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让我们的社交生活变成了什么样子

   2022-11-21 养生之道网0
核心提示: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满街皆是低头族,遍地可见手机控,人人都是拇指党。这就是智能手机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手机里的社交,手机里的男朋友,手机里的生活,手机里的骄傲。我们那丰富多彩的生活似乎只有在手机上才能享有,似乎只有在朋友圈里才能看到。手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满街皆是低头族,遍地可见手机控,人人都是拇指党。这就是智能手机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

手机里的社交,手机里的男朋友,手机里的生活,手机里的骄傲。我们那丰富多彩的生活似乎只有在手机上才能享有,似乎只有在朋友圈里才能看到。手机已经给我们架构了另一个世界。

我们依赖移动设备,已经到什么程度了呢?

说句夸张的,成疯成魔。

说句客观的,成瘾成癖。

满街皆是低头族,遍地可见手机控,人人都是拇指党。

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时期,看到人们迷恋一种东西,到了这种欲罢不能的程度。

开会、走路、逛街、聚会、吃饭、拉屎、唱歌、睡觉、求婚、接吻……手机都在手中,长成了第六指。

但这些,都是普通级玩家。还有骨灰级大神,何止头可断、血可流、手机不能丢,简直是用生命玩手机。

骑摩托车,一手握车把,一手摁屏幕。

被车撞了,先掏手机,自拍惨状,发朋友圈,啊,我被车撞了。

去年12月,某逃犯通过摇一摇,加了一女警为好友, 25日,这家伙花样作死,定位发朋友圈,立马被抓。

不再枚举。总而言之,一些寓言类作品,比如《楚门的世界》,比如《美丽新世界》,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赫胥黎的话也不再遥远,“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

手机带来的干扰,我们都有所体会。但没办法,谁都放不下来。

一句反鸡汤是这么说的:放下手机,去阳光里走走,读几页自己喜欢的书,和亲人聊聊天,和朋友聚聚会。这样一天下来,你就会发现,还是玩手机有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离不开手机?

以前参加过许多聚会,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以及N次方后的朋友,齐聚一堂,看似热热闹闹,但除了一两个熟面孔,谁都不认识谁。

padty成了一场表演,尴尬与不适就会产生。

这时,我们就需要一种东西,来分散这种不安。

而手机就是转移注意的最好工具。

等到彼此介绍完,客套寒暄后,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然后一边观察四周,一边回复微信评论。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

我们现在就是。

身在此,心在彼。

人在灯红酒绿中,心在APP深处。

在手机时代,聚会是一群人的独处。

独处是一个人的聚会。

因为,你可以手机里,随时找到一堆人与事,陪自己嗨爆爽毙乐翻天。

我们喜欢可控的世界,不喜欢脱离控制的生活。

相比于复杂的世界,多变的人际关系,手机是最听话的小乖乖。

在这个掌上王国,你可以扮演自己最想扮演的人:

你可以编辑语言,修改图片,呈现完美est的状态;

你可以筛选APP;

你可以关注一个人,或取关一个人;

你可以随时与N个人聊天,在N种语言风格间切换,忽而御姐,忽而萝莉,忽而变态狂;

你可以选择由什么东西来取悦自己:真人秀,淘宝,还是“周冲的影像声色” ……就像王,今夜由谁侍寝,翻牌权全在我手中。

我们迷恋这种主子般的控制感,仿佛坐拥天下,群臣听命,只手便可翻云覆雨。

因此,手机带给我们便捷,同时,它也带给我们幻觉:

1)我们能看到全世界,并拥有全世界。

2)我们总是被关注。

3)我们永远不必独处。

但这都是自欺欺人。

我们从不曾拥有世界,也不曾被万众追随,而独处,是每个人一生都要做的事。

好友曾经说,她有很长一段时间,靠跟siri聊天过日子。

我说,为什么不和人面对面交谈?

她说,恐惧,怕被冷落,怕自己表现不好,被别人当成笑谈,而siri不会,她永远都在,从来不笑话,随时回应与倾听,比任何朋友都可信任。

可是,siri再智能,再可靠,也不过是一种程序式的表演。在这种行为背后,我们庞大的孤独与焦虑,摸一摸,硬硬的,还在。

依靠程序来排解负面情绪,更像是一种症状,而不是治疗。因为无法深入本质,获得自我救赎。

Siri如此,其他软件亦然。

微信中人来人往,你说hello,我说hi,你说女神抱抱,我说亲爱的么么哒,你说你是风儿我是沙,我说缠缠绵绵到天涯。

关系芜杂,但自己在哪里?

微博或其他社交软件也是,一个个的假面与马甲,用精挑细选的语言,建立似是而非的关系,或狂欢,或哭泣,或恋爱,或撕逼,五颜六色,枝枝节节,简直像一场生活。

但我们都知道。那不是。

但大家沉迷于此,一边逃避生活,一边自我麻醉。

因此,手机最先改变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进而改变生活方式,最后,改变了人:在枝繁叶茂的关系里,我们再也学不会独处。

一个学不会独处的人,只会愈加孤单。

因为,你找不到自己,无法成为真实的存在,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链接。

生活是疼的,是有重量的,是随时带着自省的。

那些轻飘飘的手机碎片,不是生活。

因为它们与我们无关,而与我们有关的,又真假难辨。它可能经过千百次的修改与润色,make everything seem perfect。

而完美离虚假,只有一步之遥。

生活的本质就是不完美。因此,不要怕,去爱,去残缺,去遗憾,去用身体接触大地,像潘多拉星球上的纳美人一样,与身边的生命发生链接。

去与科技建造一种更具自我意识的关系。

去与我们自己相处,倾听孤独中的梵音。

我想,是时候冷落手机,重新宠幸生活了,因为,幸福一直都在屏幕之外。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社交心理: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有这么个说法,说人生有“三大错觉”:手机震动、有人叫我以及对方喜欢我。但要问人最大的错觉是什么,莫过于这个:我很重要。心理学上说孩子成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舞台的我,会把自己假想成那个非常受关注的人,从而非常
    12-15
  • 购物狂存在的心理疾病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那些经常“买买买”的购物狂到底存在什么心理疾病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如果要对一个“剁手党”说,“买买买”可能是一种精神疾病,那么TA一定会很不快。不过这里,我们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买
    12-11
  • 社交心理:改天在一起吃饭吧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改天一起吃饭吧”,刚向陌生人问完手机号码我们会这么做,对于还存在暧昧期的男生会这么做。但他们的言外之意是不一样的,第一个的言外之意是,以后再说,第一个的意思是明天如何。“改天一起吃个饭吧”这句话没什么错,充分表现了
    12-07
  • 微表情背后的心理学
    微表情背后的心理学
    养生网导读:你有看过TVB的电视剧《读心神探》吗?这部剧讲的是警探姚学琛凭借一个表情、一个眼神,窥探疑凶的心理活动,从而识破谎言破案的故事。微表情总会不知不觉地暴露一个人的内在想法,那么,你知道这些微表情背后反映了什么心理吗?微表情背后的心
    12-06
  • 其实,你的情商没有你想象中的低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说话能力不代表情商,请走出情商理解的误区。情商,现代企业管理和励志文章里不能绕过的名词。无数写手对它做过解读,最近一段时间较火的说法是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情商高就是好好说话,情商是一种修养等等。我之前也写过情商的
    12-05
  • 社交心理:请不要轻易说忙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你离不开一个词,它似乎并无恶意,几乎微不足道。然而它正在潜移默化中从上至下恶化你的人际关系,这就是忙。“我很忙”,这是拒绝的最好借口,最好理由,堂而皇之。我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拒绝了你,我是有正事要做的,所以不能陪你。
    12-01
  • 用眼神也可以完成不可能的事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眼睛是心理的窗户,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眼神去说服别人,让别人去相信你,以至于帮你做不可能的事。“任何人都不能登机。”飞机引擎嗡嗡的轰鸣声越来越急促,一个家伙拿着一根亮亮的指挥棒不慌不忙地出现在机场跑道上。我想了一会儿
    11-29
  • 所有那些疏远的友谊都有道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两人想要成为好朋友,必须门当户对,这种门当户对不单单是家世身份,还有人生观价值观,否则就是南辕北辙,不论你如何辛苦地维系最终依然逃不过无疾而终的宿命。谁都无法想见冰心在林徽因的巨大光环之下到底是有多压抑。要说林徽因,
    11-19
  • 要不我们聊聊吧?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情商,绝不局限于“会说话”。它还包括“在不该说话的时候绝不说话”等多种“消极不作为”的情形。前面几次,聊到情商,主要是指这个人会不会说话,但是,情商,绝不局限于“会说话”。它还包括“在不该说话的时候绝不说话”等多种“
    11-19
  • 陌生的城市,我们只是彼此的过客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白天喧闹的城市,夜晚依旧喧闹,但夜晚的心总会孤单寂寞,于是我们就有了相识的机会,但注定这种相识只能给彼此带来一瞬间的温暖。这这个喧闹又孤寂的城市,想遇见一个人,你只需要打开手机,找到那个软件,你就可以完成一段空虚寂寞
    11-15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