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 汉元帝的一致命弱点造成了西汉的衰落

   2020-06-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西汉的历史,一般以宣、元之间为一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宣帝是“中兴之主”,维持了西汉平稳发展的局面,但从元帝开始,西汉开始衰落,所谓“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元帝的性格与他的先世伯祖汉惠帝刘盈非常相似。他们都柔弱仁慈,而柔弱仁慈的人是

西汉的历史,一般以宣、元之间为一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宣帝是“中兴之主”,维持了西汉平稳发展的局面,但从元帝开始,西汉开始衰落,所谓“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元帝的性格与他的先世伯祖汉惠帝刘盈非常相似。他们都柔弱仁慈,而柔弱仁慈的人是最不适宜做皇帝的人。可以说就是他这一性格弱点造成西汉衰落。

当他还是皇太子时,眼看着父皇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刑罚惩治下属,大臣杨恽、盖宽饶等仅仅因为“刺讥辞语”就被杀害,很不以为然。一天趁着陪父亲亲用餐时,委婉地说:“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汉宣帝刘询顿时变了脸色,厉声说:“我们汉朝自有汉朝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怎能像周代那样单纯地使用所谓的‘德政’呢?更何况那班俗儒不能洞察世事变化,最喜好厚古薄今,连‘名’与‘实’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怎能交给他们以治理国家的重任!”这儿的“王道”与“霸道”,大概也勉强可以解释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吧?

说完了这番话,汉宣帝又长叹一声道:“乱我家者,太子也!”这儿的“家”,就是指大汉王朝的基业啊。然而,鉴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汉宣帝最终没有更换太子,没有更换“革命接班人”。

汉宣帝的话果真应验了。元帝即位之后,一反前代帝王之制,单崇儒家,纯任德教,治国完全以经学为指导,选官用人完全用儒家标准。这种以经取士,使一些只知书本、而不省吏事的“书呆子”也被选进了各级政府机构。这影响了西汉后期各级政权的效能,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不光如此,元帝很是依赖宦官,他认为宦官没有家室,形不成盘根错节的庞大集团。就这样,宦官石显之流得势。宦官石显善于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他和外戚史丹、许嘉勾结在一起,排挤打压朝臣。汉元帝听之任之,结果大权旁落。加之元帝在位期间,豪强大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而他又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来缓和矛盾,最终导致西汉的衰落。

 
标签: 汉朝 西汉 汉元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