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李纯有何政绩?唐宪宗是被宦官杀死的吗

   2020-03-3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唐宪宗李纯(778~820)唐朝第十二代皇帝。唐顺宗李诵长子。初名淳。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二十一年初,顺宗即位,重用王□、王叔文、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等进行政治改革,抑损宦官势力。宦官俱文珍等对此大为不满,谋夺朝柄,乃于三月逼顺

唐宪宗李纯(778~820)唐朝第十二代皇帝。唐顺宗李诵长子。初名淳。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二十一年初,顺宗即位,重用王□、王叔文、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等进行政治改革,抑损宦官势力。宦官俱文珍等对此大为不满,谋夺朝柄,乃于三月逼顺宗立淳为太子,改名纯。八月,顺宗在文珍与节度使韦皋、裴均及严绶等人逼迫下内禅,改元永贞(见二王八司马)。李纯即位,次年正月,改元元和。

宪宗是唐朝后期较有作为的皇帝,其政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治上有所改革,二是暂时平定了一些藩镇。

唐德宗时各地赋税分为上供、送使、留州三项,其中留州、送使两项降省估(中央政府规定的价格)就实估(市价)折算纳税(见折估)。由于户税以钱定税,实估很低,所以纳税者的负担成倍加重。针对这一情况,宪宗采纳裴□的建议,于元和三年(808)宣布一切按省估折纳赋税,还规定观察使须先征用所治州之税,不足时方可征所属其余州之税,江淮一带的人民由此稍得苏息。四年,采纳李绛、白居易等人的建议,下诏蠲租税,出宫人,绝进奉,禁止南方掠卖奴婢。以后又用李绛之议于振武军(今内蒙古托克托南)、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开营田四千八百顷,收谷四十余万斛,岁省军费二十余万缗。六年,采纳宰相李吉甫之言,并省内外官八百零八员、诸司流外官一千七百六十九人。上述措施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在打击藩镇方面,元和元年,平剑南西川节度使刘□之乱,讨平夏绥留后杨惠琳。二年,遣兵讨平镇海节度使李□。七年,魏博节度使田兴归命。十二年,讨平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十三年,发五道兵讨淄青节度使李师道。

次年,李师道为部将刘悟所杀。唐宪宗少年时即钦慕贞观、开元时期的政治局面,有志恢复,故即位后利用德宗以来积蓄的财力,重用主张裁抑藩镇的大臣杜黄裳、武元衡、李吉甫与裴度等人,坚主用兵,遂能取得一定的胜利,被后人誉为唐代的“中兴之主”。

为了削弱藩镇势力,改变节帅尾大不掉的积患,宪宗还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均就军中任命;元和二年,以左金吾大将军范希朝出任朔方、灵盐节度使,以革旧弊;分割强镇之州县,以少其力,如讨平刘□后分西川六州隶东川;讨平淄青李师道后以其地为淄青、兖海、郓濮三道,分置节度使;元和十四年,又诏诸道节度使、都团练使、都防御使及经略使所属支郡兵马均归刺史统领,以分方镇兵权。

宪宗虽亦力图革除河北藩镇节帅世袭之弊,但其志终未遂。此外,讨伐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的战争亦未能取胜。当时彻底消除藩镇割据的条件尚不成熟,宪宗个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不过经其削藩,藩镇的势力确实暂时有所削弱。

元和时期连年用兵,耗尽了德宗以来的贮积,宪宗因而重用李巽为度支盐铁转运使,征课所入多于理财名臣刘晏掌财之日。加之平吴元济后,宪宗渐骄侈,财利之臣岁进羡余。在此情况下,劳动人民的负担沉重,逃户遍于各地。

宪宗是由宦官拥立的,因此不抑宦官。他晚年好神仙,求天下方士为他合长生药,而多服金丹性转躁急,左右宦官往往获罪。元和十五年正月,宪宗为宦官陈弘志(一作弘庆)等人谋杀。宦官梁守谦等拥立太子李恒,是为穆宗。

 
标签: 宦官 李纯 唐宪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1、明太祖滥于汉朝宦官之弊,曾效法唐太宗禁制宦官,下令禁宦官预政领兵;不久又定宦官不许识字的禁令;其后更制铁牌置宫门中,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此外,又禁宦官与各司往来,不得兼外臣之职衔,不得着外臣冠服,并规定其官不得过四品,可
  • 宦官制度起源于哪个时期 宦官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宦官制度起源于哪个时期 宦官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1、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宦官由少府管辖。西汉初年,
  • 历史上宦官王振专权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王振,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449年,出生在明朝的蔚州,也就是在现在的河北蔚县,读过些经书,也做过教官,但是因为看自己中举人无望,便自阉入了宫。据历史上记载,王振本人狡诈,善于察言观色,伺察人意,服侍的皇帝是明英宗,王振也是大明王朝出现的第
    12-31 宦官王振
  • 唐朝李辅国 是如何从一宦官做到权倾朝野的?
    乍看李辅国,还以为是李林甫,傻傻分不清楚,只怪唐朝李氏一族太过庞大,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李氏王朝中李姓者的名人真是不胜枚举,文人有李白,谋臣有李泌,武将有李绩,尤其是晚唐时期,宰相中李氏一族基本上处于垄断性质,如李林甫、李辅国、李泌等等。
    12-31 宦官唐朝
  • 揭秘为什么清朝一直没有出现宦官乱国的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阉宦最为严重的当属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到了唐朝后期,这些宦官已经可以任意废立最为最高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要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子孙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明朝的宦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
    12-30 清朝宦官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无争议的功劳最大的宦官
    宦官都是太监吗?未必。东汉以前,宦官是官名,既有被阉的,也有士人。到了东汉,侍奉内宫的,全为阉人,且称宦官。而太监一词,唐朝才出现。他们都是阉人中地位较高者。两者合流,只要阉了的就称太监,已是晚明及清朝时的事了。蔡伦是宦官,他又生在东汉,也
    12-30 宦官
  • 宦官做内线奇袭皇宫 农民起义也玩宫廷路线
    斩首汉灵帝:张角的原计划是要来个中央突破、四面开花。众所周知,黄巾起义的爆发,其实是因为一次突发事件,张角派去联络洛阳城中内应,结果泄露身份被捕,以至于全盘计划破产,不得不来个星夜举兵。那么,大贤良师的原计划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便不得不提到
  • 导致唐朝历史上宦官当权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在唐朝的发展历程当中,宦官当权是一个最大的特色。在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的宦官能够拥有这样的地位,可以公开的干预朝政,甚至是当时的一些朝廷官员都在地位上和宦官相差很大,那么唐朝宦官当权有哪几位?唐玄宗时期,一名叫做李辅国的宦官进了宫,在太子的成
    12-29 唐朝
  • 刘宏 管宦官叫爹妈的东汉皇帝汉灵帝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的一天,在百官隆重的迎接仪式下,一辆豪华的青盖小车载着一个12岁的孩子缓缓地驶入皇宫。这个孩子名叫刘宏,他是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汉章帝的玄孙,即将成为东汉的第十一个皇帝,这就是汉灵帝。说起来,汉灵帝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完
  • 明朝宦官郑和下西洋究竟为何 真相至今不明
    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是郑和远航的官方档案,被明朝官员刘大夏隐藏而失踪了。刘大夏(1436—1516),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官至兵部尚书。他为官清廉,但思想保守,因反对郑和下西洋,就将郑和绘制的航海图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