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易患直肠黏膜松弛?直肠黏膜松弛的原因有哪些?

   2022-02-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直肠黏膜松弛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由于发育不良、腹压增大、直肠的支持组织软弱或受损伤,以及直肠、肛门病变牵拉等原因使直肠黏膜层与肌层间出现移位。那么,哪些人易患直肠黏膜松弛?直肠黏膜松弛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和360

直肠黏膜松弛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由于发育不良、腹压增大、直肠的支持组织软弱或受损伤,以及直肠、肛门病变牵拉等原因使直肠黏膜层与肌层间出现移位。那么,哪些人易患直肠黏膜松弛?直肠黏膜松弛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和360常识网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

1、哪些人易患直肠黏膜松弛

2、直肠黏膜松弛的原因有哪些

3、直肠黏膜松弛需要做哪些检查

哪些人易患直肠黏膜松弛?直肠黏膜松弛的原因有哪些?

哪些人易患直肠黏膜松弛

1、老年人肌肉松弛、女性生育过多

可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发育不全、萎缩,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

2、儿童

小儿骶尾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直肠黏膜松弛。

3、各种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的人群

某些成年人直肠前陷窝处腹膜较正常低,当腹内压增高时,肠袢直接压在直肠前壁将其向下推,易导致直肠黏膜松弛。

哪些人易患直肠黏膜松弛?直肠黏膜松弛的原因有哪些?

直肠黏膜松弛的原因有哪些

1、负重远行

经常从事重体力作业,如搬运工等,可由于腹压持续升高导致直肠黏膜松弛。

2、妊娠

受孕激素影响,肛提肌容易松弛下陷,直肠容易受腹压作用而下移,此时便秘加重,黏膜容易发生松动。

3、咳嗽

慢性咳嗽会造成腹压增高,剧烈咳嗽可使腹压瞬间增高为原来腹压的4倍,是直肠黏膜松弛的高危人群。

4、其他病变的影响

直肠息肉、内痔脱出肛门,可向下牵拉直肠黏膜,使黏膜松弛、脱垂。

5、发育不良

在小儿1~3岁时多发,而后随小儿的生长发育,常可自愈,因此小儿的直肠黏膜松弛可能与发育不良有关。

6、长期便秘、不良的排便习惯

人类排便为蹲厕或坐便,直肠与肛门处于相对垂直位置,如果长期便秘会导致腹压持续升高,久之,干硬粪便挤压直肠黏膜,使之向下移位,黏膜与肌层逐渐分离。排便习惯不良,便后厕所久坐,每次长达30分钟以上,长此以往,腹压增高压迫直肠黏膜,使之下移。

哪些人易患直肠黏膜松弛?直肠黏膜松弛的原因有哪些?

直肠黏膜松弛需要做哪些检查

1、肛门指诊

下端直肠黏膜较松弛,肠腔内黏膜堆集,偶尔扪及套叠环。

2、直肠镜

可见直肠前壁黏膜过多,呈皱褶状,个别黏膜内脱垂并堵塞肠腔,肠腔内没有明显的腔隙。

3、排粪造影

排便造影是诊断直肠黏膜松弛有价值的检查,典型表现是直肠侧位片上呈漏斗状的影像,部分病人有骶骨直肠分离现象。

4、肛门视诊

直肠黏膜松弛较重者,嘱患者下蹲并用力屏气,可使直肠黏膜脱出,可见圆形、红色、光滑的“肿物”,即脱出的直肠黏膜,黏膜皱襞呈放射状。

5、结肠镜检查

因插肠镜时牵拉黏膜以及检查需要充气,所以内镜检查不易见到,但在松弛处可见到直肠炎、溃疡、水肿或红斑,常误诊为肠道炎性疾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17岁一米六怎么办
    首先来说身高这种主要是与遗传、自身发育、激素分泌、骨骺闭合时间等有关系。一般来说,人的身高的增长峰值期是在15岁左右,现在这个年纪身高还是可以继续长的,但是平时要注意不要熬夜,加强体育锻炼,结合一些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快走,打篮球,打羽
    03-08
  • 哪些食物可以增强免疫力
    饮食均衡多样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可以帮助维持免疫功能。一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也可以提高免疫力,如水果(橙子、香蕉、苹果等)、蔬菜(白萝卜、胡萝卜、白菜、洋葱、蘑菇等)、五谷杂粮(山药、土豆、薏米、燕麦等)
    03-08
  • 无证幼儿园的危害
    无证幼儿园的危害
    无证幼儿园存在一些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风险:无证幼儿园通常没有通过相关机构的严格审查和监管,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例如,设施设备可能不符合安全标准,消防设施不完善,安全管理措施不全面,增加了幼儿受伤或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2. 教育
  •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暴力、威胁、破坏等手段,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恐怖袭击、故意破坏公共设施、纵火等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属于严重犯罪行为,因为其行为直接危及公民的生命财产安
  • ct 危害
    ct 危害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将X射线与患者的身体进行交互并获取相关数据,可以生成详细的横断面图像。尽管C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工具,在医学领域被广泛使用且具有许多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危害。1. X射线辐射暴露:CT使用X
    01-30 ct危害
  • 服用一次紧急避孕药的危害
    服用一次紧急避孕药的危害
    紧急避孕药是一种短期紧急避孕方法,常用于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以减少怀孕的可能性。然而,滥用紧急避孕药或频繁使用会带来一些危害,包括:1. 不良反应:服用紧急避孕药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乳房胀痛等。这些不适感通常是暂时
  • 大便看书的危害
    大便看书的危害
    大便看书的行为并不存在,因此无法讨论其危害。大便是身体排泄废物的一种,而看书是一种认知活动和娱乐方式。然而,存在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长时间用眼等行为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在看书时应适当休息、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护眼睛等,以避免潜在的眼疲劳
  • 饥一顿饱一顿的危害
    饥一顿饱一顿的危害
    饥一顿饱一顿是指人们在某段时间内食物供应不稳定,而导致时常饥饿或过度饱胀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些贫困地区或突发的自然灾害等情况下比较常见。然而,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模式对人体健康带来了许多危害。首先,饥一顿饱一顿会对人体消化系统造成负担。当人们
  • 黄疸值过高有什么危害
    黄疸值过高有什么危害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通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黄疸的主要原因是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过多,而胆红素是由红细胞的分解产生的。正常情况下,胆红素通过肝脏的代谢和排泄系统从身体中排出,但当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胆红素就会积聚在体内,导致黄疸的出现
  •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是巨大而严重的。以下是几种常见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 地震:地震可以造成建筑物的倒塌、道路的破坏和桥梁的坍塌,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外,地震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或海啸,增加人类受灾的风险。2. 暴风雨和飓风:暴风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