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大战役中荆州为什么会发生两次?

   2020-10-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国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大战和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不仅耗时长,参战的人员多,而对三国发展的走势也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儿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后两次战役都发生在荆州地区呢?除了这两次大的战役,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中小规模的战斗也是连

三国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大战和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不仅耗时长,参战的人员多,而对三国发展的走势也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儿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后两次战役都发生在荆州地区呢?除了这两次大的战役,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中小规模的战斗也是连续不断,可以说,从三国早期的刘表开始到蜀汉国灭亡,这儿的战事就一直没有长时间的停顿过。这种状况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秋天,曹操在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后,开始出兵南征荆州的刘表。八月,刘表病死,他的儿子刘琮率领全州投降。曹操在安顿了荆州投降人员以后,率领大军继续南下,目标直指孙权所在的东吴。这时候,刘备已经被打败,益州的刘璋派来了使者,接受曹操的征调,还派遣了士兵帮助曹操征战。可以说,曹操只剩下一个强敌——孙权。换句话说,只要征服了孙权,收复了江东,曹操就基本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而收复江东这个目的难不难实现呢?本来,曹操要想过江,缺的是水军,可是他在刘琮投降后,却得到了荆州的水军,等于是补齐了这块短板。但是曹操也有不足,用周瑜的话说,是政治上一个不如孙权,军事上存在四个问题。这就是:政治上,曹操虽然是汉朝的丞相,但很多人仍然把他看作是篡汉的奸贼,而孙权依仗着父兄的余威,经营江东多年,已经是可以横行天下了。军事上,曹操即便是内部团结,也只能是速战速决,不可能长时间地和江东较量水军的胜负;何况北方并不是十分安宁,还有西北的马超、韩遂已经成为曹操的后患;曹军的长处在于步兵和骑兵,现在他们舍弃了自己的长处,而想驾驶着战船和东吴交锋,对他们是不利的;现今天气已经寒冷,战马缺乏草料,北方的士兵来到江南水乡,水土不服,必然生病。这四项都是用兵大忌,曹操冒险前来,必然失败。

有了周瑜的这番分析,东吴内部统一了思想,决心和曹操一战。孙权和刘备又分别在鲁肃和诸葛亮的劝说下联起手来,共同抗曹,再加上曹操的兵士真的染上了瘟疫,最终孙刘联军取得了胜利,曹操退回到北方。这场战争的中心战役被称之为赤壁之战。

然而,曹操虽然失败,却并不是一无所得,而是将樊城纳入了自己的囊中,后来关羽发起的襄樊战役,就是和曹操的大将曹仁作战。曹操自己北归后,周瑜和留守在江陵的曹仁作战,最终收复了江陵。而刘备趁机拿下了江南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这样一来,襄、樊以南地区则为孙权和刘备共有,如刘备为荆州刺史,治所在公安(现湖北的公安县),周瑜为南郡太守,治所在江陵,都在现在的湖北荆州市辖区内。《三国志》注引《江表传》记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刘)备。”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赤壁大战,得利最大的是刘备,他不但免于被曹操消灭,还被孙权推荐为荆州刺史,既有了地盘,又扩大了军队。曹操是失败一方,不可能获得多少利益,但曹操也是有失有得,失的是兵士的损失,得到的是樊城这个南下的前沿阵地。赤壁大战是东吴的胜利,但最受伤的也是东吴,不但损失了很多兵士,还在此后不久,死去了周瑜,原因就是在夺取荆州时受伤。

赤壁大战后,荆州地区暂时平静了一段时间。曹操要对付西北的马超、韩遂;刘备要安抚大战刚过的荆州地区;孙权则需要休整,因此让鲁肃整军练兵。

但是,这种状况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因为荆州是争夺天下的必须之地,而三国又是不可能长期共存下去的。因此,到了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孙权以刘备已得益州为理由,要刘备还回荆州。刘备以等得到凉州为借口拖延不还,结果两家开战,孙权夺回了长沙、零陵、桂阳,刘备拿下公安、益阳。这一年,曹操进攻汉中,威胁到了刘备的益州,刘备听说后,不得已和孙权讲和。这样,荆州的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的东吴所有,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所有。

荆州这个地方,刘备可以暂时罢手,因为他有艰险的蜀道可以作为屏障,但他不能失去汉中,失去了,成都就没有了保障。所以,刘备必须和孙权讲和去夺取汉中。孙权不能丢,而且最不能丢的就是他,丢掉了,东吴就没有了丝毫的险阻要塞,国家危亡马上呈现。但是,孙权在东部合肥刚刚失利于曹操,西部又和刘备刚刚战罢,一时还需要休养生息,因此也不得不和刘备言和。曹操也不能丢,丢掉了,许都将门户洞开,成为荆州所有者直接攻击的对象。

这就是关羽发起襄樊之战的动力所在吧!

正如前面所说,关羽的襄樊之战,威胁的不仅仅是曹操,更严重的是东吴。所以,当关羽水淹七军,擒获于禁,斩了庞德以后,中原震动,曹操甚至都考虑到迁都以避锋芒。毕竟,曹操一世枭雄,手下人才济济,智谋之士甚众,有人看到了问题的关键,荆州对东吴更为重要!司马懿和蒋济都看到了这个关键,说:“于禁等人战败,是因为大水,并非是攻战失利,对国家大计没有构成大的损害。刘备和孙权,从外表看关系密切,实际上很疏远,关羽得志,孙权必然不愿意。可派人劝孙权威胁关羽后方,答应孙权把江南封给他,这样樊城之围自然就解除了。”曹操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事情果然被他们看准,孙权写信给曹操,要求替朝廷效力(这时候孙权向曹操称臣),讨伐关羽。同时请求不要泄露消息。曹操同意了孙权的请求,但同时听取了董昭的建议,将消息泄露。这样一来,樊城的曹仁坚守,前来支援的徐晃破围,孙权在后方偷袭了江陵,关羽失败被杀。也是关羽大意,他认为孙权不敢用兵,东吴的大将吕蒙养病不在,代替他的陆逊年轻且表现的非常谦卑,东吴也不会出兵。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下属会背叛。这就是“大意失荆州”。大意的还有刘备和诸葛亮,关羽搞出这么大一个动静,两人竟然都没有丝毫配合的行动和建议。

司马懿等人为什么会说孙刘两家貌合神离?就在于荆州对于东吴来说太重要了!这儿虽然不是他们的脚跟、他们的心脏,但却是他们的脖颈,失去了荆州,就是让人掐住了命脉。所以,无论是什么协议,都不如命重要,这就是孙权敢偷袭关羽的根本所在。

荆州丢失的时候,刘备还是个汉中王,第二年当了皇帝。当皇帝的第二年,刘备不顾属下大多人的反对,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亲自东征伐吴。这就发生了蜀、吴之间的夷陵之战。假如说刘备是个小富即安的皇帝,荆州丢了也就算了,蜀汉国还有西南的云贵、西北的凉州好大片土地等着他去开拓。但问题是刘备是汉朝皇家后裔,又是当世英雄,他要续的是汉祚,要回到中原,没有荆州不行。就像后来的诸葛亮,在北部搞了个轰轰烈烈,但效果却是了了,为什么?就是那地方不利于任何一方进攻,除非双方力量悬殊。荆州这地方则不同,它就像陆逊说的夷陵一样,易得也易失,也就是利于进攻但不能久拖不决。

东吴人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总是先巧妙的周旋,等到看准了时机然后一击致命,赤壁战曹操,江陵偷袭关羽都是如此。有了这两次的经验,陆逊的夷陵之战也是采取了这种战法,先是节节败退,逐次抵抗,到了一定的地方,就做顽强抵抗。到了需要坚守的时候,陆逊甚至连公族的孙桓也不顾。正因为如此,陆逊在刘备进攻锐气受挫之后,一把火将刘备四十余座营寨烧毁,刘备从此彻底退出了荆州。

蜀汉国虽然退出了荆州地区,可这儿却并没有因此而平静,魏吴两家谁也不敢丝毫懈怠,这儿还是在不时地打打斗斗,直到蜀汉国灭亡。

荆州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战役?就因为他的地理位置的重要。对于东吴来说,荆州是它的脖颈,有了它,就可以张开口咬人。而丢掉了,就等于是让人掐住了脖子,时间长了,就等于是灭亡;对于曹魏,荆州就是胸膛,有了它,就可以把吴、蜀揽入怀中。而失去它,打两拳也许不要紧,但这儿离心脏太近,刺一刀,也许会丢命;荆州又是蜀汉国的胳膊,拥有它,打人就可以挥臂有力。而失去它,从此就只能是一个拳头打人。

这就是三国时期的荆州,它是三家的一个轴心,也是三家纠结之地,还是个可用武之地。这就让荆州变成了一个绞肉机,三国时期有太多的人太多的将军甚至是名将在这儿被绞碎。而结果却是,荆州是三国时期一个固定转不动的风车,三个鼎足而立的国家,就是风车的叶扇。而蜀国虽然像是一片断裂的叶扇,但仍然对这个地区的鼎立起着制约的作用,因为他的眼睛还在看着这个地方。这就是三国三大战役有两次发生在这一地区的根本原因。

 
标签: 荆州 三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是怎么回事 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具体是怎样的
    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是怎么回事 三国演义中刘
    1、民间有个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很多人都以为他借的是整个荆州,但事实并非如此。刘表占据的荆州地区物产丰富,水路交通发达,向西可以进取益州,向东可以进击江东,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刘表病逝后,魏、蜀、吴爆发赤壁之战,分瓜了无人管辖
  • 三国时期荆州是今天什么地方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三国时期荆州是今天什么地方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
    1、三国时期的荆州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 2、荆州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在这里创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荆州系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属楚。 3、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国迁都于郢(今荆州区纪南城),都郢400余年。秦
  • 本可灭掉曹魏 可孙权为何非要背盟夺取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五月,刘备与曹操之间近两年的汉中争夺战中宣告结束,曹魏主将夏侯渊阵亡,刘备取得汉中;八月,驻守南郡江陵的关羽在北攻南郡襄阳、樊城的战斗中取得大捷,斩杀曹魏大将庞德、俘获了大将于禁在内的三万人,
    12-30 孙权荆州
  • 刘备为提防关羽做哪些安排 关羽非荆州一把手
    终其一生,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事事皆为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考虑,但到头来,却落得身死麦城的悲惨结局。忠诚无错,但在枭雄并起的年代,忠诚最终会沦为权力的附庸。不懂权谋的关羽,为自己的忠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关于关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刘备
  • 谁是赢家 “借荆州”前后孙刘两家争斗真相
    赤壁之战期间,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大败曹军水师于长江中游地区,迫使本已控制南郡的曹操势力不得不放弃南下及东进之战略意图,据守襄阳。当曹操北归之后,围绕着当时荆州南郡所在地江陵城的归属问题,孙刘两家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角逐,由此使得刘备关于向孙
    12-26 荆州
  • 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是怎样袭占荆州何湖南的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后,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经过两年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准备,确定先易
  • 三国时期创业教训 刘表创业荆州最终虎头蛇尾
    在东汉末那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当吞并、并购成为公司存在的常态时,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一家公司既不发展壮大,不去收购并购其他公司,也不衰弱下滑,不被其他公司吞并收购,而是在保守型的轨道上良性发展?高富帅经理将荆州公司经营成天下人向往的乐土大家
  • 吕蒙是怎么样谋划偷袭荆州?关羽何以败走麦城?
    吕蒙是什么样的人物?为什么这么厉害?吕蒙字子明,幼年丧父,在战乱中随母亲南渡,依靠姊夫邓当。十五岁当兵时,还不认识一个大字,被大家讥笑为“吴下阿蒙”。吕蒙在这种环境下,经常受辱。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了,杀了官吏,投奔到孙策阵营。孙策倒很赏识他
  • 文武双全的关羽究竟为什么会“大意失荆州”?
    读《三国志》,你会发现,被后人寄予了无限希望的西蜀帝国,在一连串无以言述的错误之后,悄然间走向它的覆亡。这些错误,每一个都是那么让人揪心,那么让人伤神。因为这都是些伟大的错误,是人生无可逃避、必须要犯的错误。有些错误,是专属于伟大人格的。英
    12-20 荆州关羽
  • 留关羽镇荆州 是蜀国刘备生平的最大失误啊
    一件事情的好与坏,其结果如何显然是最有力的判断依据。关羽镇守荆州期间遇到的第一个大挑战就是孙权方面对荆州的领土要求,但这位受任“董督荆州事”的“万人敌”却没能阻止东吴袭取三郡的军事行动,刘备与孙权两大集团在荆州的第一次较量以刘备方的全面妥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