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袁绍对战时孙权与孙策是怎样占据江东的

   2020-10-0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正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南方崛起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占据了江东(今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这就是由孙策、孙权两兄弟打下的东吴江山。兄弟俩的父亲孙坚原来是袁术的部下,参加了讨伐董卓的大军。父亲死后,孙策便带着一路人马,投奔了袁术。袁

正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南方崛起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占据了江东(今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这就是由孙策、孙权两兄弟打下的东吴江山。

兄弟俩的父亲孙坚原来是袁术的部下,参加了讨伐董卓的大军。父亲死后,孙策便带着一路人马,投奔了袁术。

袁术虽然非常欣赏孙策这位少年英雄,但他对孙策存有戒心,一直没有加以重用。时间一长,孙策便感觉到了,虽然嘴上不说,但心底却很明白。

恰在这时,扬州刺史刘繇(yǎo)把孙策的舅舅、丹阳(今安徽宣州)太守吴景赶跑了,还在长江边上屯下了重兵。孙策觉得机会来了,主动向袁术请求让他带兵到江东讨伐刘繇。袁术考虑到这样可以借孙策之手解除刘繇的威胁,甚至可以让孙策、刘繇拼个鱼死网破,自己可以坐收其利。想到这儿,袁术同意了孙策的请求,并且拨了一千人马给他。

孙策带着这班人马向南挺进,一路上他不断招兵买马,扩充队伍。到达历阳(今安徽和县)时,队伍已经壮大到了五六千人,和舅舅吴景的队伍胜利会师。同时,孙策小时候的好朋友、足智多谋的周瑜也带着人马前来会合。

孙策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江边,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停靠在江边的船只才几十条,这对庞大的队伍来说,实在是少得可怜,大大影响前进的速度。

孙策双眉紧锁,不停地在江边踱步。忽然,那一丛丛在风中摇曳(yè)的芦苇跃入了他的眼中。他紧锁的眉头展开了,大声命令侍从:“所有士兵即刻奔赴江边,砍伐芦苇,扎筏渡江!”一声令下,数千士兵齐心协力,很快就扎了许多筏子,江面上出现了千筏竞渡的壮观场面。

孙策的队伍一举冲上江东岸,攻占了牛渚(zhǔ,今安徽当涂西北),夺得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接着又用装死的办法诱使刘繇的部下笮(zé)融开门出城,伏兵突然杀出,直杀得笮融人仰马翻,连夜逃窜。孙策乘胜进攻,没多久就打到了曲阿(ē,今江苏丹阳),龟缩城中的刘繇被孙策势如破竹的气势吓得弃城而逃。

进城后,孙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依然保持着严明的军纪,并且优待俘虏,因此深受百姓拥护,仅仅十几天的功夫,就得到了兵卒两万多人,战马一千多匹。孙策的名字一时间威震江东。

不久,孙策又带兵攻下了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冶(今福建福州)等地,在江东站稳了脚跟,并且借口袁术有称帝的企图,与他断绝了关系,打算继续向北挺进。

但是,在这关头,意外的事情出现了。一天,孙策上山打猎,预先埋伏着的几个刺客突施冷箭,孙策中箭跌下马来,身受重伤。

虽然医生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是孙策的伤势依旧一天比一天严重。孙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找来了长史张昭,将弟弟孙权托付给他,嘱咐他好好辅佐孙权,凭借长江天险守住基业。又把孙权叫到床边,将象征着权力的印信交给他,叮嘱孙权一定要知人善任,挑起稳定江东的重担。说完,年仅二十六岁的孙策告别了人世。

这时,孙权还不满二十岁,失去兄长的悲痛几乎压垮了他,他泪流成河,悲痛万分。张昭竭力劝慰,请他克服悲伤,挑起兄长留下的重任,同时又火速通知周瑜,让他借奔丧之机,回来共同辅佐孙权。

孙权刚刚披上统帅战袍时,尽管统治着江东六郡,但政权并没有完全稳定,而且孙策刚死,许多将士担心孙权年轻没办法保住江东,因此人心涣散,甚至有的人想投靠新主子。在这危难之际,幸亏张昭和周瑜两人齐心协力,说服了大家,这才使政权稳固了下来。

庐江太守李术不仅不肯听从孙权的指挥,而且还收留了一些叛将,这使得孙权十分恼火,命令李术立刻交出叛将。李术却嚣(xiāo)张地说:“如果你确实有德有才,那么大家都会听你的;反之,大家就会离你而去。所以,我是不会把他们交给你的。”

李术明目张胆的反叛,促使孙权下决心除掉李术,为此,他做了周密的谋划。他预料到李术一旦受到攻击,一定会向曹操求援,于是,先下手为强,写了一封信给曹操,信中说李术这个人生性残暴,不讲信用,并且还提到了李术从前杀掉曹操的扬州刺史的往事,以此来引起曹操对李术的愤恨;如果他发兵讨伐李术,希望曹操千万不要听信李术的狡辩。这封信一方面堵住了李术的退路,另一方面又堵住了曹操出兵的借口,称得上是一箭双雕。

安排好以后,孙权就发兵攻打李术,不出孙权所料,李术果然向曹操讨救兵,曹操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出手相助。李术打不过孙权,被杀身亡。

孙权平定了内乱,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同时,他大力招揽人才,采纳鲁肃先立足江东、再占领荆州、最后夺取天下的战略步骤的建议,使他在江东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发展。

 
标签: 三国 曹操 孙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