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军成立之初张自忠为何推荐宋哲元出任军长

   2020-03-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37年7月25日,在经过十几天的沉寂之后,中日军队再次爆发激战,地点就在北宁线的要津廊坊车站。“卢沟桥事变”的战事再度升级,廊坊的守军是二十九军张自忠麾下的三十八师一一三旅二二六团,由于廊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一一三旅的旅部也安在了这里,

1937年7月25日,在经过十几天的沉寂之后,中日军队再次爆发激战,地点就在北宁线的要津廊坊车站。“卢沟桥事变”的战事再度升级,廊坊的守军是二十九军张自忠麾下的三十八师一一三旅二二六团,由于廊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一一三旅的旅部也安在了这里,二十九军呢,宋哲元是理所当然的一把手,虽然二十九军有副军长一职,但是要说到实际的二把手,可以说是非张自忠莫属。二十九军立军之初,少帅张学良就有意让张自忠出任军长,张自感威信不足,以“平日宽大厚重、深餍人心、物望所归”为由推荐了西北军五虎将之一的宋哲元出任军长,张自忠呢是自任三十八师的师长,有了这一层因素,三十八师的编制也超出了其他部队,除了三个正规旅,还有两个独立旅归张自忠指挥。

7月7日,卢沟桥打响之后呢,守卫廊坊的二二三团协调做了相应的战时准备,他们把团部移驻到路北,以便于指挥作战,并构筑了防御工事。二二三团把车站和街市隔开,各个街口都用旧枕木、麻袋包堵塞起来,在外围挖了沟壕,周围的房屋上也垒砌了各种类型的掩体,布置迫击炮、机关枪对准了预定的假想目标,并测定了距离加以标志。除此之外,随军眷属也都限期送走了。作战准备是做好了,可是二十九军高层下达的作战指挥思想却让二二三团的官兵无所适从。这个指导思想就叫做“备战避战”,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先敌开火,同时还得做到寸土不失。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想避战对手可是不给你这个机会。

7月25日下午,一列日本运兵车开到了廊坊,跑到了二二三团守军的鼻子底下,很快双方就爆发了激战。此时,二二三团的团长崔振伦和旅长刘振三正在屋里等待上级的指示,枪炮声一响,两个人都跳了起来,刘旅长立刻拿起了电话筒,向师部报告请示,崔团长呢,则跑到了前沿查看战情,在第九连的阵地,崔振伦碰到了九连的宋连长,他对崔说,连里一个叫王春山的列兵自己集合了五挺轻机枪,没有得过任何命令就向敌人开火了。枪声就是命令,十连的一个排长立刻向敌军投掷了五捆束的手榴弹,廊坊之战就这样开打了。

 
标签: 张自忠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抗日战争史上是谁逼死了抗战英雄张自忠?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牺牲于湖北襄樊。5月28日,国民政府举行隆重葬礼,蒋介石题写了“勋烈常昭”,追授他为陆军上将,使之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将领。8月15日,延安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题写了“尽忠报国”,使之
  • 抗战初期张自忠为何被认为是“自以为忠”的汉奸
    1937年12月初,二十九军的出击部队陆续撤回,集中在冀南、豫北一带,为了指挥便利宋哲元将总部移到了河南新乡,面对日军,二十九军虽不是一触即溃,也是节节败退。冯志安离军养病,宋哲元手下的大将只剩下刘汝明、高树勋、石友三等人,就在此时宋得到了
  • 张自忠之女:七七事变父亲留守北平与日军激战
    1940年5月16日16时,“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的张自忠将军一生的传奇戛然而止。当时国内有张将军是以死表清白的说法,因1937年发生了两件事:4月,张自忠率冀察国外旅行
    12-07 张自忠
  • 抗战英烈张自忠 反法西斯战场牺牲的军阶最高者
    长江是一条铁血的河流。60多年前有一位忠勇之将曾无声地走过这条母亲河,之所以无声是因为溯江而上的是已经战死的他,这位忠勇之将就是张自忠将军。张自忠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盟军中阵亡的最高将领,也是现代战争面对面厮杀,贴身肉搏,喋血拼刺中
    12-02 张自忠
  • 张自忠武德感动日军 为免伤其遗骸停止空袭一天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5
    11-28 张自忠
  • 张自忠将军怎么死的 殉国后妻子为其绝食而死
    国军中的将才层出不穷,精英良士层见叠出。不过,殉国的也不在少数,那么其中究竟是哪位将军殉国后妻子为其绝食而死呢?他就是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张自忠。同时他也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张自忠将军到底怎么殉国的呢?这还得从枣宜会战说起。19
    11-10 张自忠
  • 张自忠的后代 揭秘张自忠将军的子孙后代今安在
    张自忠的后代:张自忠,中国近代著名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也是抗战史中的著名抗日名将之一,1940年在与日军战斗中,不幸殉国,是二战中同盟国阵亡的最高级将领。接下来由小编来为大家说说张自忠的后代。张家第二代:两子一女中一子早殁张自忠将军与夫人
    10-27 张自忠
  • 张自忠将军牺牲后 哪位英雄冒死抢回张将军遗体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牺牲在枣宜会战的战场上,诠释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和爱国情怀。同时,张自忠将军还是抗日战争中,战死沙场的中国最高将领。张自忠殉国后,身为排长的郭荣昌参加敢死队,冒死抢回了他的遗骸。1938年6月,20岁的郭荣昌
  • 张自忠 二战时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
    张自忠(1891.8.11-1940.5.16),字荩忱,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1912年张自忠考入天津政法学
  • 抗日名将张自忠的英雄事迹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1908年,入临清中学堂读书。1911年,就读于天津法政学校,第二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读书期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