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 侯宝林大师给人们留下多少欢乐

   2020-03-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侯宝林(1917年11月29日——1993年02月04日),满族,中国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1917年出生于天津。因家境贫寒,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家境清贫。从懂事起,就饱尝了城市贫民生活的

侯宝林(1917年11月29日——1993年02月04日),满族,中国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1917年出生于天津。因家境贫寒,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家境清贫。从懂事起,就饱尝了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1929年,他刚刚十一岁,就拜阎泽甫为师,学京戏。整天打杂、烧水、做饭、看孩子。同时,每天到天坛溜嗓子,练“云手”、“起霸”等京剧表演程式。

12岁时,侯宝林开始学艺,先是学京剧,后来由于对相声的酷爱,改学了相声。先后拜常宝臣、朱阔泉为师,曾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摆地”演出,说单口相声,与许许多多旧社会的民间艺人一样,以此挣钱谋生,养家糊口。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侯宝林的相声终于成为什样杂耍中攒底的“大轴儿”。从清末起,一直到四十年代,按照老规矩,天津的杂耍园子历来是刘宝全、白云鹏的京韵大鼓唱“大轴儿”。再好的相声也只能排在倒二“压轴儿”,但,侯以卓绝的艺术冲破了老一套的规矩,也为相声增了光,添了彩。

抗日战争期间,侯宝林与郭启儒合作,在京津一带演出,艺术日臻成熟,声名大震。而且,他一改当时相声粗俗的风气,以高雅的情趣与格调的质朴、正派的台风赢得了广泛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侯宝林更焕发了艺术青春,很快就成为妇孺皆知、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此后,他立志相声改革,一面对一些传统相声进行修改、加工,一面又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如《婚姻与迷信》、《一贯道》等。

1959年,侯宝林加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此后几十年间,他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大量的相声段子,同时在海内外舞台上大显身手,深受观众欢迎,被誉为“相声艺术大师”、“瑰丽国宝”。此外,他还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辽宁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晚年,侯宝林主要从事曲艺理论研究。与人合著有《曲艺概论》、《相声溯源》、《相声艺术论集》等。相声集有《侯宝林、郭启儒表演相声选》、《再生集》、《侯宝林相声选》等,其中收录了诸如《戏剧杂谈》、《夜行记》、《关公战秦琼》等脍炙人口的相声精品。另外,他还主演过《游园惊梦》、《笑》等喜剧电影。

侯宝林善于模仿各种方言、市声、戏剧表演。他说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神态洒脱,寓庄于谐,化雅为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注重相声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评论性,对相声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1993年2月4日,侯宝林不幸与世长辞,享年77岁。他是人民的艺术家。他毕生都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也因此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与喜爱。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侯宝林被尊为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并被誉为语言大师。在他漫长的60年的艺术生涯中,潜心研究并发展相声艺术,把欢笑带给观众。以他为代表的一批相声艺术家使这门艺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达到一个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峰。

 
标签: 满族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关姓是满族哪个姓氏 关姓满族是什么旗
    关姓是满族哪个姓氏 关姓满族是什么旗
    1、关姓对应的是满族瓜尔佳氏,瓜尔佳氏家族庞大,人丁兴旺,基本在满洲八旗的各个旗都有注册。 2、瓜尔佳氏,满族姓氏,为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入
  • 剃发易服竟是满族征服其他民族的标志吗?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是很正常的事情。如何控制百姓,禁锢百姓的思想,进而达到稳固政权的目的,这是执政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满族人采取了让百姓“剃发易服”的方法。那么剃发易服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剃发易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与满清政府逐渐打败
    12-28 满族
  • 皇太极改建沈阳城有讲究 为啥没满族味?
    我们讲到过,努尔哈赤舍弃了当时东北最牛的城市辽阳,连刚刚建成的新宫殿都不要了,毅然迁都当时不及辽阳一半大的沈阳,这才有了后来的“大城市”沈阳。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整个大规模改建了的沈阳城却和以往女真人建造的城池截然不同,一点儿满族味都没有,这
  • 清朝服饰之 清代满族女服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
    12-25 满族清朝
  • 古代女子高跟鞋花样繁多 满族女人的最高
    满族“高底鞋”的跟的形状有两种:一种是鞋跟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称为“花盆底”;另一种是鞋跟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和落地的印痕像马蹄印,所以称为“马蹄底”。满族“高底鞋”的木底高跟一般高度为5-10厘米,最高可达25厘米。这样的高度
    12-15 满族
  • 四小碟压桌菜本是满族饮食习俗 与努尔哈赤有关
    自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到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解体,清王朝在北京统治了268年,与此同时老北京饮食习俗中也融入了很多满族特色。单说这老北京过年或家里请客,不论上几道菜,这炒咸什、炒酱瓜儿丁、豆儿酱和芥末墩儿四道压桌小菜
  • 揭秘沈阳故宫 满族第二宫殿建筑群
    沈阳故宫是除北京紫禁城之外,中国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满族人建立的清政权的早期皇宫。原名盛京皇宫。为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皇宫。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用11年时间建成。沈阳故宫主体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1627年——1643
    12-12 满族
  • 袁世凯如何搞定满族高层 十万白银和一个戏子
    对于大清皇室来说,大清帝国政府最高决策机构军机处首领庆亲王奕劻的贪贿,犹如致使大堤垮塌的巨大蚁穴。奕劻在朝上不断的赞誉,令慈禧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对袁世凯深信不疑,致使袁世凯在北洋新军中的亲信以及同党纷纷擢升要位,他掌管的兵力也从一镇扩为四镇
  • 清朝灭亡一百多年了 满族后裔还在说满语吗
    清朝最后一个没落的封建王朝,山海关一战,打开了中华民族被异族统治近三百余年的命运!入关后的满清大屠杀使中国人口由明光宗泰昌元年的五千一百多万下降到一千多,满清达子为巩固专制统治便杀光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残暴程度虽令人发指却只用短短的二十年的
    11-24 清朝
  • 揭秘满族内部友谊的小船要如何才能不翻?
    从历史上看,满族内部闹不团结的事情就很多。无论金源时期,完颜部通过几代人努力统一女真各部,还是清前时期,努尔哈赤统一各部,都遇到很多内部不团结的事情。辽时期就有人说,女真满万不可敌。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先人勇敢,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内部经常不团结,
    11-20 满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