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吕布的名声为何落得没有白脸奸臣曹操的好?

   2020-05-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马中赤免,人中吕布”,无论怎么说小吕在纷乱的三国都称得上一代豪杰,可奇怪的是,他在历史中、在如今的影视小说中却被丑化成了“三姓家奴”或者有勇无谋的莽汉,即使客观公正一点的,也只是承认他武功第一,勉为其难称之为“武霸”,反而把好听的头衔“武

“马中赤免,人中吕布”,无论怎么说小吕在纷乱的三国都称得上一代豪杰,可奇怪的是,他在历史中、在如今的影视小说中却被丑化成了“三姓家奴”或者有勇无谋的莽汉,即使客观公正一点的,也只是承认他武功第一,勉为其难称之为“武霸”,反而把好听的头衔“武神”送予了赵子龙、“战神”封给了关云长。更可气的是,堂堂温侯最终名声落得还没有厚颜无耻的曹阿瞒好,要知道啊,老曹在戏剧中乃是一个白脸奸臣呀!无怪乎后来一位学者悲愤地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还有一位外国历史学家痛叱道“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确实,曾经我们被教科书蒙蔽太久了,太过相信课本上所写所书,往往以为“历史是公正的”。尤其是当听到昔日堂堂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喊出的那句“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时,我们就更信以为真,更觉得“时间是最好的见证”,更觉得“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殊不知,时间也偷懒,人民也有被愚弄的一天,不然,为何很多情况下人民都被“蚁民”“刁民”“愚民”,甚至“暴民”所代替,纵使安分守己的也顶多不过是一个“平头小老百姓”而已,谁又真的会把人微言轻的他们的话当真呢?

说到底,历史还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连自己的性命都保护不了,更奢谈其他呢?尽管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尽管有不少历史后来被一点一点的修正,尽管大多数冤假错案都被得以昭雪,但是,漏网之鱼何尝不是如过江之鲫啊!试想一下,诸多内幕与交易,诸多血案与变故,都是在比较隐密或者私下的场合进行的,事过境迁,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后,又如何能还原事发的情景,又如何能知道事件的详情呢?

要知道那时候,奸臣当道、皇帝被挟,战火纷起、民不聊生,天下群雄云集却又无能为力,是小吕奉先同志幡然醒悟,回归人民怀抱,手刃恶贼董卓,还朝堂于百官。这种大义灭亲、澄清乾坤之举,百分之百是爱国行为,是英雄之举啊,理应青史留名。可却被大耳贼刘玄德、白脸贼曹操之流给集体否定,淡化处理掉了。三英战吕布,最值得称赞的本该是战神小吕的无敌之功,反而名声被那无耻的三只苍蝇给夺去了。辕门射戟,最应该对小吕感恩戴德的受益者们,反而心怀不轨、暗生妒忌最终恩将仇报。

无论是阴险狡诈的大耳刘,还是厚脸无耻的阿瞒曹,他们的所作所为比吕布可能要坏上十倍甚至百倍,历史却戏剧化地来了一个大转弯,竟然把小吕钉在耻辱柱上,把他们奉在英雄席上。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的这种反差呢?我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小吕同志是个失败者,“成王败寇”的定律决定他要遭丑化;二是小吕同志武功太强、本性又太过率直可爱,既遭人妒又遭人骗是难免的。

曹操、刘备之流,本性上就是个流氓之徒,他们看似“伪君子”,实乃“真小人”。表面上看,老曹违纪后割发代首,大刘对兄弟生死相许,其实不然,他们不过是做做样子、暗藏私心。他们把自己本身就当成“小人”,所以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做坏事,内心深处认为“坏人就应该做坏事”。但吕布同志不同,吕布在大耳刘、阿瞒曹眼里,那是“君子”、是个地道的“好人”。所以他们认为:小吕啊,你可是战神、你可是英雄、你可是人中之龙,怎么能够有污点呢?更不要说去干坏事了。

世人都喜欢宽以待己、严以待人,尤其那些厚脸无耻的枭雄们更甚,他们认为自己是“坏人”,允许干点坏事,成功了青史留名;而那些真正的英雄们,你们就应该只干好事,是不允许干任何一点出格事的。这正是“坏人干了点好事,却成了好人”,“好人稍微干了点错事,便成了坏人”,真乃是强盗逻辑啊!到此,真相大白于天下,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何后人把吕布与战国时期名声不好的白起列为一块了,也终于明白了为何堂堂“人中吕布”的名声反而没有白脸奸臣曹操的好了。

 
标签: 奸臣 曹操 吕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孔子为何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庆父?
    春秋《左传》中的一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庆父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么,这庆父究竟有多大本事呢?他又为什么要把鲁
    12-31 奸臣孔子
  • 重臣杨素后世却称其为乱国奸臣
    在隋朝短暂的38年的历史中,却涌现出许多英武豪迈的雄杰人物,其中有一位人物非常耐人寻味,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曾平定陈国、大破突厥,从莺歌燕舞的江南到朔风凛冽的大漠,人们无不称赞他为一代名将;但他还因帮助隋炀帝杨广即位、陷害功臣同僚,又被后
    12-30 杨素奸臣
  • 明朝哪两位奸臣让奸相严嵩都不愿与其同朝为官
    严嵩入阁为相时已61岁,那时的皇帝是明世宗嘉靖。就在严嵩为相那年,这个皇帝受了一场意外惊吓。有个叫杨金英的宫女,带领另外几名宫女把嘉靖捆在床上,要结果他的性命。可这几个女的慌忙中连勒人的绳子结都系不好,不但没勒死皇帝,反把自己的小命全都送了
  • 大奸臣秦桧的一句“莫须有”究竟蕴藏什么含义
    岳飞之死是早有结论的冤案,然而加给他的罪名“莫须有”这三个字的含义,却成了千古疑案。《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爱国名将岳飞忠心耿耿路人皆
    12-26 秦桧
  • 唐朝第一太监高力士非奸臣?为皇帝离世吐血而死
    在关于唐朝的影视作品中,高力士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大多以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的形象出现。而不少学者认为,历史上的高力士不但不是奸臣,反而忠心耿耿,并为开元盛世做出过贡献。贵族出身年少被阉高力士原名冯元一,说起来也是一位贵公子。他的
  • 六首状元被列入奸臣名单惹怒皇帝九族受诛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六首状元”,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他们就是明代的黄观和清代的钱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个状元已经不容易,这俩人竟然从县试到殿试,六次考试回回是第一,真是超级学霸。黄观:被朱棣盯上的状元一口气考完,
    12-22 状元奸臣
  • 秦朝大奸臣赵高灭秦后得到的下场竟是什么?
    赵高,中国历史上三大奸臣之一,是秦朝秦二世时权倾朝野的丞相。他本是赵国的宗室远亲,家族落魄后流落到秦国,母亲犯罪之后被收容于隐宫,而赵高就是出生在这个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罪犯的场所。秦始皇听闻他勤奋,便有意提携他,让他专管皇帝的车架,成中车府令
    12-21 秦朝赵高
  • 一代奸臣秦桧是怎么死的 死前遗书读完让人唏嘘
    秦桧,南宋江宁人,随着徽钦二帝被俘,随行有皇族和重要大臣,本来秦桧不再其中,只因为秦桧写了一份《存赵书》,反对立张邦昌为帝,要求立赵氏皇族为帝,最后也被抓往金国。1127年秦桧逃回南宋,摇身一变成为了和战派代表人物,在金国的一段时间内发生什
    12-21 秦桧
  • 最悲惨的奸臣 被饿死的投机误国大宋奸相蔡京
    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肯定都得有一位昏庸无道、祸国殃民的皇帝,同时还要有一位奸佞无耻、误国害民奸臣,北宋王朝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奸相蔡京。蔡京在北宋末年的官场上混迹了几十年,为相专权误国也近2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蔡京拉帮结党,祸乱朝
  • 揭秘一个真实的高俅:历史上的高俅是奸臣吗?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俅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所赏识。在端王登基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冲,手段之毒辣,心计之精巧,让开
    12-20 奸臣高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