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3623736的标准
大学生的普遍
年龄
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
心理学
的
观点
来看,正处于
青年
中期。大学生的
心理
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
特殊群体
,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与
社会
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
量表
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
心理健康标准
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给予着重考虑:
一是
智力
正常。智力,
是人
的
观察力
、
注意力
、
记忆力
、
想象力
、
思维力
、
创造力
及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成功地对新
情境
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
解决问题
的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
环境
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
自我效能
: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
情绪
健康。其标志是
情绪稳定
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
情绪反应
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境相符合。
三是
意志
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
目的
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
心理过程
。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
自觉性
、果断性、顽强性和
自制力
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
方式
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
挫折
面前
,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四是
人格
完整。人格是
个体
比较稳定的
心理特征
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
自我意识
,不产生
自我同一性
混乱,以积极进取的
人生观
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五是
自我评价
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卑,面对挫折与
困境
,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六是
人际关系
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
与人
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
知心朋友
;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
取人
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
态度
多于消极态度,
交往动机
端正。
七是
社会适应
正常。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
秩序
,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八是心理
行为
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的相对性。
事实
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
界限
,而是一个连续化的
过程
,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说明,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
心理问题
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
灰色区域
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
自我保健
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当
一个人
产生了某种
心理障碍
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在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二是
整体协调性
。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
心理活动
为本考察其内外
关系
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
客观世界
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
有效性
。事实表明,认识是
健康心理
结构的起点,
意志行为
是人格面貌的归宿,
情感
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
因素
。从
心理结构
的几个方面看,一旦它们不能符合
规律
地进行协调运作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
个性
角度
看,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
个性心理
,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
外部
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从个体与
群体
的关系看,每个人在其
现实性
上可划分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三是
发展性
。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随着个体的心理成长而逐渐调整而趋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