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赵煦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宋哲宗简介

   2020-02-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085年,神宗去世,皇太子赵煦即位,改元元佑。从此,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掌握大权达8年之久。哲宗登基时,只有10岁,由高太皇太后执政。高太皇太后执政后,任用保守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凡熙宁以来政事弗便者,次第罢之”。司马光上台后,不顾一

1085年,神宗去世,皇太子赵煦即位,改元元佑。从此,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掌握大权达8年之久。

哲宗登基时,只有10岁,由高太皇太后执政。高太皇太后执政后,任用保守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凡熙宁以来政事弗便者,次第罢之”。司马光上台后,不顾一切尽罢新法(熙宁变法),“举而仰听于太皇太后”。宋哲宗对此感到不满。

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皇太后去世,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今广西、广东、海南),接着重用革新派如章惇、曾布等,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元符三年正月十二(1100年2月23日)病逝于汴京(今河南开封)。

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不过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始终未能获得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激化,多少造成朝廷的动荡。

哲宗亲政后,召回章惇,章惇曾是神宗变法时的重要人物,他上任后,力图改革,使宋朝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章惇,字子厚,浦城人。他博学善文,考进士时,其名次在侄子章衡之下,深以为耻,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居然再次参考。一次,章惇与苏轼外出游玩,走到一个深潭边,见潭下临万仞绝壁,有根木头横在上面。章惇请苏轼到绝壁上去题字,苏轼见绝壁下深不见底,当即摇头,连说不敢。章惇却从容地吊下绳索攀着树下去,在壁上大书:“苏轼章惇来。”上来后竟然是面不改色,神采依旧。苏轼拍拍他的肩膀说:“君他日必能杀人。”章惇问为什么,苏轼说:“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章惇听罢,哈哈大笑。

熙宁初,章惇得王安石赏识,被委以要职。后来,高太后和司马光废除新法,章惇与他们的冲突就越来越激烈,甚至还与司马光在高太后帘前争论,言辞极为尖锐。高太后大怒,刘挚、朱光庭和王岩叟等人趁机上奏指责章惇,章惇被贬出朝廷。

新党对旧党的报复性打击与哲宗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哲宗不满司马光的“以母改子”,不满元佑旧臣早年对他的冷落,更不满高太后对他的种种压抑,因此,对旧党的仇恨心理不亚于元佑时被打击的新党。绍圣初,逢郊祀大礼,朝廷要颁布大赦诏令,通常连死囚都免去死刑。有大臣请示哲宗,可否赦免贬谪的旧党官员,哲宗回答得极为干脆,说决不可以。

绍圣四年(1097),有人建议让谪居岭南的刘挚等人“稍徙善地”,以“感召和气”,哲宗却说:“刘挚等安可徙!”连在岭南附近做些调动也不允许。而对于王岩叟,哲宗指责他当初贬蔡确时,实际上是将矛头对准自己,用心极险恶,也就更加痛恨他。哲宗的这些言行相当于宣判了旧党人政治上的死刑,至少在哲宗统治时期,他们永无翻身之日。事实上,在哲宗初年,新党和旧党在变法的态度上都有所转变(司马光除外)。

如苏轼在给朋友的信中就表露出对神宗变法初期他的一些偏激言行的反思和自责,认为新法是有一定效果的。新党中章惇等人也曾指出新法中有许多弊端需要改正。

两派都看到了新法的利和弊,假如执政者能调和两派矛盾,消弭冲突,因势利导,北宋的政治或许会有转机。但很不幸的是,高太后的垂帘和司马光的上台使得党争激烈化,导致了绍圣后哲宗和新党的反扑,甚至连哲宗的孟皇后也不能幸免,成为党争的牺牲品。

 
标签: 赵煦 宋哲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北宋宋哲宗赵煦怎么死的?宋哲宗死后由谁即位
    北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赵煦,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得年24岁。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宋哲宗赵煦生于熙
  • 宋哲宗赵煦简介 少有大志 北宋最短命的皇帝
    宋哲宗赵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
  • 北宋短命皇帝宋哲宗赵煦纵欲过度而亡
    宋哲宗赵煦是北宋一代皇帝,他原名叫傭,9岁时登基为皇帝。在位15年,24岁逝世,下葬在现在的河南巩县的永泰陵。因为年少,并没有实权,17岁之前由高太后执政。由于高太后执政时期过于限制宋哲宗掌权,也过分保护,导致宋哲宗的不满情绪,使他感到窒息
  • 宋哲宗赵煦 少有大志却是北宋最短命的皇帝
    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虽然年纪很小,但坐在朝廷上却是神情庄重,言谈举止不失帝王风度。史书上说他“天表粹温,进止中度”。一次在大殿上,有个太监拿奏折时,不小心把宋哲宗的头巾碰掉了。当时,宋哲宗才剃过头,头巾突然掉下来,头皮显得明光发亮,
  • 北宋短命皇帝宋哲宗赵煦竟死于纵欲过度
    宋哲宗赵煦是北宋一代皇帝,他原名叫傭,9岁时登基为皇帝。在位15年,24岁逝世,下葬在现在的河南巩县的永泰陵。因为年少,并没有实权,17岁之前由高太后执政。由于高太后执政时期过于限制宋哲宗掌权,也过分保护,导致宋哲宗的不满情绪,使他感到窒息
  • 宋哲宗赵煦是如何将关羽从人推到神的位置的
    宋哲宗赵煦是北宋一代皇帝,他原名叫傭,9岁时登基为皇帝。在位15年,24岁逝世,下葬在现在的河南巩县的永泰陵。因为年少,并没有实权,17岁之前由高太后执政。由于高太后执政时期过于限制宋哲宗掌权,也过分保护,导致宋哲宗的不满情绪,使他感到窒息
  • 北宋短命皇帝哲宗赵煦有明君之德奈何短命
    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虽然年纪很小,但坐在朝廷上却是神情庄重,言谈举止不失帝王风度。史书上说他“天表粹温,进止中度”。不记人无心过失一次在大殿上,有个太监拿奏折时,不小心把宋哲宗的头巾碰掉了。当时,宋哲宗才剃过头,头巾突然掉下来,头皮
  • 宋朝宋哲宗赵煦的生平简介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
  • 宋哲宗赵煦的皇后是谁?
    宋哲宗孟皇后(1073-1131)洺州(今河北永年)人。元佑中,册为皇后。因掖庭秘狱,被诏废。元符末,钦圣向太后听政,奉诏还内,号元祐皇后,旋又废。靖康二年(1127),张邦昌僭位,复尊为元祐太后,迎入禁中,垂帘听政,下手书命康王即帝位,称
  • 宋哲宗赵煦是怎样将关羽从人推到神的位置的
    宋哲宗赵煦是北宋一代皇帝,他原名叫傭,9岁时登基为皇帝。在位15年,24岁逝世,下葬在现在的河南巩县的永泰陵。因为年少,并没有实权,17岁之前由高太后执政。由于高太后执政时期过于限制宋哲宗掌权,也过分保护,导致宋哲宗的不满情绪,使他感到窒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