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在北京建造紫禁城?有何传说

   2020-08-3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公元1403年的朱棣正处在一种十分微妙而不安的气氛中,作为一个从侄儿手中夺取皇权,刚登大极的皇帝,他面临太多棘手的问题,对反对他的建文帝旧臣的杀戮仍在继续。杀了很多人以后,朱棣感到十分不安,他也曾询问身边大臣茹常:我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了天地祖

公元1403年的朱棣正处在一种十分微妙而不安的气氛中,作为一个从侄儿手中夺取皇权,刚登大极的皇帝,他面临太多棘手的问题,对反对他的建文帝旧臣的杀戮仍在继续。杀了很多人以后,朱棣感到十分不安,他也曾询问身边大臣茹常:我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了天地祖宗?更让朱棣感到不安的是,攻入南京城时,他的侄儿建文帝就在一场大火中神秘失踪,生死不明,尽管他按天子礼仪,给这位侄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但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当时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真正的建文帝,很可能已经逃亡在外,这件事成为朱棣最大的一块心病。之后有一天上朝时,朱棣差点儿被御史大夫景清刺杀,此事之后,朱棣在南京城里经常做噩梦,他或许更加强烈地开始怀念他的故地北京。

站在南京皇宫的遗迹中,我们不难想象,曾经在北方生活多年的永乐皇帝,可能越来越不喜欢住在南京,他开始谋划将第一京都迁往北京的行动。这年的5月,在一次临朝时,他对大臣们说,北京是我旧时的封国,有国社国稷,将实施国都的礼治,然而皇上的建议,却遭到了大臣们的激烈反对,从那以后,朱棣谨慎了很多,他开始以迂回而秘密的方式,为迁都进行系统而缜密的准备。

公元1403年,在这座由北平刚刚改称为北京的城市里,突然多了很多来自江浙等地的南方人,他们得到朝廷的应允,迁至北京,并获得五年免缴税赋的优待条件,这些人普遍比较富有,很快便在北京做起他们以往在南方所经营的生意,同时在北京的郊区,也多了很多农民开始垦荒种地,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开始了。当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涌向北京时,在距北京万里之遥的西北草原上,蒙古帖木儿大汗指挥的铁骑大军,已经向中原开拔,大明朝的北方又面临着威胁。

然而正当永乐皇帝准备布防迎战时,帖木儿却突然在行军途中病故,一场大战消于无形。

公元1405年6月,东南风吹起的时候,郑和受永乐皇帝的派遣率一支船队作远洋航行,带着永乐皇帝向世界展现大明国威的使命,驶向茫茫的海洋,据说这次航行,也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公元1406年8月,当郑和的舰队浩荡行进时,南京皇宫里发生了一件让朱棣高兴的事,我们已经无法考证,这是出于永乐皇帝本人的暗中授意,还是大臣们自己揣摩上意的结果,总之在这一天的朝堂上,以丘福为首的一群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永乐皇帝非常愉快,他接受了这个建议。

于是一场浩大的工程拉开了序幕。

永乐皇帝开始派他的心腹亲信们奔赴全国各地,为这项巨大工程做准备,他们中有工部尚书宋礼、吏部右侍郎师逵、户部左侍郎古朴,他们即将去往四川湖广等地的群山峻岭,去开采楠木,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原始森林的险峻之处,那里时常出没着虎豹蛇蟒,官员和百姓们冒着危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丢失了性命,后世有人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的代价。

这些楠木后来成为紫禁城太和殿中巨大的柱子,遗憾的是,这些永乐时期巨大的楠木,在太和殿里已难见踪影,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这些巨大的柱子,是后来清朝用松木拼凑而成的。

这些巨大的木材,即使通过现代的运输工具运到故宫,也是一项庞杂而艰巨的工作,那么500年前,比这些木材巨大数倍的楠木,又是怎么运到紫禁城里的呢?

被派往四川的工部尚书宋礼,这样向皇帝描述了一次大木出山的传奇情景:有一天山洪暴发,一株大木顺流而下,遇有巨石拦路,大木发出像雷鸣一样的巨响,撞击巨石,巨石裂开大木完好无缺。

后来永乐皇帝将发生这一故事的那座大山封为神木山,这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更多的木材,从川贵湖北的崇山峻岭中依靠天然的河流和修好的运河,输送到北京。

永乐时期为建造新的宫殿而进行的采木工作,据说持续了整整13年,同样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也很艰辛,在保和殿后,我们能看见故宫中最大的丹陛石,它是在明代,由一块完整的石头雕刻而成,而这样巨大的石头,是如何被运到这里来的呢?

据历史记载,这些石头都来自北京西南郊房山的大石窝和门头沟的青白口,这里从明清两代跨越600年,直到现在还在生产汉白玉石头,我们终于在明朝史料中,发现了保和殿后那块石料的开采和运输过程,这块石料光开采就动用了一万多名民工和六千多名士兵,而将它运往京城则更为艰巨,数万名民工,在运送石料的道路两旁,修路填坑,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在隆冬严寒滴水成冰的日子,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两万民工一千多头骡子,用了整整28天的时间,才将这块石料运到京城,那些同样被费尽心力运到紫禁城的巨石,大部分都被安放在故宫中轴线的御道上,据现在的专家学者研究,这次宫殿建设的备料过程长达近十年。

在这十年中,北京逐渐成了大明王朝疆域内最热闹最庞大的建筑工地,而今天我们只能用三维动画模拟再现当年营建紫禁城时北京工地的壮观景象,那些由此而生的著名工地名称一直保存至今。

在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中,能被历史记载下来的人,只有极少的几个,那些当年为这座宫殿付出辛劳的工匠,据说超过百万之多,他们中也不乏幸运者,比如两个来自山西的工匠王顺、胡良,一天永乐皇帝视察工地,看到他们的彩绘,皇帝扶着王顺的肩膀,对他称赞不已。

泰宁侯陈珪,公元1406年被任命为改造建设北京城及宫殿的总指挥,永乐皇帝在写给陈珪的一封诏书里说:“要善待工地上的军人和民工,饮食和作息要有规律,不要过于劳累,你们要体谅我爱惜百姓的想法。”陈珪一直在北京监工,直到公元1419年去世,他没有等到紫禁城落成的那一天。

据历史记载,在参与这项工程的能工巧匠中,以老木匠金珩为首的二十多人被同时提升为营缮所丞,而其他一些著名人物,像负责石料制作的陆祥、负责工艺的蔡信,也都被历史记载了下来。

在600多年前,紫禁城尚未建成之时,朱棣的燕王府和紫禁城完工前的临时宫殿,就在现在中南海一带的西北。

公元1409年,朱棣以巡狩的名义住在这里,从公元1409年至宫殿建成后的公元1421年,他在北京度过了5年又8个月,这使得大明朝的决策、军事和行政系统逐渐北移,跟随朱棣来到北京的一个叫王绂的画家,在这一时期创作了《燕京八景图》,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那个时候北京的美景和风情,那个时期,北京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移民军户在郊区屯田垦荒,使北京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北京对于这个王朝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公元1410年到公元1414年,朱棣以北京为根据地,两次跨过长城御驾亲征,击败了多年来威胁北京的蒙古部落,在一次胜利后,他检阅了所带领的庞大军队。

就在朱棣谋划迁都北京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最亲密的一个人去世了,这就是徐皇后,他们的婚事是朱元璋亲自给说合的,怎样安葬这个结发妻子呢?陵墓理应建在南京,但是朱棣却悄悄派一个大臣和一个风水先生前往北京寻找吉壤建陵,两年后,位于昌平以北20多里的一片山麓带,被朱棣降旨圈为陵区禁地,这就是今天的明十三陵。

徐皇后陵墓的修建,让大臣们都意识到这是皇上向他们释放的一个迁都信号,这之后南京城里的一些大臣开始上疏,直截了当反对永乐皇帝暗藏的迁都用意,很快河南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及参议陈祚被朱棣谪贬到农村去当普通的农民,剩下的人只好选择了沉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紫禁城是由什么皇帝朱棣开始建造的 紫禁城的简介
    紫禁城是由什么皇帝朱棣开始建造的 紫禁城的简
    1、紫禁城由明朝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在北京中轴线的中心。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所以称为“紫禁”。2、故宫又
  • 探六百年谜团 究竟是谁设计了紫禁城?
    材料就准备了11年1402年,一直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费尽心机,终于夺取了自己侄儿建文帝的天下,当上了大明王朝第三个皇帝。据说,当朱棣的军队攻破都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时,建文帝在火海中下落不明。朱棣从此留下了一块心病,总是担心建文帝会从
    12-26 紫禁城
  • 古代紫禁城内守活寡宫女们的地狱人生
    据统计,从顺治到光绪九朝,清宫选秀女八十多次,按后来入葬陵寝的后妃统计,共214人。除极个别得到了皇帝的宠爱之外,大多是被奴役的宫女,并未得到皇帝的临幸。待选宫女。话说三个女人就一台戏,在号称佳丽三千的深宫六院,实在无法估算有多少台戏。下面
  • 究竟是谁设计了紫禁城?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唐代骆宾王寥寥几句诗,就把世人对帝王宫殿的尊崇与好奇表现出来了。今年10月10日,是故宫(微博)博物院建立85周年的纪念日;同时,今年也是故宫建成590周年。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几百
    12-18 紫禁城
  • 冬天的紫禁城皇上妃子们靠什么取暖?
    过去的北京,比现在要寒冷很多。那时候,一年中有将近150天都是寒冷的冬天。清朝的皇帝通常会在西郊的园林度过夏天,在紫禁城里度过冬天。那么紫禁城里究竟有着怎样的御寒措施呢?第一道防线——宫墙故宫内的建筑,通常以院落为单位。每个院落都会有单独的
  • 紫禁城房间9999间半 为何竟然没有一个厕所?
    紫禁城中有许多奇特的事,如房间是9999间半,为何如此?外看房子,里面是石头墩子的空心房,作何之用?在故宫御花园内的石路上,有图案九百余幅,都是什么?在紫禁城内为何没有路灯呢?规模宏大的紫禁城,居住千余人,可竟然没有一个厕所,那么宫中的帝后
    12-17 紫禁城
  • 清朝嘉庆年间天理教徒是怎样攻袭紫禁城的
    九月十五日晨,天理教徒分作东西两路,东路在首领陈爽、陈文魁带领下进攻东华门,西路在刘第五、祝现等带领下进攻西华门。日方晡时(下午3点至5点之间),来到东华门的天理教徒由于和往宫中送煤的人发生了争执,一名天理教徒脱衣露刃,送煤人急声呼喊,被守
  • 紫禁城秘事 孝庄死后太后们为何惧住慈宁宫
    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最初了明朝皇贵妃的所居。1563年,即明嘉靖十五年,在仁寿宫原址上兴建慈宁宫。清朝顺治帝入关后,沿用了明制,1653年慈宁宫修葺后,迎来了它的第一位主人:孝庄文皇后。此后作为太后所居正宫和太妃的随居住所。在清朝
  • 紫禁城没有厕所?慈禧太后是怎么上厕所的?
    紫禁城为什么会没有厕所?明清时期,皇宫里是没有厕所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为了避免“臭气熏天”,惹煞皇宫的“风景”,二是为了方便主子们。那妃子们都是怎么解决内急的呢?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很多人可能都去过。我们现在去参观,半天赶下来那是走马
  • 揭秘古代紫禁城后宫生活 竟全是靠吃药?
    数百年来,素有六宫粉黛;后宫佳丽的宫廷妃嫔们,生活状况究竟有何神秘?在被高高的宫墙所隔离的神秘世界内,她们的衣食起居、言谈举止,是否如一些宫廷剧所述那样?今天,我们将深藏宫中的妃嫔们的哀怨闲愁经历告诉网友,以揭示笼罩在她们身上的神秘面纱。久
    12-11 紫禁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