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44%%,糖尿病病程15年以上患病率高达6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尚无治愈的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可使绝大多数患者保存视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微循环病变,其发生、发展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主要包括:糖尿病病程、血糖、血压、血脂等全身因素及眼部因素、遗传因素等。
病程:
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糖尿病发病5年之内,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对较低,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发病5年之后,可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
血糖:
血糖较高或波动较大可促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据调查: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l%,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险会降低35%。
血压:
高血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
血脂:
脂代谢异常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导致微循环异常,加重视网膜的渗出和水肿,参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黄斑病变。
眼部因素:
糖尿病患者进行眼部手术可促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而且加快其发展。
遗传因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变的患者,其一级亲属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明显升高。
其他因素:
包括妇女在妊娠期、蛋白尿及微量蛋白尿均可促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