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有军权 党权却在一个神秘的老头手里?

   2020-05-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大家知道,蒋介石有很多称号,比如蒋委员长,这表明他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握有军权。蒋校长,说他是黄埔军校校长。蒋总裁,说明他是国民党的党总裁。但是,蒋介石当蒋总裁不像他当蒋委员长,蒋校长这么名至实归,因为在国民党的党务上,要真选举的话,

大家知道,蒋介石有很多称号,比如蒋委员长,这表明他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握有军权。蒋校长,说他是黄埔军校校长。蒋总裁,说明他是国民党的党总裁。

但是,蒋介石当蒋总裁不像他当蒋委员长,蒋校长这么名至实归,因为在国民党的党务上,要真选举的话,还可能还选不上。

为什么呢?

这里有两个人,一个是陈立夫。

陈立夫搞了一个中统,是国民党内十分独特的存在,又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的部长。

有一个故事,1938年时,国民党召全国代表大会选总裁。大家投票写“正”字。点完票之后,陈立夫一看,自己的“正”字比蒋介石的还多。这还了得,爬到三叔的头上了。

三叔是陈立夫对蒋介石的称呼,而这个称呼要追溯到陈立夫的亲叔叔陈其美。

陈其美青年时到日本留学,认识了孙中山等人,此外,还认识了一个小老弟,就是蒋介石,当时意气相投,陈其美跟蒋介石还有一个叫黄郛的一起喝了血酒拜了把子。陈其美是老大,蒋介石是老三。

所以,从这里论,陈立夫要叫蒋介石一声三叔。陈其美后来回国,加入上海青帮,成为青帮大佬,辛亥革命后更当了上海督军,权重一方,因为这,被袁世凯视为眼中钉,派人刺杀了。

当时,谁也不敢去替陈其美收尸,还是蒋介石这个老三跑到上海替大哥收的尸。

因为这些渊源,陈立夫基本是跟着蒋介石混,主管党务这一块,发展了不少国民党员,在国民党党员中的声望竟然不输蒋介石。

当然,陈立夫是不敢跟蒋介石叫板的,赶紧把自己的“正”字擦掉几个,这才让蒋介石胜出。

陈立夫威势至此,所以有“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包括他的兄长陈果夫),他们家也位列于四大家族之一。不过,其他家族不好说,现在的资料显示,陈立夫陈果夫在当官时是比较清廉的,没贪什么钱。陈立夫后来到了美国,也就搞个小农场,养养鸡什么的。

说完陈立夫,接下来说另一个老前辈,大家知道“蒋家天下陈家党”,其实在这之前,还有一个说法叫“蒋家天下丁家党”。就是说,天下是蒋介石的,但国民党其实是丁家的,这个丁是谁呢?山东二哥丁惟汾。

这个人大家不熟,其实也是近代一个牛人。父亲是清朝的秀才,不过,家境一般,但总是晓得,想先富先读书的道理。经过考试,他拿到了去日本的官费留学名额。

在那里,他碰到了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搞革命是屡战屡败,一失败就去日本呆着。其实近代很多人,尤其是民国,很多牛人都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

所以有个说法,民国看日本。

丁惟汾在日本碰上孙大哥,当然是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当然不能说误终生,是得终生。

孙中山先生军事一般,但特别会做思想工作,超级政委,什么人一听他讲,马上就服了。像君宪派的死党、袁世凯的帝师杨度都被孙中山说跪了。

丁惟汾跟孙中山写了血书,喝了血酒,成为同盟会第一批会员,还被选为山东盟主,负责山东会员发展,其实就是后来的发展国民党党员啦。

其实,国民党不太会做基层工作,国民党党员的数量一直上不去。孙中山后面搞联共联俄,其实也是要借中共的基础工作能力。

而丁惟汾却成为国民党的另类,发展党员特别厉害,一年就发展一万多人,山东就有两千人。这在国民党内,是绝无仅有的。

他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是有师傅的,他在北方跟李大钊是朋友,也是工作上的伙伴,在李大钊的指导下,他的工作相当顺利。

因为工作很给力。所以北方这一块,基本上都是他发展起来的下线。而当时,北方的国民党员又超过南方,所以他控制的国民党党员超过了蒋介石所控制的。

这样,蒋介石一方面顾忌他,一方面还要尊敬他,叫他一声“七哥”,因为丁惟汾在家里行七。

不过,这个“七哥”还是被陈立夫替代了,丁家党败给了陈家党。为什么呢?

因为年轻人不讲江湖规矩啊,不按套路出牌,玩起了刺杀,连杀了丁惟汾数名手下。

碰到江湖晚辈的血风腥雨,丁惟汾心很累,干脆退隐江湖,把世界让给后来人。

到了1949年,面临着去留的问题,潘汉年请黄炎培的儿子黄万里劝丁惟汾留下来。黄万里,大家知道是水利工程家,敢说直话,比如他一直对修不修三峡工程持保留态度。

为什么让黄万里去呢?因为黄万里就是丁惟汾的女婿。

黄万里没把这个话带到,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潘汉年没把话说死,到底怎么保障岳父?所以不敢传这个话。

其实多虑啦。后来,陈毅亲自出马,请丁君羊带话。丁君羊是丁惟汾的亲侄子,中共早期的活动家,曾经在东北工作,是中共满州组织部长,在一次宣传中被张学良的手下抓了起来。当时,同时被抓的还有后来中共很多名气很大的人,如饶漱石、赵尚志。

丁惟汾以国民党前辈的身份找到在上海开会的张学良,他说,这些人在东北,你怎么能让他们不抗日呢?

张学良被说服了,打了电话回去,把这些人放了。

所以,以丁惟汾跟李大钊的渊源,加上他的这些功绩,留在大陆是没问题的。不过,丁惟汾还是决定去台湾,为什么呢?

丁惟汾讲,我管了那么多年的国民党党务,现在去台湾的人里,很多都是我的门生故吏,我要是留在大陆,他们在台湾就没有前途了。

后来,丁惟汾到了台湾,因为是老前辈能领补助,他本人也带了钱过去,就在家里开饭局 ,经常一搞就数桌,招待在台湾还没立稳脚跟的山东老乡。

而他对自己的家人有一个嘱咐:以后不要搞政治,男的搞理工,女的去学医。

后人有没有遵照他的指示呢?

应该有的,他的后人中出了一个特别有名的理工大家,就是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丁肇中。

他还有一个二弟叫丁肇华,三弟叫丁肇民。四弟呢?你猜?

您的二弟弟叫丁肇华,三弟弟叫丁肇民,四弟呢?你猜

 
标签: 蒋介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