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杨家将 揭秘历史与传说差距到底有多大?

   2020-05-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杨家将故事已流传近千年,小说、评书、戏曲精彩迭出。不过,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究竟如何呢?正史上只有三言两语的边关守将,为什么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杨家将是如何走红的杨家将故事流传了近千年,历久弥新,令人难忘。杨家将故事是如何家喻户晓的?这有一个

杨家将故事已流传近千年,小说、评书、戏曲精彩迭出。不过,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究竟如何呢?正史上只有三言两语的边关守将,为什么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杨家将是如何走红的

杨家将故事流传了近千年,历久弥新,令人难忘。杨家将故事是如何家喻户晓的?这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文章,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并且指出杨家将故事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广泛流传。欧阳修的这篇文章作于杨业死后的第65年,篇名叫《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这位供备库副使杨君,是杨家的后人,名叫杨琪,杨业乃其伯祖。另一位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著名人物苏辙也写过一首“过杨无敌庙”,苏辙也是北宋人,离杨业去世的年代并不算太远,他的诗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杨家将故事在宋代的影响力。

到了南宋,民间艺人把杨家将故事编成了话本,在民间越传越盛。由于北宋最终为外敌所灭,南宋遗民崇拜英雄的心情非常强烈。面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政府,他们对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更加敬仰和怀念。杨家将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民间艺人进行了大胆想象和艺术加工,许多神奇的故事和人物不断被融入。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南宋遗民徐大焯所著的《烬余录》,书中把与杨延昭同时代的将领杨嗣的功绩安到了杨延嗣身上,又创造出了杨宗保,还构想了杨家将父子舍命救援宋太宗的情节。到了元代,杨家将故事形式又有新拓展,出现了杂剧,比如《昊天塔孟良盗骨》等等。到了明代,杨家将故事进一步丰富,出现了《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杨家将故事以小说、评书的形式广泛流传。这些故事反映的时间跨度加大,从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一直写到宋神宗赵顼,约一百年的历史,编织了杨家祖孙世代抗敌的英勇故事。

明朝中后期,朝廷积弱,外敌虎视,这种局面与宋朝何其相似,杨家将成了借古言今的最好武器。另一方面,明政府也非常推崇杨家将,希望借此宣扬忠君思想。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之下,民间艺术家在传说和戏曲的基础上,改编出历史演义小说,如明代纪振伦的《杨家将通俗演义》,加上清代熊大木的《北宋志传》,这两部书使得杨家将故事定型,为后来的戏曲和说唱文学提供了丰富素材。明清两代,戏曲舞台上以杨家将为题材的剧目就有三百六十出之多。直到今天,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还经常上演《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等剧目。这些小说和戏曲,与历史事实出入已经很大,成了英雄传奇。

杨家将故事之所以能够深入民心,固然是因为其曲折动人的情节,更重要的还与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形势密切相关。纵观中国历史,北宋被金人所灭,南宋被蒙古所灭,明代在恢复汉人政权之后又被满清所灭,清朝又一度面临列强瓜分。在中原大好河山饱受铁蹄践踏的时候,人们需要英雄,杨家将就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但史籍中关于杨家将的记载实在过于简略,显然满足不了人们对英雄的期待。于是“杨家将”在传颂的过程中,不断被丰富、充实、发展,原本只有三代的杨家将被铺写成了五代;原本只是男儿的铁血沙场,又融入了佘太君、穆桂英等生动如花的女英雄。已经说不清,到底是人们在以历史谱写英雄,还是借英雄寄语历史。

京城里有没有天波府

在杨家将故事里,杨家在京城有座豪宅“天波府”,百官经过此地时,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甚至于皇帝每年都要来烧两次香,真是好生了得。真实的杨家远没有如此显赫,天波府是元朝人写杨家将戏曲时创造出来的,当时叫清风府。到了明代,秦淮墨客纪振伦在编写《杨家将通俗演义》时又有了新的发挥。按照演义的描述,宋太祖临终时,交代继位的宋太宗先在京城的金水河边建造无佞宅,以表示对杨家的敬重以及求贤若渴的诚意。后来宋太宗兵伐北汉,受到杨业父子的顽强抵抗。为了加大胜算,宋军用离间计挑拨北汉君臣关系,逼杨业归宋。右枢密使杨光美在前去劝降杨业的过程中,故意将无佞宅的图纸丢于军中,并标明此宅是专为接待杨家父子而建。这所豪宅内设无佞宅、梳妆楼、歇马亭、圣旨坊等,估计一定建造得非常美丽和豪华。因为杨业的几个儿子看到图纸后大发感叹,他们说对于这样的居所别说住,就是能看上一眼也非常满足。杨家归宋后,便居住在这所建造在金水河边的无佞宅,也就是传说中的天波府。

在纪振伦编写的故事里,宋太宗是先建好了天波府,后迎接的杨家将。而在《杨家将演义》中,无佞宅的来历稍有不同。杨家初归宋时并没有提及住宅的问题。后来宋太宗幽州被困,杨家父子舍命救主,大郎、二郎、三郎阵亡,四郎、五郎下落不明。宋太宗感念杨家之功,将杨家父子个个封赏,还下令在天波门外、金水河边,建立一所无佞府归杨家居住。又赐钱五百万建造一座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以表彰杨家的功绩。这所住宅之所以会称无佞,可能跟当时杨业被封为无佞侯有关。说到无佞府的来历,书中还有诗为证:忠义全家为国谋,捐生保驾出幽州。九重宠民殊勋绩,特立清风无佞楼。无佞府跟天波楼并不是一个概念,无佞府是杨家住的地方,天波楼是宅前的象征性建筑,类似于功勋牌坊,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象征。按照小说描写,天波楼离无佞府有一望之地,中间是繁华地段,为南北要道,遇有重大节日,百官朝贺或各地使节入朝,必先过天波楼。其实,京城里面根本没有什么天波府,杨家父子只不过是边防守将,也没有多少施展抱负的机会,甚至于他们可能都很少到京城,更谈不上在京城居住或拥有豪宅了。我们梳理一下杨家将的战斗生活经历就可以很清楚地明白这一点。

杨家祖居麟州,也就是今天陕西神木县一带。杨业二十岁的时候到了太原,归宋后,先是留在内地做了郑州刺史,后来边关情急,他又被派往代州做刺史,兼任三交前线指挥官,代州和三交都在今天的山西一带。上前线之时,史载宋太宗给了他丰厚的赏赐,如果有天波府这么大的恩赐肯定是要记载的。杨业效力宋朝前后不过七八年时间,最后死于边关,从他的履历看,无论是归宋前还是归宋之后,都未曾驻过宋朝京城开封。杨家第二代杨延昭也只是个边防守将,而不是京官。杨延昭年轻时在父亲帐中听令,杨业阵亡之后,他一度被派往南方,后来又调往北部边防。杨延昭一生都在边关度过,他也病死在边关。杨家第三代杨文广的成就远不及前两代,更不可能享受豪宅的待遇。今天山西、河北甚至于北京等地都存留着杨家将的某些足迹,有一些是真实的,也有许多是虚构的。开封有关杨家将遗迹并不多,如今开封的天波府是后人所建,很多陈述的依据也都来自于小说与演义。

京城里没有天波府,也不可能有天波府。宋朝的帝王不可能在解除了大将的兵权之后,又重新重用武将养虎为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很能说明这一点,这也是宋朝军力不强、国力不振,最终为外敌所灭的根本原因吧。之所以会有天波府一说,可能是人民觉得英雄应该享受那样的待遇,尽管有很多功劳是人民凭空想象出来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天波府已是一个永恒的概念,它寄托着人们对爱国英雄的无上礼遇和无比敬重。

 
标签: 杨家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历史上存在真实的杨家将吗 历史上是否有真实的杨家将
    历史上存在真实的杨家将吗 历史上是否有真实的
    1、历史上的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 。2、杨继业 ,又叫做杨业,(约932-986年),原名重贵,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都很器重的名将 。杨家将的故事 ,大都是后来的说书演绎的 。但是真实的
  • 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吗 历史上是不是真有杨家将吗
    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吗 历史上是不是真有杨家将吗
    1、历史上是有杨家将的。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杨业本命杨重贵,杨业是太原人,原来是北汉的将领。当时北汉只是一个臣服于北汉的政权,但是辽国一直侵扰北汉的边境。当时杨业负责镇守北汉边境,所以经常和辽军交锋,30多年一直没有落于下风。在北汉灭亡之后
  •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故事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故事是怎样的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故事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故事是
    1、杨业在历史上是一位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将,20多岁便入事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任侍卫新军都虞侯。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业向北汉皇帝刘继元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深
  • 历史上的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上的杨家将是不是真的
    历史上的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上的杨家将
    1、历史上的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2、真实的杨家将:千百年来,杨家将的故事就在这种艺术化过程中逐渐丰满、丰富了,满足了人们对忠烈的感佩,对奸臣的鞭挞,对昏君的痛恨。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和西方列强欺凌,反抗侵略、保家卫国、追求和平美
  • 忠烈杨家将潘仁美是谁?潘仁美简介及怎么死的
    由郑伊健、吴尊、周渝民、林峰等七名型男主演的歌颂杨家将保家卫国的电影《忠烈杨家将》已经于4月4日上映,剧中还出现了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的大奸臣潘仁美这个人物。那么潘仁美是谁呢?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他的历史原型是谁?潘仁美又是怎么死的?
  • 揭秘杨家将第一人杨业 手杀上百人后绝食而死
    宋太宗赵匡义攻打北汉时,曾下重金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人,也就是常说的杨家将第一人,也叫杨继业,杨令公,此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猛将。赵匡义没有看错人,杨业在北汉时,以骁勇善战出名,每战必胜,屡立战功,所以当时北汉人都称他为
  • 杨家将里杨四郎杨延辉简介 杨四郎是怎么死的?
    杨延辉,是中国古代与杨家将有关的话本、演义、小说、评书中的人物,原名杨贵,字延辉,后改名木易。杨延辉为抗辽名将杨业所生七子之一,排名第四,故又有“杨四郎”之称,后世人也常称其为杨四郎而非杨延辉。杨延辉作为杨业的儿子,杨家将之一,自然也是一位
  • 潘美是《杨家将》潘仁美的原型吗?他为人怎样?
    《杨家将》可以说是一出非常成功的故事系列,无论是小说、传记、评书、戏剧,甚至放在今天来说的电影电视剧,对于杨家将故事的表现可以说是经久不衰。而与杨家将有关的故事,就算历经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仍然受到观众们的喜爱。不说中国古时候的人们,就说现
  • 杨家将杨业怎么死的?手杀上百人后绝食而死
    宋太宗赵匡义攻打北汉时,曾下重金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人,也就是常说的杨家将第一人,也叫杨继业,杨令公,此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猛将。赵匡义没有看错人,杨业在北汉时,以骁勇善战出名,每战必胜,屡立战功,所以当时北汉人都称他为
  • 平凡的杨家将为何能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
    杨家将故事流传了近千年,历久弥新,令人难忘。杨家将故事是如何家喻户晓的?这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文章,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