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国失踪前有和亲吗?楼兰古国是如何消失的

   2020-08-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中最东边的一个小国,离汉朝最近,国土被流沙占去大半,地多盐碱,因此耕地面积很小,国人吃用的粮食不足,不得不到邻近国家去租种田地,或者靠买粮过日子。但是楼兰的牧业比较发达,有驴有马,盛产骆驼。可别看国小民穷,由于地处“丝绸之

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中最东边的一个小国,离汉朝最近,国土被流沙占去大半,地多盐碱,因此耕地面积很小,国人吃用的粮食不足,不得不到邻近国家去租种田地,或者靠买粮过日子。但是楼兰的牧业比较发达,有驴有马,盛产骆驼。可别看国小民穷,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匈奴是汉朝西北最大的敌人。为争夺西域疆土,汉朝同匈奴进行了长达七八十年的战争。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间的楼兰,每次战争中首当其冲,受到来自汉朝和匈奴的两面夹击,或者两面争夺。

当初,由于楼兰地处汉与西域诸国交通要冲上,汉不能越过这一地区打匈奴,匈奴不假借楼兰的力量也不能威胁汉王朝,汉和匈奴对楼兰都尽力实行怀柔政策。夹在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楼兰国,为了自己的生存,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归附于汉朝,依违其间,玩弄着两面派的政策,艰难而巧妙地维持着自己的政治生命。

汉武帝派博望侯张骞出使大月氏,缔结攻守同盟失败。此后派遣大军讨伐远方的大宛国,又多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诸国。这些使团通过楼兰的时候,对楼兰索要颇多,由于不堪沉重的负担,以至于楼兰国王出兵杀戮使者。弄得汉武帝终于派兵讨伐楼兰,结果作为降服的证据楼兰王子被送至汉王朝作了人质。但是,匈奴为此,立即摆出一副也要出兵讨伐楼兰的样子,楼兰无奈,同时也向匈奴送去一个王子,表示在匈奴、汉之间严守中立。此后,汉远征军攻打匈奴一个属国时,楼兰王通匈奴,允许匈奴在其国内屯驻匈奴的伏兵,这激怒了汉朝廷。汉武帝再次派兵讨伐楼兰,直逼首府扦泥城,楼兰王惊恐万分,立刻打开城门谢罪,汉武帝要其监视匈奴的动静。公元前92年楼兰王死去,招在汉朝作人质的王子回去继位,王子虽然非常悲痛,但是,已经习惯了在长安生活的他,不愿回国,由其弟继承了王位。新王即位时间不长就死了,匈奴趁这个机会把昔日在自己国家作人质的前国王的长子推上了王位,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迅速派使者前往劝诱新立国王到汉朝廷,欲扣作人质,未能成功。但是新的楼兰王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对待汉朝使者,此后十数年间,汉与匈奴没有发生重大事件,表面上非常安定。楼兰也得以平静。此时,新的楼兰王尝归继位,又开始截杀汉朝使者。

这时,曾经作过出使西域的汉朝使节博介子,对楼兰、龟兹等国对待汉朝使团的摸棱两可甚至阳奉阴违的态度,有较深切的体会。所以在汉昭帝时,当名将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当权之后,身居平乐监丞的傅介子提出了打击西域楼兰诸国,以削弱匈奴势力的建议。傅介子向皇上建议,由朝廷派自己出使龟兹,以便刺杀龟兹王,作为对亲匈奴者的惩戒。但霍光却说:“龟兹路比较远,先到楼兰试试效果如何再说罢。”

汉元凤四年(前77年)傅介子奉命出发,很快就到了楼兰王都,他此行的公开身份是汉朝赏赐西域各国的特使,除了卫士,还携带了大量金币。一开始,楼兰国王安归(有的史料称为“尝归”、“当归”)亲自接见傅介子一行,但不久后就对他们比较冷淡。傅介子故作受了冷落而要离去的姿态,带领随从离开王都西行。到达楼兰西部边界时,他对前来送行的楼兰国译员说:“皇帝派我以黄金锦缎遍赐西域各国,既然你们的国王不肯亲自来接受这些赏赐,我只好把它们送到其他国家去了。”说完,还故意让译员(翻译)看了所带的大量金币。

译员立即向国王报告了此事,贪婪的国王尝归马上赶来见博介子。傅介子设宴款待楼兰国王,在宴席前还陈列着那些黄金丝绸。贪财的楼兰国王被美酒黄金弄得头晕眼花。傅介子说:“天子让我私下里跟你谈点事。”楼兰王此刻已完全丧失了警惕性,还以为有什么好事,就屏退左右,随傅介子进入帐篷中谈话。刚进帐篷,两边埋伏好的两个壮士就从背后向楼兰王行刺,利刃穿胸,楼兰王登时毙命。楼兰王的亲信从得知其遇刺后大乱,傅介子则镇定地大声宣布:“楼兰王安归对汉朝负有罪行,常受匈奴指使,拦杀汉朝派赴西域的使节、大宛派赴汉朝的使节,盗取节印和献物。天子派我来处死有罪的楼兰王,并立在长安作待子(即人质)的前太子为新的国王。汉朝大兵压境,尔等若敢轻举妄动,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楼兰人被傅介子给镇住了,博介子持楼兰王安归的首级安然返回长安后受到汉昭帝的嘉奖;楼兰王的首级悬于北阙,而傅介子则被封为义阳候。新的楼兰王尉屠耆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处境之难。于是他向昭帝请求和亲,昭帝答应了,选了一个美貌的宫女,送给了尉屠耆当夫人。由于楼兰国小,对这个宫女连公主的名号也没给。以前数代楼兰王都是因为身处汉、匈奴两强之间无法平衡,而身遭横死,自己摆脱厄运的方法就是不在“骑墙”,而是完全依附于汉。于是他向汉昭帝请求派兵到楼兰驻扎,汉昭帝应允,立即派司马1人,率吏士40名,前往伊循屯田,并借之镇抚楼兰,后来在伊循城又设置都尉,成为汉控制西域的重要支撑点。

这就是 “更名其国为鄯善,为刻印章,赐以宫女为夫人,备车骑辎重”的历史真实状况。这次和亲标志着自鄯善沿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北麓向西的路线即“西域南道”从此畅通无阻。(前凉时期,与鄯善的和亲,又进一步修复了这条通道。)还有一次和亲的是个美好的传说,是把那个宫女附会成了“昌邑公主”。说的是汉武帝娶著名的大将李广利的妹妹为妻,史称“李夫人”。从各种史料看,这位李夫人才是汉武帝的“最爱”,流传下来的故事也颇为动人。李夫人生有一子叫刘博。天汉四年(公元前94年)汉武帝封刘博为昌邑王。汉武帝死后,他的另一个儿子刘弗陵(钩弋夫人夫人之子)继承皇位,史称汉昭帝。昭帝时期,刘博的儿子刘韶继承了昌邑王,他一个女儿被昭帝封为昌邑公主(在汉代,王的女儿称翁主,宋代称郡主)嫁给鄯善王,从而引出一段昌邑公主凿河治水的历史佳话来。

当时尉屠耆正在长安,送他回国之前,他向昭帝请求说:鄯善国都为扦泥城(今楼兰遗址),离王城不远还有一座伊循城(今名阿不旦),那里的土地土质肥美,希望汉朝派军队到那里屯田积谷。一旦有事,也好有所依仗。昭帝为了满足他的心愿,就派出一名司马,率领四十名吏士前往屯田。与此同时,昭帝为了进一步巩固与鄯善的友好关系,又把昌邑公主嫁给鄯善王尉屠耆做王后。昌邑公主不仅生得美丽端庄,而且还是一位颇有心计的女子,出嫁前,昭帝问她要什么陪嫁,她说:“我生于帝王之家,身为金枝玉叶,此去异国小邦,并非去享受荣华富贵,因此我不想要什么金银财宝绫罗绸缎,我只恳请吾皇陛下挑选几名精通地理,娴熟水利的能工巧匠,让我带走,那就是朝廷给我的最好陪嫁了。”昭帝听罢连连点头赞许。

昌邑公主一到鄯善国,就亲自率领能工巧匠去野外勘测荒原亩田,观察地形地貌,每日餐风宿露,披星戴月。一连忙了几个月,总算准备就绪了。接着她又调来屯田的吏士和鄯善百姓—起,开始划线凿河修渠。由于鄯善国小人少,财力单薄,工程较大,费时较长,干了两三年,工程的进度才到一半,可是国库已经快要空虚了,昌邑公主为了不使这条河渠的开凿半途而废,她慷慨解囊,把她的全部私人积蓄拿出来做为水利建设经费。当这项工程进行到第六个年头的时候,眼看就要竣工了,昌邑公主由于常年累月的日夜操劳,已经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了。不久,这条大河终于修通了。它就是今天的库鲁克河,“库鲁克”是维吾尔语,译成汉语就是“干河”。从此,鄯善国的人民才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好生活。当时的鄯善老百姓,为了感激她的恩德,就把这条河命名为 “昌邑公主河”。当时在民间流传一个美丽的传说,说什么昌邑公主是天上积水星下凡,当她完成了一件功德之后,又回到天上去了。每当夜晚,她总是以深情的目光凝视着鄯善呢。

神秘的楼兰古国到底去了哪里,历史上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即使城池不再,草原不再,牛羊不再,暮野朝霞,沧海桑田。都已是不复存在,湮没如海市蜃楼。漫漫的原野淹没了曾经的归途,干涸的河道回不去昨夜的风华。但是,考古学家和科学家还是从那荒无人烟的废墟,灰色的城墙,沧桑的的古城,长长的街市,参差不齐的房屋,高耸的泥塔,荒废的烽火台,还有那斑斑的古钱币里找到了埋藏在大漠风沙里的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楼兰。尽管史料记载的很少很少,却没有遗漏这次和亲的记录,虽然说不清到底是公主还是宫女,这次和亲还是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如果没有这次和亲的成功,也不会演绎后来的昌邑公主的传说……

 
标签: 和亲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靠什么来化解血腥仇恨 古代公主的漫漫和亲路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和亲”是一朵独特的“奇葩”,蕴含着中原皇室的几多无奈,几多屈辱?可以想象,一个泱泱大国的外交要靠一位柔弱的女子去承当,这是何等地卑贱和可悲!汉武帝时代,国势不可谓不强盛,可也上演过“和亲”的悲剧:汉武帝的女儿细君公
    12-29 公主和亲
  • 隋唐时期和亲的目的是什么 和亲的目的达到了吗
    隋与突厥的和亲一方面为了稳定局势,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婚姻关系将突厥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纳入隋的统治范围,扩大隋的疆域;就突厥而言,由于经常出现矛盾,与隋联姻,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巩固其统治地位。和亲双方基本上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隋唐时期和亲的
  • 最可悲唐朝和亲公主 一辈子做妾未得到唐朝支持
    印象中唐朝总是无比优雅无比强大的,雍容华贵之风,开放包容之态,都足以让后世的人们怀想,只是美轮美奂的历史光环之下,却掩不住个人的悲凉,哪怕是身为公主,也依然活得没有任何尊严。小宁国公主,李唐荣王李琬女儿,在大唐和亲的公主之中,身份不算低了,
  • 五代十国也和亲 五代十国时期有哪些公主外嫁?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是重新走向统一的开端。在此时期,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孕育着各方面统一的因素。此时期的贵族阶级的婚姻方面,其公主外嫁对其各国的割据和对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融合
  • 为何说文成公主的“和亲”是历史最赔本的一次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女儿称为“宗室出女”,临到异邦要来讨人了
  • 为何文成公主进藏成唐朝最赔本的一次和亲
    高祖李渊有女儿十九人,太宗李世民有女儿二十一人,除了早夭者,全部下嫁有名有姓的本朝臣子,没一个出国的。显然按唐时的观念,嫁给外国的国王,还不如在国内招一个驸马。那时哪有那么多守节的破规矩,嫁一个觉着不好,和老爸说一声,立刻可以改嫁。因此唐朝
  • 汉朝三大美丽和亲公主 三大和亲公主结局是什么
    汉朝公主远嫁西域和匈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汉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战争与和亲是处理对外关系最重要的两种手段。这些女子忍辱负重远嫁西域,经历了种种苦难,为缓解中原王朝的统治危机和汉朝发展做出很大牺牲,也为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公元前20
  • 历史上参与汉匈和亲的汉朝公主都有哪些
    汉匈和亲,是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通过联姻,加强相互关系的一种外交策略,由于双方地位,社会环境的不同,汉匈和亲的背景赋予了汉匈和亲不同的意义,在西汉政权刚建立时,北方的匈奴也在日益壮大,但是西汉政权是经过秦朝末年的连年征战建立的,百业待兴,迫
  • 五代十国也和亲 五代十国有哪些公主外嫁呢?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是重新走向统一的开端。在此时期,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孕育着各方面统一的因素。此时期的贵族阶级的婚姻方面,其公主外嫁对其各国的割据和对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融合
  • 历史上比较少见的世代和亲的两个国家是谁
    回鹘原来是北亚的游牧汗国,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时,回鹘的别将句录莫贺乘内乱之机,勾结黠戛斯阿热可汗合兵十万攻杀回鹘可汗,“焚其牙帐荡尽,回鹘诸部逃散”,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徙。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
    12-17 和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