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老公咸丰帝奕訢是一位什么样的君王?

   2020-08-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道光帝晚年,其实是有些钟爱六皇子奕䜣的,据传闻道光帝甚至动了将皇位传给他的打算。但我们看最后结局,仍然是奕詝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而在史书记载中,咸丰帝不仅没有奕?更有才能,甚至还身体有缺陷,是个瘸子。这就很让人觉得奇怪了,为什

道光帝晚年,其实是有些钟爱六皇子奕䜣的,据传闻道光帝甚至动了将皇位传给他的打算。但我们看最后结局,仍然是奕詝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而在史书记载中,咸丰帝不仅没有奕?更有才能,甚至还身体有缺陷,是个瘸子。这就很让人觉得奇怪了,为什么道光帝会放弃身体健康的奕?,进而选择奕詝呢?从两人的能力来说,也是奕?大于奕詝啊,对于现在颓废的清王朝,难道不该让更有才能的奕?继承皇位吗?小编总结了一下,道光帝选择奕詝为皇,而不是奕?,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从长有排序上来说,那个时候的道光帝已经连丧三子,为皇四子的奕詝是实际上的长子,再加上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那么从身份上来说,奕詝是实实在在的嫡长子。中国历来都有立嫡长的传统,而且道光帝自己也是事实上的嫡长子。册立储君的视乎,道光很有可能考虑了这一点。再加上咸丰帝本人,也素来又贤德之名,因此立其为君,也能想通。

有一个好老师。杜受田作为咸丰帝的老师,对于他的登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杜受田的指导,成了他被指定为继承人的重要助力。一次狩猎,杜受田告知咸丰,让他在此场狩猎中,约束手下门人,不发一枪一失。道光帝见他毫无收获,心中奇怪,便诏他上前问话。对于道光帝的询问,咸丰帝答曰:“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且不想以弓马一技之长,与诸兄弟争高低。”还有一次道光帝重病,杜受田再三叮嘱他,若是道光言其老病恐不久于人世,该如何安邦治国时,不用高谈阔论,只需:“你只管俯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这两次面授机宜,也成为了咸丰帝最终能登上皇位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咸丰帝的生母,孝全皇后。孝全皇后是道光帝最宠爱的女人,可惜去世的比较早,因此道光帝对于她有着很深的追念之情。最终决定立咸丰为储,很有可能是因为孝全这一方面的原因,道光帝为了报答早逝妻子之意。道光帝晚年的时候,执政作风越发保守。而咸丰帝谨慎为政的行为,正合道光帝之意,一脉相承。

咸丰帝是一个悲剧皇帝,他刚刚继位不久,便爆发了清朝晚年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起义后的两年时间里,太平军先后攻取了汉阳、岳州、汉口、南京等南方重镇,于一八五三年定都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制订官制,建立了太平天国。咸丰帝正焦急于镇压农民起义,但悲剧的是这同时,外国列强也对清朝作战。英法两国于1856年,宣布对华征战,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就算了,俄国抓住时机,竟然趁火打劫,蚕食中国领土。陷于三线征战,清朝颓废的兵士军力,如何能成功镇压内乱御敌于外。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惨败,咸丰帝妥协求和,同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一起在史书中留下声名。

咸丰帝是一个好色的皇帝,面对国内国外严峻的形式,咸丰不思如何能挽救颓势,反而在这种情况下躲避现实,沉迷酒色肉欲中。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就下令挑选秀女入宫。他尤其宠爱其中一个名叶赫那拉·玉兰的姑娘。这位叶赫那拉氏,就是日后极富盛名的慈禧太后。以后,他又几次从满、蒙两族的官宦人家挑选秀女,并破除祖宗规制,选汉族秀女入宫。其中最受宠爱的是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四人,时人称之为“四春娘娘”,居于圆明园。

咸丰帝是一个软弱的皇帝,一味躲避现实,毫无一国之君的气度。1860年,英法联军由天津登陆,逼近北京,咸丰皇帝慌忙携带皇后和那拉氏、四春娘娘等宫眷一百多人,逃往热河避署山庄。在北京被攻破,圆明园被一把火烧毁之后,咸丰帝想的也是求和妥协。他派恭亲王奕炘和侵略军谈判,以割地赔款的代价求得议和。但是他仍然不敢回京,迟迟不肯动身。一国之君,竟被逼至此,想想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面对国破家亡,从未想过讨,而是以命抵在自己的疆土之上。而咸丰竟软弱至此,可悲可叹。

 
标签: 奕訢 慈禧 咸丰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恭亲王奕訢的悲剧 只琢磨事 不琢磨人
    在晚清的历史上,洋务运动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晚清的精英们睁开眼睛看世界,并且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奋起直追的一次壮举。我们熟悉的晚清名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是洋务运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践行者。而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和最强有力的幕后主持
  • 清史揭秘:恭亲王奕訢为什么敢顶撞慈禧太后?
    【奕訢的硬骨头,后来体现在敢与慈禧太后相对抗。慈禧有一宠臣,欲从紫禁城正门出去办事,门官不允许,称其违背祖训(此门是皇帝本人进出的御道),双方就争吵起来。慈禧偏袒自己的走狗,要奕訢和刑部处死一点不给面子的门官。奕訢严词拒绝。慈禧很下不来台:
  • 道光为何不选更有才华的恭亲王奕訢继承皇位呢
    就在这哀戚之中,道光迎来了他在位三十年的新年,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已经69岁了,在人均寿命35岁的清朝,这应该是高寿了。皇太后灵柩的终点是易县的清西陵。正月初五,道光帝终于答应了大臣们的一再请求,决定放弃亲自将皇太后灵柩送到西陵的计划
  • 揭秘恭亲王奕訢为何在咸丰灵前嚎啕大哭?
    恭亲王奕訢本来有机会当皇帝的。因为论聪明才智、相貌体格,他都要胜过哥哥奕詝。但是,道光帝选皇位继承人时,最终的天平还是倒向了老成稳重的奕詝。早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皇帝书写立储密旨时,其亲笔写下了朱谕:皇四子奕詝为太子,皇六子奕
  • 改变大清政局的“叔嫂会” 慈禧跟奕訢说了什么
    奕訢的一场号啕大哭,连肃顺等人也被些许感动。不过,奕訢心里也清楚,热河是人家的地盘,自己在这里还是要小心谨慎,夹起尾巴做人;不然,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奕訢在祭奠完后,他在载垣、肃顺等人面前表现得恭恭敬敬,显得十分卑逊。肃顺等人
  • 奕䜣比咸丰更有帝王之才为何会与皇位失之交臂
    恭亲王奕䜣,人称“鬼子六”,道光皇帝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弟弟,虽与天子之位擦肩而过,但却位极人臣。关于奕䜣为何与皇位擦身而过说法众多,此一说以为道光本意在择立奕䜣,后因其事外泄,始改立奕詝。另据《清官遗闻》所述,道光确实想立奕䜣,但最后之变化
  • 恭亲王奕訢外号“鬼子六”是怎么来的?
    奕訢与倭仁争论过后,一些人仍在背后攻击奕訢“以夷变夏”(夏即华夏、中国),骂他是“鬼子”、“鬼子六”、“六洋鬼子”(奕訢在兄弟中排行第六),骂他主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鬼使”。奕訢是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儿子,咸丰皇帝的异母弟弟,受封恭亲王。1
  • 清朝历史上恭亲王奕䜣与咸丰皇帝的那些明争暗斗
    恭王府西路的褒光室,最能体现奕訢与其皇兄咸丰微妙的关系。匾额是咸丰帝临幸时御题的,暗含告诫:作为皇弟要韬光养晦。奕訢特意撰写《葆光室铭》,以示虚心接受指教。道光帝晚年时为选择接班人的问题而伤脑筋,颇费踌躇:“欲付大,犹未决,令校猎南苑,诸皇
  • 历史上暧昧的叔嫂关系 慈禧与小叔子奕訢
    咸丰皇帝在驾崩前,苦思冥想,做了他认为最妥善的安排。他挑选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年仅6岁的小皇帝;同时赐予慈禧慈安,一人一枚印章,八位大臣草拟旨意,两宫太后同时加盖印章,才能够最终生效。咸丰皇帝希望他们之间相互牵制,任何人都不至于独揽政权。然
    10-30 奕訢慈禧
  • 如果不是那个小太监 恭亲王奕訢已是大清皇帝
    清朝道光晚年,道光皇帝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了难,两个竞争者,道光皇帝一直无法确定到底由谁来继承大统。四阿哥奕詝(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不是太讨道光喜爱,但奕詝的母亲孝全成皇后却是道光最爱的女人。而人称“鬼子六”的六阿哥奕訢文武双全,睿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