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健康的最大敌人,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探索各种治病的途径。我国的医学文化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主要方式就是运用各种中草药治疗疾病,虽然治疗的过程可能比较慢,但是却能根治多种疾病。但是很多人对中医存在着一些误区,过分夸大中药的效果。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误区一:食疗人人适宜
食疗,是几千年华夏文明饮食文化的瑰宝,在我们的防病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各种各样食疗养生馆更是应运而生,观其食谱,大部分是“甲鱼、海参、鲍鱼、枸杞、乌鸡”之类各式各样的滋补食材、药材的综合,当然也有如“马齿苋、紫背天葵、香芋、山药”等清热解毒药物及平补药物,虽然样式繁多,但是一般都是简单拼凑,而不能根据食用者的体质进行搭配,造成重花样而轻药效的局面,使得食补而不能达到“补”之功效。
误区二:中药没有副作用
随着人们对各种药物、生物制剂副作用的深入认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药,加之很多医药产品的宣传,将中药的副作用几乎忽略,给人一种“中药是纯天然的,中药是无害的”认识。
我们应该知道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是药物,其治病的基本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以偏治偏”,就是运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人体功能的偏差,所以药物本身它是有治疗作用的,虽然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大部分中药是没有肝肾毒性的,但是并不代表它是没有副作用的。
这就表示,中药如果应用不当,虽然一般不会造成肝肾损害,但是会造成机体功能的损害和偏差。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中医上讲究“对症下药”,如果大家的身体还没到那种需要吃药的地步,就胡乱吃一些中药,肯定不利于健康,食补并非人人适宜。另外,中药虽然取自天然植物,但是还会有副作用,大家吃中药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严格遵照医师的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