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曾遭部下送绿帽 手下拐走其老婆投降明朝

   2020-11-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袁尚书大石坊袁可立在睢县有别墅——袁家山,有家宅——尚书府,而尚书府,在明末发生的一起事件,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袁可立去世后11年,即公元1644年,这是中国历史风云变幻、重大事件迭出的一年:正月,李自成建国西安,国号大顺;二月十九,明崇

袁尚书大石坊

袁可立在睢县有别墅——袁家山,有家宅——尚书府,而尚书府,在明末发生的一起事件,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袁可立去世后11年,即公元1644年,这是中国历史风云变幻、重大事件迭出的一年:正月,李自成建国西安,国号大顺;二月十九,明崇祯帝吊死煤山,统治了276年的朱明王朝宣告灭亡;五月,明残余力量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权,史称南明;九月,顺治皇帝进入北京。这三方统治力量都一度试图主宰千年古国的未来。

袁可立去世后12年,即公元1645年,在其故里发生的“睢州之变”,即南明弘光政权江北四镇中兵力最强的徐州总兵高杰被驻睢州的河南总兵许定国诱杀,许率部降清,彻底改变了中原地区明清军事力量的对比,使河南政权格局发生巨变,为清征南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睢州之变”的具体地点,就在袁可立的府邸——尚书府。事件的主角之一、河南太康人许定国曾为袁可立手下,早年在袁可立巡抚登莱时为其部下,多次蒙袁可立擢升提携,后累官河南总兵。在昔日老长官故去12年之际,许定国在其府邸酿此兵祸,导致高杰部下许定国屠城,焚掠袁尚书府,延及睢州百里,且许定国携兵投靠袁可立的对头后金,史书称其为人甚不义也。

据《河南通志》记载:“今睢县行政公署为清之洛学书院,然本明袁尚书可立故宅也……至宅向南恰与南坡之袁家山脉络连贯,为尚书园宅范围中地无疑也。后楼下为明末许定国刺高杰处,楼上不设棚板,以作后来纪念焉。”“许定国刺高杰处相传在今洛学书院后院藏书楼下……当时其宅本袁尚书可立府第,不知何以为许贼占据。想闯贼破城,袁氏避乱外处空其宅,故许得宴饮行刺其中也。至今楼不设棚板以为纪念,此次睢之大乱杀掠之惨又甚于失城之时焉。”

在睢县史志办主任余宏献的引领下,记者前往袁可立尚书府旧址进行探考。旧址在睢县老十字街东侧,《河南通志》称“袁尚书可立故宅”,郑廉《豫变纪略》称“袁园”。余主任说,清代这里改为洛学书院,民国时为睢县行政公署,新中国成立后为睢县人民政府办公处。目前,原古式建筑已被新式楼房所代替。

袁园之祸高杰自取

明末的河南是社会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大顺政权主要控制豫西地区,清军势力已渗透到豫北诸府县。而河南大部分地方,仍为心仪明朝的将士占领。

公元1644年,南明政府在江北督师史可法的建议下,派江北四镇中实力最强的徐州总兵高杰率领大军进驻开封、虎牢(今荥阳一带)一线。高杰原是李自成的部下,李自成攻打明将贺人龙时,怀疑高杰要投降官府,高杰也觉察到了李自成的怀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投降了官府,临走还送了闯王一顶很大很大的绿帽子——把他的老婆拐跑了。

不过,高杰归顺官府后,非常忠心,二话没说率领军队北上。1645年正月初九,高杰与河南巡抚越其杰、御史陈潜夫率大军到归德睢州。这时的河南总兵许定国已经秘密同清军勾结,并且把两个儿子送往清军营中当人质。高杰自统十三营约万人的军队,在距睢州20里以外扎营。其时,袁可立子袁枢正任河南布政司右参政、大梁兵巡道,在袁尚书府第开府办公。

史可法已经知道许定国与清有勾结,曾命高杰不要去睢州,河南巡抚越其杰和参政袁枢都劝高杰不要入睢州城,以防意外。但高杰没有听从,在接到许定国在睢州城摆宴为之接风洗尘的邀请后,为了显示诚意,只带了三百亲兵入睢州城。

袁可立府第,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三进院落,后经改建、扩建,房屋至数百间。与州城南部之袁家山及东西对峙的两个袁尚书大石坊恰对峙在一条中轴线上,十分威严壮观。中有“弗过堂”、“石仙堂”、“藏书楼”等著名建筑,而“藏书楼”就是许定国刺杀南明大将高杰的地方。

正月十二,许定国在睢州城袁可立府第大摆盛筵,把高杰等人灌得酩酊大醉。半夜,伏兵猝发,高杰及其随从被杀死。袁枢等人慌乱中逃走。

第二天,驻在城外的高杰部将李本身、高进库等得知主将遇害,立即攻入睢州城,对城内大肆屠掠,睢境大乱,及方圆百里,百姓遭焚掠甚惨。焚掠后的袁尚书府狼藉一片,藏书楼内袁可立、袁枢父子所藏数万卷古书名画被毁劫殆尽。

事后,高杰被南明朝廷封为太子太保;许定国率众渡过黄河投降了清军,被封为平南侯,继而率部跟随多铎,充当了清朝平定河南的急先锋,破郾城、上蔡。史可法闻讯顿足长叹曰:“中原事不可为矣,国事尽被许贼所坏。”

“得中原者得天下”。许定国在睢州诱杀高杰事件,对整个南明格局影响很大,史可法精心组织的将明朝军事势力推进河南、守住黄河防线的计划就此落空。而清军当时只有不到一万人的军队,由于许定国部队的叛变加入,使清军势力增加四倍。“睢州之变”发生后,南明政权再也没有能力组织与清军、大顺军角逐中原的战争。清政府在河南从此再也没有强劲的对手。

清初史学家郑廉在《豫变纪略》中沉痛评价道:“袁园之祸,杰实自取。”

与董其昌的至交情缘

睢州之变对中国书画界来说也是损失重大,一场大火将袁可立之子、收藏家袁枢数年精心收藏的古书名画焚毁殆尽,其中包括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赠送给袁可立的名画多幅。

董其昌是明代书画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董其昌和袁可立一生至交,曾题《袁可立像》曰“忠诚干国,正直立朝之臣”。

公元1633年10月,袁可立的儿子袁枢去北京,顺路探望董其昌。董其昌触景生情,想起退休在家多年的故友袁可立,遂作山水画《疏林远岫图》相赠。作者时年79岁,而其时,远在河南的72岁“大司马节寰年兄”袁可立已于四天前病逝于睢州。董其昌在画的顶端赋诗题赠老友袁可立道:“挂冠神武觐庭闱,得奉朝恩意气归。圣主似颁灵寿杖,仙郎耐着老莱衣。”该画原藏于河南睢州袁尚书府第后院“藏书楼”,清后期外流,今为天津博物馆收藏。

清代画家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说:“(袁)枢博学好古,精鉴赏,家富收藏,工书画,为华亭董宗伯,孟津王觉斯所推许”。袁枢能成为明末著名书画及收藏家,与年伯董其昌的提携有很大关系。董其昌卒后,一生最喜爱的“四源堂”等多幅名画都归袁枢所有,至今尚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十六幅《董其昌纪游册》,为董其昌早年作品,世所罕见,也曾是袁氏家藏旧物,每幅都钤有“袁赋谌印”(袁可立长孙名袁赋谌),由此足可窥见董、袁二人关系绝非一般同年,当是深交挚友。

袁可立病逝于睢州,董其昌以悲壮的心情写下了《节寰袁公行状》四册:“呜呼哀哉!念其昌与公同举于兰阳陆宗伯(陆树声)先生之门……虽天涯契阔,合并恒难。要以风义交情,皎如白日,知公者宜莫如昌。”董其昌为明朝著名史官,且与袁可立同时代,状文内容十分详实可考,能补清人修撰《明史》的偏见和不足,为明清史研究者十分珍贵的资料。

袁可立与董其昌在仕途上同样坎坷多艰,几起几落,休戚共生。明万历中都遭贬回籍,又都是泰昌皇帝同时启用的旧臣贤能。在魏忠贤横行的天启末年,两人都受到阉党的排挤和迫害,董其昌是“深自引远,请告归”(《明史》),袁可立是“珰以可立有意远已,于是加尚书衔致仕”(《睢州志》)。两人一个成为旷世书画大家,一个成为一代廉吏和历史名臣。

 
标签: 明朝 李自成 绿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