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位名将堪称东晋南北朝时期第一枭雄?

   2020-05-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老兵桓温家族的发迹要归功于司马炎,他俩扯上什么关系呢?一句话,要是西晋不倒,桓家在东晋或许就没有那么风光了。也许是有鉴于前朝因为皇族无权无势,最后导致宗庙不保,司马炎开国之初就将司马家的各个王爷都分得一块地,然后当起了实权大爷。司马炎的想法

老兵桓温家族的发迹要归功于司马炎,他俩扯上什么关系呢?一句话,要是西晋不倒,桓家在东晋或许就没有那么风光了。也许是有鉴于前朝因为皇族无权无势,最后导致宗庙不保,司马炎开国之初就将司马家的各个王爷都分得一块地,然后当起了实权大爷。司马炎的想法绝对是好的,维护司马天下的诚意也是爆表的,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给家族种下了祸乱的种子。

司马炎一倒,智商偏于负数的善良倒霉的晋惠帝和野心勃勃的不学无术的丑皇后贾南风一起,把司马家族往坑里送。司马家族的王爷们不答应啊,但是又心不齐,于是今天你反他,明天他反他,八王之乱,生生地耗尽了西晋的生机,五胡一乱,最后两任帝王,连同皇家妃嫔,沦落成尘。宗室司马睿在王导等人的扶植下,从北方逃往南方,建立了东晋。东晋先天不足,后天又缺管保养,皇权岌岌可危,最要命的是,掌权的大爷们,天天谈玄,谈风度,政事不理。偏偏周围又到处都是战火,于是乎,老兵桓温大放异彩。

桓温敢打,能打,平定李蜀,拓宽了疆界,后来伐前秦,伐姚襄,镇守姑孰(安徽当涂),哪里有战事,哪里就有他。虽说在南方人眼中,本族建立的东晋朝廷依然是正统,但无奈这正统实在是扶不上墙,今天这里战火纷起闹兵变,明天那里闹灾荒无人救,要救民就得有兵,而光有兵没用啊,得有将啊。指望那群手不拈四两,动不动就敷粉的伪娘去作战,那就是个笑话。而桓温就成了破落的东晋朝廷手里拿得出来的将军。但是那伙北方南下来的人们都有个毛病,爱从出身来看人,谁的出身高,谁就有本事。相较于那些百年望族,谯郡的桓温就显得有些份量不足。和王家这样的没法比,虽然桓温的祖上也有个名儒。可是名士们不认这个,就连所谓的名士刘惔,也瞧他不起。

刘惔生病,桓温前去探望,童心大发或者说鬼使神差地,他拿起弹弓就朝刘惔的枕头上打,结果打偏了。刘惔大怒:说:“使君,你这样能在战斗中获胜吗?”桓温本无恶意,但刘惔一句话就讥笑他当兵的做什么事都不离本行,都说打人不打脸,桓温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他老兵,何况他的地位远远高于这个只会嘴上说两句话的刘惔,退一步讲,他们俩都是晋明帝女婿,怎么着也该有点连襟的亲热劲,但可惜没有,对此,桓温很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又是某一天,他雪天打猎,碰上刘惔,刘惔又说:“老贼欲持此何作?”持什么?他一身戎装。何作?打猎罢了。但是刘惔硬不放过他,骂他老贼,桓温也生气,没招谁,没惹谁,说“我若不为此,卿辈怎那得坐谈?”没有我桓温手握钢刀保家卫国,有你们天天坐在一起瞎聊的可能吗?他的手里握刀,但心却是柔软的很。桓温担任荆州刺史,也是一方大吏,许多人都觉得这个老兵怎么着也得在当地整那么一出出的严刑峻法的戏。好多人都等着看笑话呢。只是令他们大跌眼镜的是,桓温到任后,收起官威,一心德政。治下百姓从来没有谁被当堂打死,对他的下属,也从来都是教育多于惩罚。

有一次,令史犯法,按律当受杖刑。但是,桓温下令,只要羞辱一下,让他记得自己的错,以后改过来就行,自然,办事员们都明白,这个令史大人的屁股也就安全了,棒子也只是挨着他的官服擦过去。桓式看不下去,说“木棒兴起时拂过云彩,落下时掠过地面。”说得那么诗意,其实就是笑他的办事员们根本就是做样子,没想到桓温却说担心打得厉害了。倒显得桓氏小人了。

桓温对人如此,对动物也温情。大军入蜀,当船走到三峡休息时,有个小兵抓到一只小猴子,并把它带到船上来。本来人家母子玩得正高兴,不承想突然来了个凶神恶煞的人类,把小猴子抓走并带到了船上,它的母亲面对哀哭连连,一路跟着跳,大船行进百里之后,这只母猴仍然跟着。也不知道是有人发了善心,还是到了补给时间,船一靠岸,这只坚强的母猴就跳上船来,寻找自己的孩子。只可惜它上得船来,却没得命见它孩子。猴死之后,有人剖开猴肚,发现肠子已经断成一寸一寸了。桓温听得报告,怒火中烧,命人直接打发了那抓小猴的人,走得远远的,都不想见他。

桓温虽然是个大兵,但是在他的心里,同样有着美丽的诗情。他率军北伐,途经金城,看见自己种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那么粗,这个豪爽的汉子感慨万端:“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泫然泪下。如今物是人非,北方早已改姓,可怜天下经历战乱,至今不得平息,百姓安居乐业,谈何容易?而这,也促成了他再三北伐,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他最终未能如愿。桓温出身低,被人看不起,偏又立下大功,他自己也就自然会高看自己一眼。但事实证明,他直到死,都被人看作老兵,他应该是极度自负又自卑吧。

放在那样的时代,桓温也沾染了不少时代风尚。他自认为雄姿英发,怎么着也是和刘琨那样的帅哥。他远征北方时,捉了一个老女人,这女人曾是刘琨的家伎。她一见桓温,潸然泪下,问及原因原来是桓温和她的老主子长得很像。桓温很高兴,刘琨可是魏晋时代标准的美男子,自己找得那么像,肯定也是世间罕有的吧。可是,当他问及哪里像时,他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老女人说:“脸庞很像,就是薄了点;眼睛很像,就是小了点;胡须很像,就是红了点;身材很像,就是矮了点;声音也很像,就是雌了点。”这哪是很像呢,是人都是这么个长相好吧,最具杀伤力的一点是说他娘娘腔,说他出身低,没办法,改不了;说他是老兵,也没办法,得奋发,但说他娘,可真是让人受不了啊。想我桓温也是率过几十万部队的人,怎么就成了娘娘腔呢?他受不了这打击,几天了都开心不起来。

 
标签: 名将 枭雄 晋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和屈原同一朝代的名人 和屈原同在一个时期的楚国名将还有谁
    和屈原同一朝代的名人 和屈原同在一个时期的楚
    1、赵奢,生卒年不详,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八将领之一,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2、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
  • 明朝第一名将 明朝第一名将介绍
    明朝第一名将 明朝第一名将介绍
    1、明朝第一大将军徐达。2、徐达是明朝开国功臣之首,也是明朝第一大将军。那么,徐达是如何成为明朝第一大将军的?徐达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而且还和朱元璋自小就是好朋友所以在朱元璋征战之初就跟在其身边,可以说为朱元璋打下了半壁江山,也是朱元
  • 清朝湘军四名将是哪几个 清朝湘军四名将介绍
    清朝湘军四名将是哪几个 清朝湘军四名将介绍
    1、湘军四大名将为曾国荃、杨载福、彭玉麟、鲍超。2、曾国荃生于1824卒于1890年,曾国藩的九弟,毕业于湘乡私塾,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太子太保,两江总督。3、杨岳斌生于1822卒于1890,原名载福,字厚庵,湖南
  • 秦朝四大名将是哪几个 秦朝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秦朝四大名将是哪几个 秦朝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1、白起白起,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 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2、王翦王翦(生卒年不详),
  • 世界历史上有哪几个著名将帅 世界历史上的著名将帅介绍
    世界历史上有哪几个著名将帅 世界历史上的著名
    1、忽必烈: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2、韩信:汉族,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 蜀国名将关羽的死因 关羽死因介绍
    蜀国名将关羽的死因 关羽死因介绍
    1、关羽乃是被孙权所杀。2、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被称为“五虎上将”之首。在关羽去世后逐渐被后人所神化,在民间被称为“关公”。我国历代皇帝们都将关羽比作忠义的化身。在清代,关羽被崇为“武圣”,和孔子齐名。
  • 一代名将岳飞为何被杀?南宋灭亡真相大解密
    南宋(27~1279年)是北宋赵氏王朝的继续,始于高宗赵构,终于卫王赵,共9帝。南宋偏安一隅,国运不昌,帝王懦弱。从赵构开始,皇帝大都没有太大作为,奸臣当道,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王朝之一。它着力经营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使我国南方社会经济持续
  • 韩世忠如何从一介农民成长为一代名将
    韩世忠生于1089年,卒于1151年。韩世忠出生在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爱好练习武艺,而且学的十分认真还非常肯吃苦,因此在他小的时候武艺就比其他人强。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很老实,喜欢弃恶扬善。长大后,因为身材魁梧个子又高,而小时候练习
  • 北宋名将狄青 天下第一名将的成长之路
    狄青字汉臣,是北宋著名将领。他出身贫寒,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有这样的成就实属传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传奇的北宋将领。一、北宋名将狄青出身贫寒,早年只是今山西汾阳市农村的一个农民,16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参与斗殴,狄青差点替哥哥被抓走,因为
  • 一代名将韩信 为什么只有善始而未得善终?
    韩信是汉初军事家,自幼熟读兵书,有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为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还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奔项梁,后来就跟随楚霸王项羽,可惜没有被重用。然后又投奔汉王刘邦。起初刘邦看不起韩信,是经过丞相萧
    12-30 韩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