计,该次雪崩的时速高达400公里,并产生了长达160公里的粉末状雪云,它的威力,足以将一座城市吞噬殆尽。而在1970年的秘鲁大雪崩中,雪崩体在不到3分钟时间里飞奔了14.5公里,速度接近于90米/秒,比十二级台风擅长的32.5米/秒的速度还要快得多。这次雪崩掀起的气浪,将地面上的岩石粉碎后席卷上天,竟然叮叮咚咚的下了一嘲石雨。

雪崩的预防

遇上雪崩是很危险的,一旦被雪堆掩埋,半小时内不能获救的话,生还希望就很渺茫了,因此选择雪地活动的游客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穿过雪崩区。如果实在无法绕开,应在上午10点后采取横穿路线,切不可顺着雪崩槽攀登。因为此时的太阳已经照射雪山一段时间了,若有雪崩发生的话也多在此时以前;横穿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并设置专门的瞭望队员紧盯雪崩可能发生的区域,一旦有雪崩迹象冒头,要赶紧采取自救措施。

大雪初霁或连续下雪后切勿上山。此时,新雪和积雪之间很不牢固,稍有扰动都足以触发雪崩。即使大雪之后的好天气再迷人,也必须放弃此等“良辰美景”。

不要在陡坡上活动。因为雪崩通常是往下移动的,只要坡度超过1:5,即构成发生雪崩的条件。如有冰雪破裂声或低沉的轰鸣声,雪球下滚或山头部有云状的灰白尘埃等雪崩先兆,应立刻逃离危险区域。

选择登山路线或营地时,应尽量避免背风坡。背风坡容易累积从迎风坡吹来的积雪,容易发生雪崩。行军时如有可能,应尽量走山脊线;如果必须穿越斜坡地带,切勿单独行动,也不要挤作一团,应该一个接一个的走,后一个人应与前一个人保持一段可观察到的安全距离。行军和休息时,不要大声说话,以减少因空气震动而触发雪崩,最好每个队员身上系一根红布条,以备万一遭雪崩时易于被发现。

遇到雪崩的急救措施

不论发生哪一种雪崩,马上远离雪崩路线是王道。

不要向山下跑,因为冰雪也正在向山下崩落;向旁边跑反而较为安全,可以避开雪崩或能跑到较高的地方。

抛弃身上所有负重,如背包,滑雪板,滑雪杖等。带着这些物件陷入雪中,活动起来会显得更加困难。

慎用滑雪的办法逃生,除非你正好处于雪崩路线的边缘,方可疾驶逃出险境。

如果实在无法逃脱,也要闭口屏息,以免冰雪涌入咽喉和肺部,引发窒息。抓紧身旁任何牢固的东西,如岩石之类,这样,即使有一阵子陷入雪中,但落雪终会完结,届时便可脱险了。

如果被雪崩冲下山坡,要平躺、用爬行的姿势在雪崩面底部活动,休息时尽可能在身边造一个大的洞穴;在雪凝固前,要尽力到达雪堆表面;节省力气,当听到有人来时大声呼叫;或以俯泳,仰泳或狗爬的“泳姿”逆流而上,逃向雪流的边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在户外或野外的避震知识
    谷一山介绍,在户外要就近选择开阔地带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比如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楼房,还有立交桥、烟囱和水塔等。在户外避震时,要注意避开高耸物、悬挂物等危险
    12-31
  • 水并不是时时能克火?
    按照燃烧原理,一切灭火方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冷却灭火法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
    12-31
  • 地震发生时是跑还是躲?
    地震发生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地震发生时是跑还是躲?身体
    12-30
  • 拥有这些危险驾驶陋习 分分钟夺人性命
    拥有这些危险驾驶陋习 分分钟夺人性命
    开车时频繁拨打手机,行车中过度玩笑聊天,抢路抢行不懂礼貌行车,穿着拖鞋、不系安全带,疲劳时仍勉强行车,诸如此类不良驾驶行为,都将给行车交通安全,埋下极其危险的事故隐患,这些不良驾驶作风,必须引起广大司机朋友警惕。●犯困时候勉强驾驶危险指数:
    12-30
  • 遇到空难怎么办?
    航空医学家统计,在我国有65%的事故发生在这13分钟内。因此乘坐飞机应按要求,在起飞前就要系好安全带。空中常见的紧急情况有密封增压舱突然低落、失火或机械故障等。一般机长和乘务长会简明地向乘客宣布紧急迫降的决定,并指导乘客应采取应急处理。水上
    12-29
  • 大城市遭遇洪水自救须知
    在都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专家称首先应该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
    12-29
  • 三甲基一氯硅烷有哪些危害
    三甲基一氯硅烷对水源不会持续性危害的。这玩意在水里很快就水解掉了,会产生盐酸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MM对环境是没有毒害的。直接侵入的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呼吸道和眼睛、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咽
    12-29
  • 在地铁、体育馆发生爆炸应该怎么办?
    在地铁、体育馆发生爆炸应该怎么办?
    在地铁、体育馆发生爆炸应该怎么办?在地铁、体育馆发生爆炸应该怎么办?在地铁发生爆炸应该怎么办?(1)迅速按下列车报警按钮,使司机在监视器上获取报警信号;(2)依靠车内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3)在隧道内疏散时,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紧张有序地通
    12-29
  • 意外情况发 家庭急救的禁忌及急救方法
    意外情况发 家庭急救的禁忌及急救方法
    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可随时也会有各种小的意外情况发生,如何准确判断并在第一时间内实施急救,成为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 下面跟随360常识网了解一下吧! 家庭急救禁忌1、急救时切忌因小失大,当遇到急救病人时,应当知晓现场急救时必须对病人作
    12-29
  • 深度烧伤结痂怎么办?
    深度烧伤的创面自然愈合的过程缓慢、甚或不能自僡。在创面未愈期间,不但病人痛苦、体质消耗,而且感染可扩展或发生其他并发症。这类创面自然愈合后形成瘢痕或瘢痕增生症(瘢痕疙瘩),可造成畸形和功能障碍。为此,应积极处理,使创面早日愈合。原则上,深度
    12-28 烧伤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