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多少剩男剩女?

   2022-05-17 漂亮网0
核心提示:大家庭“裂变”为小家庭越来越多 未婚男女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上海家庭近半数为“一代户”,大龄未婚比重“男降女升”,“剩男剩女”问题凸显,高学历者占比剧增。  上海市统计局昨天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

上海有多少剩男剩女?

  大家庭“裂变”为小家庭越来越多 未婚男女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上海家庭近半数为“一代户”,大龄未婚比重“男降女升”,“剩男剩女”问题凸显,高学历者占比剧增。

  上海市统计局昨天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家庭户户数达到825.33万户。上海家庭户规模持续缩小,六成以上家庭为2人或3人户。与过去普遍“几代同堂”的家庭模式不同,如今的上海家庭,有近一半是 “一代户”。

  上海家庭户的户规模不断缩小,由1949年的户均4.9人缩减到2010年的2.5人。“六普”显示,2010年一代户、二代户和三代户占上海家庭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 49.9%、39.6%和10.2% ,其中一代户和二代户组成的家庭近九成。与2000年相比,二代户、三代户比重下降,而一代户上升了14.7个百分点,一跃成为本市最大的家庭户类型。其中一代户又以两人户和一人户居多,分别占到一代户总数的57.3%和39.9%,这充分表明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家庭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家庭“裂变”为小家庭,未婚男女的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

  市统计局昨天发布基于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上海人口婚姻状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本市女性中未婚人口比重升幅高于男性,大龄未婚男性占未婚男性比重比十年前下降,而大龄未婚女性占比则在上升,男性有配偶比重高于女性。

  在未婚人口中,男性未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男性总人口的23.6%,与2000年相比上升1个百分点;女性未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女性总人口的19.1%,上升2.2个百分点,女性未婚比重升幅高于男性1.2个百分点。而30—44岁的大龄未婚人口占全部未婚人口总数的8.4%,比2000年略有上升。男性和女性大龄未婚比重呈明显的反向趋势。其中,大龄未婚男性占未婚男性的比重为9.8%,比2000年下降2.2个百分点,而大龄未婚女性占未婚女性的比重为6.6%,上升3.4个百分点。

  未婚人群中,高学历者比重大幅上升。2010年,在所有未婚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46.2%,与2000年相比,上升23个百分点。分年龄组看,在20岁—24岁、25岁—29岁、30岁—34岁年龄组的未婚人口中,具有大专学历及以上的未婚人口超过一半,其中在25-29岁年龄组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更是达到了近七成。

  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4.25岁,比2000年下降了1.01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5.31岁,女性23.22岁,分别比2000年下降1.38岁和0.53岁。

  “六普”资料显示,本市离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2%,比2000和1990年分别上升了0.4个及1.1个百分点。离婚人口中,中年人口比重明显增加。2010年,45岁—59岁的中年人口比重已占全部离婚人口的50.3%,比2000年上升18.4个百分点。其中50—54岁和55—59岁年龄组上升尤为明显,分别上升了10.3个和9.1个百分点。

  中年离婚人口比重上升主要是婚姻观念的改变,有分析认为,这个年龄段的人也开始注重追求生活品质、精神生活的充裕;其次,这年龄段的人们所承受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都较大,巨大的压力容易激化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如果这种矛盾得不到及时有效缓解,就造成离婚增多。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