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小儿顺治与多尔衮的交锋多次失败 最后意外获胜

   2020-09-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明末清初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很多历史的秘闻。今天,我们来说的是顺治与多尔衮的秘闻!顺治元年四月三十日,在武英殿举行过登极大典的李自成带着一颗惆怅的心离开了这座他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北京。他的身后,踌躇满志的多尔衮杀将了进来。多尔衮相信,他才

明末清初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很多历史的秘闻。今天,我们来说的是顺治与多尔衮的秘闻!

顺治元年四月三十日,在武英殿举行过登极大典的李自成带着一颗惆怅的心离开了这座他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北京。他的身后,踌躇满志的多尔衮杀将了进来。多尔衮相信,他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

年方七岁的顺治帝福临就是在这样的时刻被带到北京的。他站在了这座城市里,站在了皇宫面前。毫无疑问,他被震撼了。紫禁城以它的威严和宏伟传达了汉文化的先进和傲慢。不错,它最精华的部分皇极殿在战火中是被焚毁了,可这座皇宫的气质还在。顺治帝福临置身其间,先在行殿换上了皇帝礼服,然后由百官做先导,从永定门经正阳门、大明门、承天门进入皇宫武英殿,正式举行登极大典。

应该说这是大清王朝的第一次,此后的差不多270年时间里,这样的仪式重复了十多次。必须说明一点,这是个山寨版的登极大典,是由原崇祯朝的礼部官员仿照明代皇帝登极礼而制定的。在这个意义上,大清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大明,可在文化层面上,它却不可能征服。作为游牧民族,大清国连皇帝的称谓都没有,何来登极大典之类的礼仪呢?所以在文明的交锋中,汉文化毫无疑问显示了它的锋利和有容乃大。

当然,年方七岁的顺治帝福临不可能明白这些形而上的问题,他甚至不识字。于是接下来,问题出现了,皇帝要启蒙,要读书写字,是学满文好还是学汉文好呢?

多尔衮对这个问题显得漫不经心。他真实的想法也许是不学为好——作为一个利益冲突者,多尔衮显然不愿意这个小皇帝有所作为。但其实他自己已经被高度汉化了——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颠覆或者说覆盖,有时是不由分说的。在进京第六天时,多尔衮就作出了这样一个指示:“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不仅如此,多尔衮还对汉族人才表达了求贤若渴的意思。他接下来的一道命令是这样的:“各衙门官员,俱照旧录用……其避贼回籍,隐居山林者,亦具以闻,仍以原官录用。”一时间,很多摇摆不定的旧明官员选择了为新王朝服务。多尔衮的政府继续保留了大部分明朝的职官和施政措施及施政理念,他甚至允许官员穿戴明朝服饰。汉文化、汉人思维在大清王朝不仅继续存在,还得以发扬光大了。在这一点上,多尔衮显然没有成见。

可唯独对顺治帝福临,多尔衮不愿意汉化他。尽管时任大学士的冯铨、洪承畴以及都察院承政满达海等汉满官员都几次建议多尔衮要及早为福临请帝师,特别是汉文老师,但多尔衮却置之不理。汉文明对福临来说是被人为地屏蔽了,以至于他14岁亲政后,竟然看不懂大臣们上的汉文奏章。由此,顺治皇帝福临产生了一种焦虑——这是文化的焦虑,也是文明阻隔所带来的焦虑。在满汉文明的夹缝中,这个叫福临的少年找不到出口,更看不到那一片奇异的风景。

至此,学习就成了顺治帝福临抵达汉文明的原动力。在接下来的九年时间里,少年皇帝福临成了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他通读了《春秋》、《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汉文化的经典著作,并渐渐有了汉人思维。比如有一次他看《明孝宗实录》,就学以致用,召用了尚书梁清标等人进宫做自己的政治顾问。

当然,一个人的进步很多时候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整个国家要与时俱进。顺治皇帝明白,制度比人更重要。在对汉文明的吸纳过程中,顺治发现科举制真是个好东西。天下人才,尽在一张纸中。由此,在顺治朝,翰林院中有许多新进之士都是他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此外,顺治十七年,顺治还将翻译成满文的《三国志》分发给满族高级干部们阅读,以从中汲取汉文明的智慧。

在这一年里,顺治还作出了一个重大调整:统一满汉文武官员的年薪。在此之前,同品级的满汉官员年薪并不一致,满族官员的要来得高。顺治此举可以说是在经济行为上向汉文明致敬。尊重,有时是要物化和量化的。

顺治的狠是“阴狠”,他的政治手腕在这一年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多尔衮猝死,可他的势力并没有猝死。追随多尔衮的强权人物罗什、鳌拜、额克苏等不认为顺治有翻天的可能。对顺治来说,力量依旧是不对等的。多尔衮死后八天,遗体被运回京城。顺治带领文武百官一身孝服,在东直门外五里地跪迎。顺治不仅亲自主持了追悼会,还向多尔衮的灵柩行三跪大礼,同时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令罗什、鳌拜、额克苏等人心下大安,觉得大清的天还是多尔衮的天。人走了,茶没凉,他们的前途还在。

当然,为了把功课做扎实,罗什、鳌拜、额克苏等人逼着顺治做了两件事。第一,以皇帝的规格安葬多尔衮;第二,追授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顺治不仅照单全收,做了这两件事,他甚至还追封多尔衮的元妃为“义皇后”,将夫妇一同升衬太庙祭享,即视同一位真正的皇帝。这一切让罗什们感觉这个小皇帝不是一般的乖,那是相当的乖。

但是有人开始行动了——

济尔哈朗自小就生活在努尔哈赤的宫中,由努尔哈赤加以抚养,从青年时代起他就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讨,因战功受封为和硕郑亲王,世袭罔替,是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济尔哈朗与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关系很好,尤其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皇太极死后留下了权力真空,豪格和多尔衮开始争夺帝位,济尔哈朗就采取折中的办法,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为帝,并由他和多尔衮辅政。

事实上在接下来的岁月中,济尔哈朗是很压抑的。很明显,多尔衮并没有给他多少辅政的机会——他被边缘化了。因此,多尔衮一死,济尔哈朗就立马开始了拨乱反正的行动。先是拿回传国玉玺,交到看上去一脸无辜的顺治手中,紧接着他对多尔衮反攻倒算,揭发多尔衮当政时,对待他的政敌豪格极为不公,并于顺治五年将其迫害致死——做人,不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

应该说,济尔哈朗的行动是有群众基础的,因为当年帝位之争时,反对过多尔衮的两黄旗大臣被打击报复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批。积怨终于在压抑多年后爆发了。这些重新扬眉吐气的人对多尔衮极为愤恨,纷纷开始摆事实讲道理,揭发多尔衮意图篡位夺权的险恶用心。

顺治八年二月,多尔衮生前曾制有八补黄袍等物的事实被揭发出来,毫无疑问,这是多尔衮图谋不轨的铁证。虽然此人生前已经做到皇父摄政王的位上,但摄政王毕竟不是皇帝,于是诸王大臣开始群起而攻之,称多尔衮狼子野心,实不可赦。

于是,一脸无辜的顺治马上下诏,将多尔衮削爵,撤出宗庙,开除宗室,追夺所有封典,籍没家产入口入官。此后不久,又下令平毁多尔衮陵墓,并鞭尸示众。这个举动听上去很有些骇人听闻,但是年轻的顺治以他的暴力行动向世人诠释了什么叫作不共戴天、你死我活。

 
标签: 多尔衮 顺治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历史上多尔衮和孝庄的关系真相到底如何 多尔衮和孝庄的关系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多尔衮和孝庄的关系真相到底如何 多尔衮
    1、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从国事上来说是君臣,从家事上来说是叔嫂。 2、大家知道,皇太极死后,并没有指定谁为接班人。多尔衮是有希望继承的,但他却拥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位,得到了群臣拥护。 3、母为子贵。孝庄被封为皇太后,深知顺治皇帝还小,皇
  • 揭密清初第一大疑案 孝庄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
    在野史中人们经常将她称为“大玉儿”,而在影视剧中,专门有一部连续剧,由景甜出演的大玉儿传奇,而这位孝庄文皇后到底是否如野史所说呢?又是否真的如传闻中一般下嫁给多尔衮呢?今天湘妹子带您一起来看看!孝庄太后,名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
  • 清朝多尔衮的权利并没有像影视剧中那么大?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都是年富力强、战功卓著的人,而且都拥有着巨大的实力。但皇太极死后,这两个人却都也无缘成为皇帝。从实力去看,这两个人都有机会当皇帝的。问题是,皇位是天下利益的汇集之地,一个人能不能成为皇帝,绝不
  • 多尔衮或死于纵欲过度 曾向蒙古索取有夫之妇
    满族早先是娴于骑马射箭的民族。贵族酷好放鹰围猎,一则游乐,二则习武,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多尔衮从小也乐此不疲。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不慎坠马,膝盖受伤,涂以凉膏。十二月初九日死于喀喇城,年仅39岁。多尔衮正值壮年
    12-29 多尔衮
  • 顺治将多尔衮鞭尸 他为何如此痛恨叔叔多尔衮?
    顺治继位之后,多尔衮就做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之间就发生了矛盾。第一,多尔衮是居功骄傲,独擅威权,顺治不满意了。第二,就是多尔衮把豪格给杀了,这个豪格带兵打仗,为清朝立下了功劳,下西安,战陕西,定四川,都是豪格。张献忠是豪格射死的,豪格带了大
  • 揭密 孝庄下嫁多尔衮为何没有留下后嗣呢?
    清朝的孝庄文皇太后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贤后,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就是他曾下嫁多尔衮。那么孝庄下嫁多尔衮为何没有留下后嗣呢?1643年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孝庄的五岁儿子福临在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的时候渔翁得利,当上
  • 揭秘苏克萨哈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苏克萨哈在康熙时期是四大辅臣之一,他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顺治帝对他的赏识和重用。顺治帝重用苏克萨哈,这主要是由于苏克萨哈举报了多尔衮的关系,苏克萨哈多尔衮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苏克萨哈原本并没有多么大的权力,只是多尔衮手下的一个亲信
  • 多尔衮为何死后遭清算 逼死豪格成导火索
    顺治七年秋天,多尔衮患病。据说是膝盖受了伤,他用了不该使用的石膏敷治,结果使病情加剧(《北游录》)。为了调治疾病,也为了改善心情,十一月中旬他率领诸王贝勒及大批八旗官兵到塞外打猎行乐。塞北寒冷的气候和行猎时过度的劳累,使多尔衮此行再也没能回
  • 为什么多尔衮妻妾成群却没给自己留下后代?
    说起多尔衮身边的女人,那实在是太多了,他的一生,妻妾有名有姓、能够知道其父母是何人的就有六妻四妾,而我们知道,历史上多尔衮就一个女儿,为什么多尔衮的其他妻妾都没有生育呢?多尔衮的六妻四妾结发妻子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台吉吉桑阿尔寨之女),
    12-26 多尔衮
  • 揭开多尔衮塞外猝死之谜 可能因为其体弱多病
    塞外猝死之谜多尔衮摄政7年后突然死去,关于他的死因,官方史书记载含糊。满族早先是娴于骑马射箭的民族。贵族酷好放鹰围猎,一则游乐,一则习武,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多尔衮从小也乐此不疲。顺治元年(1644),一群日本人乘船遇险,漂流到今图门江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