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辩陈霸先之争 陈霸先为何会杀死王僧辩

   2020-03-3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梁元帝萧绎的死讯传出,整个南方群龙无首、风雨飘摇,就像一条千疮百孔的破船,眼前是如山的浪头不停地扑打过来,国家何去何从?两个掌舵的人王僧辩、陈霸先,曾经关系最铁的革命战友,面临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终反目成仇。分歧的焦点是:要不要向强大的敌人

梁元帝萧绎的死讯传出,整个南方群龙无首、风雨飘摇,就像一条千疮百孔的破船,眼前是如山的浪头不停地扑打过来,国家何去何从?两个掌舵的人王僧辩、陈霸先,曾经关系最铁的革命战友,面临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终反目成仇。

分歧的焦点是:要不要向强大的敌人卑躬屈膝?

王僧辩向北齐屈服

当年萧绎把第9个儿子萧方智外放,任江州刺史。最后留在江陵的儿子统统被杀,13岁的萧方智幸运地躲过一劫。

555年二月,就是萧绎被杀的两个多月后,王僧辩、陈霸先把这个“独种”接到建康,即梁王位。王僧辩任中书监、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陈霸先任征西大将军,镇守京口。

此时北方也是风云变幻,本来是东魏、西魏并列,东魏的丞相高欢死后,长子高澄被刺杀,次子高洋即位。550年他逼迫东魏皇帝禅让,自己登基,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

高洋是个战争狂人,横扫整个漠北,不可一世。哪知道回头一看,宇文泰在南方闷声大发财,轻轻松松把益州、荆州收入囊中。

高洋愤愤不平,梁朝原来是块大肥肉啊,千万不能落后,他派兵趁火打劫,也抢了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大片地盘。

但高洋还是很不平衡,因为比起宇文泰抢的,自己的成果只相当于别墅里的一个卫生间。既然宇文泰在荆州养了一个“干儿子”,我在建康也可以照葫芦画瓢啊,手上不是还有一个萧渊明吗?赶紧废物利用,不要浪费了。

高洋先派殿中尚书邢子才来到建康,送给王僧辩一封信,说:萧方智太小,不堪担当重任。不论从年龄还是名望上,萧渊明更合适,我封他为梁王,你应当迎接新主。

王僧辩大怒,这简直是扯淡。萧方智是萧衍的亲孙子,萧渊明是萧衍的侄子,谁更亲不是明摆着的吗?

他回了一封信冷冷地拒绝了。双方也知道舌头再灵活也没有用,拳头才有用。

高洋派大将高涣率兵护送萧渊明南下。萧方智才到建康一个月,北齐大军就挺进到江北的东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杀死防守将领南朝散骑常侍裴之横,俘虏了几千人。

这一拳把王僧辩打得摇摇晃晃,掂出了分量,他率军进驻姑熟(今安徽当涂县),腿开始发软,肯定打不过啊,识时务者为俊者。

在随后一个月里,双方经过多次谈判,王僧辩签下了“和平协议”,把自己的儿子、侄子送到北齐作为人质,迎接萧渊明进建康,立为皇帝。

王僧辩不想输得一无所有,实在太丢人,经讨价还价,立萧方智为皇太子。

陈霸先和王僧辩决裂

王僧辩居然也做了傀儡,这让在京口的陈霸先气愤、震怒。

陈霸先原本是个穷光蛋,赤脚打天下,从最底层爬上来,越过刀山火海,天天纵马在悬崖边上。不怕死、不屈服、不给自己留退路,拼命到最后一分钟。人生信条是:不想成与败,放手搏一回。

王僧辩不一样,他是名将后代,一直跟着萧绎,起点很高,是典型的官二代、高富帅。做事凭着智慧和谋略,处处考虑周全,万无一失才会出手。人生信条是:如果风险大,暂时退一步。

就像两个人的名字一样,陈霸先天生有一股霸气、狠劲;王僧辩像僧人一样宽容;像文人那样争辩。

两个人本来八杆子打不着,只是在革命的道路上走到了一起,临时结成了盟军,同舟共济。

王僧辩曾答应让第三个儿子娶陈霸先的女儿,不巧的是,碰上王僧辩的母亲去世,婚事耽搁下来。

此时,陈霸先的部队已从当初的3万人扩充到了10万人,心里有底气,他派人去找王僧辩,反复劝说,全被拒绝。

友谊的小船“扑通”就翻了,陈霸先暗中对心腹说:我和王大人绝不会妥协。

凑巧的是,江北有人向王僧辩报告,齐军在寿阳聚集了大批军队。

王僧辩派遣记室参军江旰去京口,通知陈霸先,做好战斗准备。

北齐高洋和王僧辩不是成一家人吗?主子怎么教训起奴才了?后人推测:这可能是陈霸先散布的谣言。

陈霸先召集部将侯安都、周文育、徐度和杜稜四人商议。随后,他命令侄子陈昙朗镇守京口,徐度、侯安都率领水军直奔石头城,他率领骑兵、步兵向江乘县出发,约定在石头城下会师。

沿途守兵看陈霸先雄纠纠、气昂昂,以为打侵略者去了,送战友似地目送他们踏上征程。

陈霸先杀死王僧辩

侯安都的军队到达石头城下后,弃船登岸。城的北面是丘陵地带,不算太陡峭。侯安都让士兵们围成了圈,抬起他向上抛去,轻飘飘地落到了城墙上。一个接着一个士兵扔了上来,依次跳进城内。与此同时,陈霸先的军队也从东边冲进了石头城。

王僧辩正在石头城内办公,突然听到外面的喊杀声,搞不清楚什么情况,带着10多个亲信,急匆匆往外逃,迎面碰上了陈霸先。一看形势异常,知道大事不好,转身就跑,登上了南门城楼,大声问陈霸先:你这是想干什么?

陈霸先喊:你如果不下来,我就放火烧楼。

王僧辩看周围全是陈霸先的人,只好从楼上下来,束手就擒。

陈霸先问:我有什么罪过,你竟然和北齐军队一起讨伐我?

陈霸先不等他回答,又问:为什么你没有防备?

王僧辩答:北边都交给你了,怎么说没有防备?

陈霸先问得莫名其妙,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说给下面人听的,意思是:我是个可怜的受害者,被逼无奈才反抗的啊。

王僧辩也被问得一头雾水,“北边”指京口,意思是:我守建康,你守京口,各负其责。没什么问题啊,谁知道你背叛了呢?

陈霸先不和他废话,反正一山难容二虎,迟早要说声再见,这次就一了百了吧,当天晚上派人勒死王僧辩父子。

第二天,陈霸先向各地发布新闻通稿,列举王僧辩的种种罪行,最后加了一句:只杀王僧辩父子兄弟,其余人概不追究。

即位四个月的萧渊明很知趣,宣布“下野”,萧方智再次登基,史称梁敬帝,陈霸先被加封为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南徐二州刺史等,任命萧渊明为司徒,封建安公。

陈霸先和北齐和好

从表面看,陈霸先已取代王僧辩,成为南方的“老大”,实际上,他控制的地盘少得可怜,只有建康和京口。王僧辩在高层太久,早就把故吏亲戚安插在江南,环绕京口。他们都是出身高贵的人,谁会听“吊丝”陈霸先的。

长江中游太远,陈霸先顾不上,他先出兵,平定了吴郡(今江苏苏州),勉强有了个稳定的后方。

陈霸先又派出使者北齐,说:王僧辩想害死萧渊明,和齐国决裂,我已经替你们杀了他。现在南方的小朝廷继续向您称臣,永不背叛。

可是这种话漏洞百出,北齐又不是傻子,你都把萧渊明废了,还贼喊抓贼,睁着眼说瞎话。高洋派大军南下,直扑建康。

陈霸先忙得来不及喝口水,真正的保家卫国开始了。

 
标签: 陈霸先 王僧辩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陈霸先后代分布 陈后主儿子领兵率族入泉州
    陈朝陈霸先后代分布,陈霸先虽然是建立南朝的开国皇帝,但是也丢失了很多领土,人们对他给后人的分布也是很有兴趣了解的,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而分配领土也是不易的,如果分配不好很容被丢失,而且也会引起内乱。所以,对于领土的分配上也是要有下点功夫
    11-29 陈霸先
  • 陈霸先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侄儿没传给儿子
    清人郑板桥的一首《六朝》:“一国兴来一国亡,六朝兴废太匆忙。南人爱说长江水,此水从来不见长。”道出了六朝兵荒马乱的时代,抒写历史的无奈,后世的人想要努力追忆六朝究竟给人们留下了什么,除了皇帝们密密麻麻的墓穴和一座座孤立千年的石刻,似乎他曾经
  • 最大的悲哀 陈霸先为建立南陈却丢失大片国土?
    陈霸先出身低微,担任过里司(相当于今天的村长),后到建康(今南京)作过油库的库吏,可见陈霸先年青时之艰难,其入仕也是从最底层做起的。约534年(梁大同初年),新喻侯萧映(梁武帝萧衍的侄子)为吴兴太守,很看重陈霸先,受萧映赏识,随任为广州府中
    11-15 陈霸先
  • 陈武帝陈霸先简介 南陈开国皇帝 千古贤明君主
    陈霸先(公元503年—公元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实之后。通过平定“侯景之乱”,灭绝羯族,功高一世的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陈,是为陈武帝。称帝
  • 陈霸先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侄子而不是自己儿子?
    陈霸先在早年期间受到萧映的重用,跟随着萧映担任过都护和太守等职位。之后因为他帮助梁武帝平定了一场叛乱,因此被梁武帝所重用,任命陈霸先为交州司马。在讨伐侯景的时候,陈霸先和王僧辩互相心存戒备,他们在拥护哪位太子上位时发生了冲突,陈霸先拥护梁武
  • 陈霸先的妻儿是谁 陈霸先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
    “六朝如梦鸟空啼”,六朝的江山就像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了。六朝人物纷杂,事物纠葛,就像是上演了一出兵荒马乱的生死大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盘根错节的历史人物,爱恨情仇,到头来都只当是南柯一梦。“一国兴来一国亡,六朝兴废太匆忙
    10-24 陈霸先
  • 陈霸先不能把皇位传给儿子 因其子被北齐扣留
    宋、齐、梁、陈有一个“模板”:朝廷乱得要散架,大臣中冒出个能人,渐渐夺得大权,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把反对者一个个清除掉。直到把皇帝的剩余价值全部榨干以后,才逼着他禅位,当作废物一样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陈霸先在走这些程序的时候,似乎和前辈们一模
  • 陈霸先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侄子而不是儿子
    陈霸先是个风云时期的风云人物,在历史上不过也仅仅是薄薄的几页纸,寥寥几个字,便一笔带过。对于陈霸先,人们知之甚少,作为六朝中最后一个朝代,他是六朝乱世的终结者,更是新纪元的开辟者,因为只有32年的历史和半壁江山的版图,让世人一直误解甚至是无
  • 陈霸先何陈叔宝是何关系?陈霸先是个好皇帝吗
    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出身并不显贵,他是真正地从底层一步一步爬到了高位。他幼年十分凄苦,陈霸先小时候家境落魄,出身低微,家庭条件不
  • 揭秘南北朝陈武帝陈霸先被鞭尸是怎么回事呢?
    陈霸先也就是陈武帝,字兴国,故乡在浙江省境内。陈霸先即便是从小家庭贫寒,但凭借着他的努力,他从小便熟悉了兵法,之后一步一步的发展,最后到了皇帝的位置。他小时候有钓鱼的爱好,喜爱阅读兵法方面的书籍,他的兴趣十分广泛。陈霸先有六个儿子,而五个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