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明朝的灭亡与清朝兴起 都是丰臣秀吉惹的祸

   2020-07-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6世纪末,日本征伐不休的战国时代刚刚结束,踌躇满志的丰臣秀吉决心到比日本更广阔的空间施展一番,计划先征服朝鲜,再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最后打到印度,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1592年,丰臣秀吉出动20万大军登陆朝鲜,一路攻势凌厉,多年未经干戈

16世纪末,日本征伐不休的战国时代刚刚结束,踌躇满志的丰臣秀吉决心到比日本更广阔的空间施展一番,计划先征服朝鲜,再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最后打到印度,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1592年,丰臣秀吉出动20万大军登陆朝鲜,一路攻势凌厉,多年未经干戈洗礼的朝鲜军队兵败如山倒。短短两个月时间,朝鲜三都(汉城、开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朝鲜国王逃亡到鸭绿江边,向明朝求救。大明朝野一片哗然,日本人的狂妄和野心彻底激怒了蜗居深宫的明神宗。他一声令下,已经稍显陈旧锈蚀的帝国机器突然高速运转起来,在短短数月之内,抽调出最精锐的十万大军,由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统率援朝。

大明帝国出兵的消息如同炸雷一般令整个朝鲜半岛的日军闻风丧胆,短短四个月,明军已掠地千里,横扫半岛。此后,日军对明军战斗力之强感到极大的惊恐,五万人据守汉城,闭关不出,被三万余明军包围。仅700人的明军敢死队就可以深入日军腹地,一夜之间将13座粮仓烧得干干净净。日本一面向明军求和拖延时间,一面急招援军,双方相持不下。

1598年,丰臣秀吉忽然病死,日军十多万人在朝鲜陷入了绝境。中朝军队乘机反攻,在朝鲜南部海面拦击日军。海面上刀光血影,火光冲天,火箭在战船上空飞来飞去,日军士卒烧死和溺毙者数以万计,舰船也几乎全部覆灭。战火终于熄灭。扬眉吐气的明神宗破例在午门犒赏三军,并且像对待小兄弟一样告诫朝鲜国王,要卧薪尝胆、重建国家。两国的关系显然是更铁了,可是女真人越来越高大的阴影也笼罩了过来。当丰臣秀吉的大军登陆朝鲜的时候,努尔哈赤曾经向明朝申请领兵前往朝鲜驰援,但是被明廷和朝鲜异口同声地拒绝了。因为有人担心努尔哈赤立下战功,在女真各部中的势力和人气会迅速膨胀。

好心当作驴肝肺,努尔哈赤索性专心发展自己的力量。就在丰臣秀吉出兵朝鲜的第二年,努尔哈赤打败了最强的竞争对手海西女真,又经历了二十多年征战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称“天命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大明烦之又烦却挥之不去的噩梦。很显然,这是致命的20年。明朝和朝鲜怎能坐视不管呢?都是丰臣秀吉惹的祸。一场大战下来,两国都伤了元气,实在有心无力了。

为了抗日援朝,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国家财政基本上空了,朝廷甚至命令官吏把工资捐出来救急。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明神宗四处派遣矿监税吏,闹得民不聊生。赴朝作战,辽东驻军离得近,战斗力强,自然首先被调拨,给努尔哈赤吞并各个部落提供了机会。而大战过后,辽东军损失非常惨重,又直接影响了镇压后金的能力。而朝鲜大半国土受到日军铁蹄的蹂躏,也到了民穷财尽的境地,战后耕地面积不足战前的三分之一,随之而来的瘟疫又夺去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为了遏制后金的扩张,明朝请80岁的李成梁再度出山。然而李成梁不仅不复当年之勇,还放弃了早年建立起来的战略要地—宽甸六堡。后人批评李成梁养虎为患,甚至怀疑他跟努尔哈赤关系不一般。其实是辽东兵力疲弱,根本无力维持边境安全,为了降低戍边的成本,李将军才不得不出此下策。1619年,明朝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后金的战争。但是军备废弛的明军战斗力锐减,许多士兵伏地哀号不愿出关,不少将领哭着要求调离。四路明军12万余,在萨尔浒被努尔哈赤五天之内击溃。主将杜松的盔甲居然因为生锈,被利箭穿入,身中18箭而死。“死者漫山遍野,血流成渠,军器与尸冲于浑河者,如解冰旋转而下”。从此,努尔哈赤由防御转入进攻,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全面崩溃。

1627年,皇太极派三万军队渡过了鸭绿江,攻占了平壤,逼着朝鲜国王结下了“兄弟之盟”。1636年,皇太极又亲率大军一直打到汉城,俘虏了朝鲜国王的王妃、子女和大臣,强迫结下“君臣之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知朝鲜国王步行出城,向皇太极称臣的那一刻,可曾想过自己的先王是如何对待这些“野蛮人”的。1644年,努尔哈赤的子孙们挥师入关,征服了整个大明帝国,开创了另一个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王朝。

历史就是这么富有戏剧性,中朝浴血奋战打赢了一场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日本人回家过自己的去了,两位胜利者却苦不堪言,在新的敌人面前倒下了。明朝的这次舍己为人给自己带来了致命的后果,也许可以说,是日本侵略帮满族夺取了天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