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县东源乡文物身份 清代乾隆丙午年和尚墓塔

   2020-03-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上栗县文广新局、东源乡政府、萍乡博物馆于近日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对当地东源乡竺塘村棉花冲发现的佛教文物进行调查,确定一处文物为清代乾隆丙午年和尚墓塔。发现的和尚墓塔该和尚塔为仿木结构石塔,坐西朝东,塔后有麻石罗围。该塔平面呈六边形,台式基座,

上栗县文广新局、东源乡政府、萍乡博物馆于近日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对当地东源乡竺塘村棉花冲发现的佛教文物进行调查,确定一处文物为清代乾隆丙午年和尚墓塔。

发现的和尚墓塔

该和尚塔为仿木结构石塔,坐西朝东,塔后有麻石罗围。该塔平面呈六边形,台式基座,六面体塔身,六边形屋面,葫芦形宝顶。塔身正面竖刻“示寂大公上如下峰法名从道老和尚位”十六个字。塔前原有墓碑和望柱在修水库时被拆除,砌入拦水坝中。该塔坐向右边有一座清乾隆丙午年(公元1786年)和尚照贤续明的土堆墓,碑文中记载了续明和尚是广慈和尚的徒弟、是石塔墓主从道和尚的徒孙,该墓由续明和尚的徒弟佛佑、徒孙慧参立碑建造。

据村民介绍,当地原先有一座寺庙,前栋叫天井庵,后栋叫清泉寺,民国时期有尼姑住持。寺庙早年已毁无存,唯独后山有一座和尚塔和几座和尚墓。在石塔附近还发现了两座民国时期的土堆墓,在大路边还发现一块字迹模糊的捐碑。

萍乡博物馆有关人士称,当地天井庵和尚石塔和墓地的发现,为研究萍乡佛教传播情况提供了实物参考资料,尤其是碑文中记载的以石塔墓主为首的五代和尚法名,为研究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天井庵的师承关系提供了确凿证据。

 
标签: 清朝 乾隆 和尚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