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京剧大师荀慧生是个“树痴” 一生喜爱种树

   2020-04-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的一幅设色山水画,最近拍出了十二万元的高价。这才知道,原来荀慧生曾是沪上国画名家吴昌硕的入室弟子,23岁时正式拜师学画,27岁时被社会评为四大名旦之一。那时的有些演员,真是一身的文化细胞。荀慧生先生身上还有另一个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的一幅设色山水画,最近拍出了十二万元的高价。这才知道,原来荀慧生曾是沪上国画名家吴昌硕的入室弟子,23岁时正式拜师学画,27岁时被社会评为四大名旦之一。那时的有些演员,真是一身的文化细胞。

荀慧生先生身上还有另一个雅好,一生喜欢种树。多种花还是多种树?荀先生有这样的议论:“花开人人喜,难有百日红。老舍先生年年送我名贵菊花,如‘醉杨妃’、‘千丝连’,我当然也爱看;可是等它耷拉脑袋的时候——它总有这一天,我心里就不舒坦了。到那会儿,扔掉要心疼;让它萎靡不振地戳在庭院中,我又难受。种树则不同,不但开花,还能结果。即使秋来叶落,却不给人以悲秋之感,想像明春又必是枝叶峥嵘……”真是妙论。

荀慧生作为京剧大家,堪称树痴。他在自己的园子里,手植了梨、柿、枣、杏、李、山楂、苹果和海棠,有四五十棵。对树木管理的每个环节,样样亲自动手。他不仅植树美化自己的庭院,还乐于为他人种树。他见到张君秋院中少树,就从护国寺庙会上精心选购一棵,亲自运到张宅,并看准地方种下。他种树自娱,果实则喜赠他人分享。荀宅枣子质细味甜,每年收果时,装筐叠篮,送梅兰芳、老舍、欧阳予倩等先生。当我今日从《直上三楼》(徐城北著)一书中读到这则清品雅趣时,不能不产生崇敬之情。

荀慧生先生对花树的态度有别,与他处世的哲理不无关系。他欣赏老戏《胭脂虎》中的几句戏词:“欲酒莫觉醉,爱花休上头。为人若知趣,到处总风流。”这里的“知趣”,应从高处和深处去想,不要理解得太浅和俗气。我想应该是警觉自己要知足、自制、慎独、修身这么一个大范围了。

1966年8月23日,首都文化界二三百位名人在太庙受辱。京剧戏衣被集堆点燃,他们被勒令面火而跪,红卫兵高举皮带及舞台上的刀枪,肆意抽打这些名人的背脊。浩劫!真是浩劫!荀慧生先生受辱归来,背上血污一片,已被打成丝缕的衬衣难脱难揭。荀先生止住妻女的涕泣,说:“每当小将棍棒打下来,我都运气以对,皮肉虽伤,内脏无碍。我独怜老舍先生一介文人,体弱心刚偏又受辱最重,我怕他一时想不开啊!”果然,老舍先生次日便去了太平湖,一位国家级的剧作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从此永别人世。荀先生在自身难保的境况下,不忧自身之被辱被打,还在同情别人,忧虑老舍之处境。

艺臻顶峰,虚怀若谷,爱树如子,推己及人,菩萨心肠。

 
标签: 民国 京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物的造假手段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
    1、翡翠。只截取上面的绿块,加工成若干全绿的戒面出售。好的戒面价格也是较高的,若干戒面的价格当高于一个陈旧的翡翠大器。2、玉。旧时的方法系将欲着色的玉烤热或放在杏千水中煮热,趁热涂上颜料,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认为满意为止。3、水晶。无色水晶价
  •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1、首先,由于民国开始使用化学彩料,大多数瓷器色彩都比较艳丽和漂浮,用化学材料来绘制的青花普遍都看得出漂浮的样式。而民国瓷器的特点也是通过绘画来表现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点是清代的祝福纹样还是很常见,还有一点就是瓷器会体现出当时
  • 解密:谁是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府最大的实权派?
    “让出”总统,段祺瑞决定踏踏实实地当总理。当然,他要当的总理可不是袁世凯时代的虚位总理,而是责任内阁制下的实权总理。自民国初建以来,责任内阁制的行政主导体制便在“临时约法”中得到确认,但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内阁并不居于主导地位。想当年,宋教仁
  • 民国历史揭秘 统一的国民政府为何曾想废除春节
    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后,重新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在废除旧历和春节的问题上,当时的政府称得上是雷厉风行。首先是频颁禁令,在旧历年到来时,政府各机关禁止放假过年,有的地方还禁止商店关门;其次是严
    12-31 民国
  • 民国29年中学训导证书现江西 涵盖12项指标
    中新网南昌7月21日电(苏路程郑剑平曾勤生)江西省新干县档案局21日消息,近日,该馆在民国档案中发现一份民国二十九(1940年)年颁发的训导证书。该证书显示:学生李毅,系江西新淦(现新干)县人,现年18岁,在本校初中修业期满,操行成绩业经考
    12-31 民国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民国时的天才特务赵秉钧为何会被袁世凯毒死?
    1914年2月27日,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号称是职业杀手、天才特务的赵秉钧在天津都暑中毒身亡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时任中国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那可是“悲痛”万分啊!他马上派二儿子袁克文前去治丧,并特发一万元的治丧费。咳,也不枉赵秉钧白跟他一场。
  • 民国最富影星李丽为偷情报而和日军上床?
    李丽14岁在北平读书时,结识了一个名叫林更新的福建人,此人大李丽四岁,也在北京读书。当李丽十六岁时,和林更新在山西结婚,随后,林赴法留学,李丽蛰居山西夫家。由于遭受夫家的虐待,李逃回了北京母家。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林家派人交涉,要李丽回山西
    12-30 民国偷情
  • 揭秘民国文人的北漂生活:拿高工资不置房产
    几年前,“逃离北上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意思是说大城市越来越不宜居,北京尤难。不过,春节过后,原先“逃离北上广”的那些人又“逃”回来了。京城历来居不易。这一点,凡是想在北京寻找梦想的人,都应该有心理准备。过去的京城,对“北漂”还有一种“住房
    12-30 民国房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