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告急蒋介石主张决战 宋哲元为何却想求和?

   2020-09-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1日,宋哲元由乐陵到了天津,第二天何应钦马上致电宋哲元说:“顷闻大旆抵津,至慰驰系。惟卢事日趋严重,津市遍布日军,兄在津万分危险,务祈即刻秘密赴保,坐镇主持,无任盼祷。”接着,蒋介石于12日、13日、16日、17日、18日、22日、23日

11日,宋哲元由乐陵到了天津,第二天何应钦马上致电宋哲元说:“顷闻大旆抵津,至慰驰系。惟卢事日趋严重,津市遍布日军,兄在津万分危险,务祈即刻秘密赴保,坐镇主持,无任盼祷。”接着,蒋介石于12日、13日、16日、17日、18日、22日、23日、24日、26日、27日和28日先后11次致电宋哲元。在12日致电中,说明中央不屈服、不扩大的方针,命令他就地抵抗。

13日,当日本发表出兵华北的声明后他即致电宋哲元说:“卢案必不能和平解决。无论我方允其任何条件,而其目的则在以冀察为不驻兵区域与区域内组织用人皆得其同意,造成第二冀东。若不做到此步,则彼得寸进尺,决无已时。中央已决心运用全力抗战,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以保持我国家之人格。”同时也对宋哲元指出:“此次胜败全在兄与中央共同一致,无论和战,万勿单独进行,不稍与敌方以各个击破之隙,则最后胜算必为我方所操。请兄坚持到底,处处固守,时时严防,毫无退让余地。今日对倭之道唯在团结内部,激励军心,绝对与中央一致,勿受敌欺则胜矣。”

16日致电宋哲元、秦德纯,要他们冷静而严谨地面对现实,提高警觉,不要在对日交涉方面发生差错。

17日致电宋哲元说:“兹调商震原驻黄河以北之四团开赴石家庄集中待命。”18日再致电宋哲元、秦德纯,促其警觉。

22日急电宋哲元,要他“刻刻严防,步步留神守住北平”。

23日又给宋哲元发电说:“中央对此次事件,自始即愿与兄同负责任。战则全战,和则全和,而在不损害领土主权范围之内,自无定须求战,不愿言和之理。”

24日又致电宋哲元说:“以中判断,不久彼必有进一步之动作,我北平城内及其附近尤应严防。若我能积极准备,示人以无机可乘,随时可起而抵抗,则或可消弭战端,戢其野心也。”

26日再致电宋哲元,要他下决心巩固北平城防,并要他离开北平到保定指挥。

27日又密电宋哲元说:“此时先应固守北平、保定、宛平各城为基础,切勿使之疏失。保定防务应有确实部队负责固守。至平、津增援部队,可直令仿鲁随时加入也。此时电报恐随时被阻,请与仿鲁切商办法,必以全力增援,勿念。”

28日北平沦陷前蒋介石还致电宋哲元说:“孙部应即前进勿延,庞部现尚未集中,应令在沧州待后方部队到后向前推进。此时应战,先要巩固现有阵地,然后方易出奇制胜。所谓先求稳定,次求变化,请兄切记之。”北平沦陷后,蒋介石在日记中说:“历代古都,竟沦犬豕矣。悲痛何如!然此为预料所及,故昨日已预备失陷后之处置,此不足警异也。”

北平沦陷后,宋哲元悄悄离开北平到保定。7月30日,宋哲元三次致电蒋介石,一次是试探性的电报,看蒋对他怎样表示。电报说:由于自己应付不当,以致爆发了此次事变;又由于事前没有做好应变的准备,以致平津不守,有负重托,表示向中央请罪,给予应得的处分。并说:“哲元刻患头痛,亟宜休养。”在电报里同时请求“当时军事吃紧之际,恐于大局有误,所有二十九军军长职务,已委冯师长治安代理,并请中央明令发表”。结果很快就接到蒋介石的复电。蒋介石在复电中,不但对于请求处分的问题,避而不谈,而且还有几句安慰的话,并且同意由冯治安为代军长职务,最后还表示希望他早日销假。宋哲元的另两次电报是报告天津、通州、保定的战况。

31日,秦德纯致电何应钦,说及“宋军长精神时有错乱,说话有时失常”。同时又密电蒋介石说:“查平津战役,二十九军防线,由大沽口至察边,兵力尚未集结完毕即与敌接触,而天津一战,尤为壮烈,功败垂成,深堪惋惜。二十九军现在冀南各地整饬,虽兵员略有损失,而士气尚堪一战。如今之计,只有战和两途,如决战则拟请将大兵分为三路,平汉、平浦及中间各一路,二十九军任一路,由钧座统一指挥,则一举而平、津可下,直捣长城沿线,则冀东各处保安队等必群起响应矣。若节节抵抗,零星消耗,即抵抗愈久,损失必愈大。如不战而和,则拟请中央派员到平、津与日方直接交涉,或亦可敷衍一时,倘不和不战,则国家前途实不堪设想矣。冒昧直陈,敬请鉴察。”

蒋介石当时主张“决战”,故对此电作了这样的批文:“拟复,所见甚佩。现已到最后牺牲关头,已无和之可言,除已积极准备外,希我二十九军一面从速整理,一面占领阵地,构筑强固工事,以赴事机。”

同一天,冯治安也致电蒋介石,报告平津丢失后的军事动向:“此间昨与徐主任、熊次长、孙总指挥议定,平汉前线由二十六路负责。平汉退下部队,正在集结分别整顿之中。敌机连日在涿州、徐水、漕河、保定侦察轰炸。今后军事重点,要在北守察、绥,南扼沧、保,对平、津取监视控制之姿态。宋主任昨亲赴任丘视防,职暂驻保定,地方秩序安定。至钧谕深沟宽壕严防敌军坦克车突进扰乱一节,即已严令各部遵办。”蒋介石对此电作了如下批复:“世电甚慰。务望激励将士再接再厉,期达雪耻报仇之目的。对于二十九军此次平津详报及南苑布防实情与阵亡官长姓名与武器损失之数,希详报为盼。”

 
标签: 蒋介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