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自古就有着“救死扶伤”的观念,他们对病人一直很认真,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病人赶走病痛烦恼。但是病人就没有这种认真的态度了,他们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对药物不了解,就可能把一些救人的药物变成了对自己有害的“毒药”。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1、掩盖病情
止痛药是不能乱吃的。如果在未经医生诊治之前滥用止痛药,虽然暂时疼痛的感觉可以减轻,但有可能掩盖疾病特有的症状,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而贻误病情。
2、胃肠损害
长期或大量服用止痛药,尤其是空腹使用后,可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饱胀、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的可致胃黏膜损害,引起胃出血。有资料显示,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中,大约有10%~25%的病人发生消化性溃疡,其中有小于1%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胃出血或穿孔。
3、肾脏损伤
长期或大量服用含有非那西丁的解热止痛合剂,可引起肾乳头坏死及肾间质炎性改变性肾病。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因服用止痛药发生肾毒性作用的报道,其中主要是止痛药抑制了前列腺素合成,导致肾功能不全和间质性肾炎。目前止痛药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已占药物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的37%,而且服药长达3个月就可引发,其中消炎痛制剂引起的肾损害占大多数。
很多疾病的表现都是身体部位的疼痛,但是止痛药不能乱吃,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否则可能耽误病情。长期服用止痛药会影响肠胃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胃出血,大家要谨慎服用止痛药。最后,止痛药还对人的肾有伤害,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希望大家不要乱吃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