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王朝第一妃裴氏无视圣旨 曾经坚决“不奉诏”

   2020-08-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皇帝“金口玉言”对不?那要看对谁,在裴氏这儿,圣旨不管用,她坚决“不奉诏”,我行我素,搞了盛大的招魂仪式,将丈夫葬于广陵。没两年,墓毁了,又隆重改葬丹徒。对这么个不听话的王妃,司马睿的心理阴影面积怎样呢?东海王司马越,是司马懿的侄孙,他能在

皇帝“金口玉言”对不?那要看对谁,在裴氏这儿,圣旨不管用,她坚决“不奉诏”,我行我素,搞了盛大的招魂仪式,将丈夫葬于广陵。没两年,墓毁了,又隆重改葬丹徒。对这么个不听话的王妃,司马睿的心理阴影面积怎样呢?

东海王司马越,是司马懿的侄孙,他能在八王之乱中笑到最后,得益于有个好名声,“少有令名,谦虚持布衣之操,为中外所宗”,并以此笼络了关东世族特别是琅琊王氏在人才、钱财方面的支持。同时,他也是永嘉之乱的肇始者。作为西晋政权实际上的一哥,他患了严重的疑心病,“疑朝臣贰己”。

永嘉三年,拿晋怀帝的舅舅王延开刀,杀鸡儆猴,随后又罢免负责殿中宿卫的所有封侯武官,“由是出者略尽,皆泣涕而去”,导致其自身威望江河日下,人心尽失,“遂忧惧成疾。永嘉五年,薨于项。”

裴氏何时嫁的司马越,年方几何,才貌怎样,史料均语焉不详。但是综合来看,至少在永嘉初,裴氏在政治上已然具有了相当的发言权。

如《晋书》载,永嘉元年(307),司马睿偕王导移镇建邺一事,帝纪里说是“用王导计”,列传中却明言“裴妃之意也”。能够参政议政,儿子司马毗又是法定世子,再加上其兄裴盾、裴邵等,都曾是司马越的重要幕僚,均说明裴氏乃司马越之原配,士族名媛,大家闺秀,心智成熟,各方面素质当属上佳。关于永嘉南渡及东晋建政,裴妃的贡献常被后人质疑,如果理解了当时门阀政客心理以及司马越个人的野心与谋划,这种质疑就不攻自破了。

永嘉初,中原已经纷乱,江南相对稳定,有钱有权的携眷南逃,大势所趋。《晋书·王导传》曰:逮至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如此规模,应该不是一两年的事儿。琅琊王氏在洛阳的代表人物是太尉王衍,为家族计,王衍操纵司马睿与王导在徐州相结合并授意南下的可能性极大;永嘉元年,“怀帝即位,委政于越”,司马越正为中原乱局发愁呢,巴不得江左稳定,使之成为后盾,跟老婆商量,裴妃拘于门阀世族的立场,又怎么可能不支持?

永嘉五年,司马越死后做了回“背锅侠”,宁平之役,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天下归罪于越”。裴氏更倒霉,在何伦、李恽的保护下,带儿子跑路,结果在洧仓(今许昌东)为石勒所败,“毗及宗室三十六王俱没于贼”,自己为人所掠,卖于吴氏,从此失联长达十年之久。在这个十年里,她经历过什么,吃过哪些苦头,一概不知,不过乱世妇孺最悲惨,大家也可以想象。

司马睿在建邺,貌似傻萌傻萌的,一直没称帝。先是都督扬州诸军事,加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怀帝蒙尘于平阳,他又做了天下盟主,很江湖的一个职位。十年后也就是公元317年,才承制即晋王位,改元建武,次年闻得晋愍帝死于汉,遂即皇帝位,改元太兴,史称东晋。

裴氏后来的事儿,恰恰发生在太兴年间。“太兴中,得渡江,欲招魂葬越。”此举在当时比较新鲜,毕竟招魂葬既非衣冠冢,又不同于庙祧,四不像的玩意儿,“元帝诏有司详议”,博士傅纯抨击说“违礼制义,莫大于此。”实际上,此举在东晋王朝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曾引发后来一系列伦理及仪制的大讨论,一直到晋穆帝永和十一年(355年),博士胡讷还引用“裴妃故事”作为旧典来教育其他诸侯。晋元帝明确表示反对,郑重其事地下了个诏书“不许”。

皇帝“金口玉言”对不?那要看对谁,在裴氏这儿,圣旨不管用,她坚决“不奉诏”,我行我素,搞了盛大的招魂仪式,将丈夫葬于广陵。没两年,墓毁了,又隆重改葬丹徒。对这么个不听话的王妃,司马睿的心理阴影面积怎样呢?他非但没有窝火,反而对裴氏出奇的优待,多次登门看望,“帝深德之,数幸其第”,还将自己的三儿子司马冲过继给裴氏,以奉养天年。

对比司马睿自己的几个妃子(元帝没有立后),原配虞孟母早亡,明帝母荀氏谴出改嫁,简文帝母郑阿春稍有宠,也不过得封夫人,是故,裴氏才是名副其实当仁不让的东晋王朝第一妃。

 
标签: 晋朝 东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晋朝司马家族怎么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如何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怎么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如何
    1、享国45年的曹魏政权,虽然被司马家所取代。但是,曹家的剩余后代,却并没有遭到司马家的大肆屠戮,反倒是得到了优待。2、曹奂退位之后,被封为陈留王。司马家对待曹奂,保留了对待外国君主的礼节,允许曹奂使用天子的礼仪,上书不称臣,受诏不下拜。3
  • 葛洪简介 东晋时期者著名炼丹家关内侯葛洪生平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
    12-31 晋朝东晋
  •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事
    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
  • 西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与
    12-29 晋朝西晋
  • 冯跋简介 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冯跋生平
    冯跋(?―430年),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其父冯安曾任西燕将军。西燕亡,冯安东徙龙城(今辽宁朝阳),居于长谷。慕容宝时,署中卫将军,慕容熙继位后,提升冯跋为殿中左监,后又升为卫中郎将。
    12-28 晋朝冯跋
  • 晋朝文字介绍 两晋时期文字书法的流行与发展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於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 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两晋文学脱离经学的束缚而独立,走向自由及多元化的发展。这是因为:魏晋的儒家精神衰微、才能重于德行,士大夫虚无荒诞
    12-28 晋朝
  • 阮籍嵇康 晋朝的韩寒与郭敬明阮籍猖狂嵇康打铁
    “美少男”作家郭敬明的最新小说《小期间》一出街就成贩卖榜第一,去豆瓣网,任意一搜,只有大把对该书的恶毒诅咒,以及对郭敬明同窗的人身攻击。郭敬明本人,踩着足以踏平一座都会的尖叫和诅咒腾云驾雾,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这个中的悬疑是,同样是偶像
    12-27 晋朝嵇康
  • 为何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
  • 解析西晋荀灌一个女孩子是如何突围救父的
    荀灌是西晋时期大将荀崧的女儿,虽然是女儿身,但是荀灌却从小就有着男孩子的性格,小时候又总是跟随父亲四处奔波,而且对武艺十分地感兴趣,所以尽管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儿,但是却能够做出带领士兵突围救父的事情来,从中人们也可以看到荀灌是一个什么样的
    12-27 晋朝西晋
  • 鄢陵之战简介 晋国巩固了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国,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展开的一次大战。晋国经鞍之战而制服大国齐,与楚国势均力敌。周简王七年,在宋大夫华元调停下,晋、楚弭兵议和,实则蓄积力量,等待时机,以利新的争霸决战。晋国乘楚背弃秦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