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杨家将 只不过是后人们回忆中的一部意淫史

   2020-02-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要问一句,中国历史上哪对夫妻名声最大,稍微上点年纪的,大概都会回答说,杨宗保和穆桂英。虽然中国有着优秀的史官传统,有着从三皇五帝到清末民初延续五千年未曾断绝的历史典籍,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历史是《三国演义》的历史,而不是《三国志》的历史;

要问一句,中国历史上哪对夫妻名声最大,稍微上点年纪的,大概都会回答说,杨宗保和穆桂英。虽然中国有着优秀的史官传统,有着从三皇五帝到清末民初延续五千年未曾断绝的历史典籍,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历史是《三国演义》的历史,而不是《三国志》的历史;历史就是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爱哭鼻子的刘备、神机妙算的孔明;历史存在于勾栏瓦舍、说书唱戏。这种历史观,充满了意淫,尤其是描写对异族的关系,基本就是意淫,而《杨家将》 就是最大的意淫产物。

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对于游牧民族,基本都是处于弱势、守势,中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宋朝,由于体制设计等原因,一直呈现文化昌明而武备落后的态势,所以后人评价宋朝往往要用“积弱”二字。从初期的对辽、中期的对西夏、晚期的对金乃至后来的对蒙元,大多是败多胜少、岁币请和。但出现在野史传说,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如果你不看史书,只是听书看戏,你就会欣然发现,宋朝是常胜国,每次交战,都是大宋获胜(当然,两国交兵的原因也是番邦先挑衅),番邦大败,递上降书顺表,年年纳贡、岁岁称臣,和历史真实正好掉了一个个。《杨家将》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呼家将》也是如此。

杨家将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主要就是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民间声望巨大的佘太君、杨宗保、穆桂英反而是虚构的。杨家将三代血战报国,英勇杀敌,这在积弱的赵宋确是比较突出,自然引起人们的敬仰和推崇。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宋朝积弱,最后亡于外敌,所以遗民们更加追思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于是杨家将的故事得以广泛流传,在流传过程中,民间加入了许多神奇的人物和故事。南宋“说话”,便有《杨令公》、《五郎为僧》的名目。在元朝的杂剧中,有关杨家将的剧目更是很多,像《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吴天塔孟良盗骨》、《八大王开诏救忠臣》、《杨六郎私下三关》、《杨六郎调兵破天阵》、《焦赞活拿萧天佑》等杨家将戏。明代中期以后,满州掘起,“倭寇”入侵,明王朝内部奸臣当政,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了通俗小说《杨家府演义》、《北宋志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社会民间广泛传播。这些传说和故事,把杨家将英勇战斗、牺牲的过程,叙述得十分详细和感人。他们还把宋代功臣潘仁美描绘成大奸臣做陪衬,使杨家将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家风更加高大和完美。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爱国者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

其实,只要稍微思索一下,就能发现,这些演义和传说明显违背常理。一个国家,那么多军国大事,难道就只能依靠一个家族吗?男人牺牲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人继承遗志继续战斗;主人战死了,杨排风等家丁、丫环也要继承遗志继续战斗。无论多么强大的外敌,只要杨家将一出马,就立刻搞定。如果这种宣扬是用来激励人们的爱国理想,尚有可取之处。但宣扬过头了,使人们认为,真实的历史就是如此,则就有点过犹不及了。在冯骥才的民俗小说里,描写清末洋人入侵,有乡民就说,不怕,我们有杨宗保和穆桂英。

其实,这些传说也影射了当时战争的残酷与罪孽:男人们作战死光了,只剩下妇女去前赴后继,这样的战争目的何在?益处何在?何为家?何为国?这种对外关系上的意淫,到现在也没有断绝。在某些国人心中,就和清末愚昧的乡民一样,以为只要有了的杨宗保和穆桂英,就能把拿着洋枪洋炮的洋鬼子打败一样。如果不正视自身的短处,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第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制度和科技,早晚还是要被人痛打的。就像清末那样,在舞台上战无不胜,不仅打败了番邦,甚至娶了他们的公主做小老婆,但实际上却在不断地割地赔款。

 
标签: 杨家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历史上存在真实的杨家将吗 历史上是否有真实的杨家将
    历史上存在真实的杨家将吗 历史上是否有真实的
    1、历史上的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 。2、杨继业 ,又叫做杨业,(约932-986年),原名重贵,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都很器重的名将 。杨家将的故事 ,大都是后来的说书演绎的 。但是真实的
  • 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吗 历史上是不是真有杨家将吗
    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吗 历史上是不是真有杨家将吗
    1、历史上是有杨家将的。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杨业本命杨重贵,杨业是太原人,原来是北汉的将领。当时北汉只是一个臣服于北汉的政权,但是辽国一直侵扰北汉的边境。当时杨业负责镇守北汉边境,所以经常和辽军交锋,30多年一直没有落于下风。在北汉灭亡之后
  •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故事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故事是怎样的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故事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故事是
    1、杨业在历史上是一位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将,20多岁便入事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任侍卫新军都虞侯。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业向北汉皇帝刘继元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深
  • 历史上的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上的杨家将是不是真的
    历史上的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上的杨家将
    1、历史上的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2、真实的杨家将:千百年来,杨家将的故事就在这种艺术化过程中逐渐丰满、丰富了,满足了人们对忠烈的感佩,对奸臣的鞭挞,对昏君的痛恨。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和西方列强欺凌,反抗侵略、保家卫国、追求和平美
  • 忠烈杨家将潘仁美是谁?潘仁美简介及怎么死的
    由郑伊健、吴尊、周渝民、林峰等七名型男主演的歌颂杨家将保家卫国的电影《忠烈杨家将》已经于4月4日上映,剧中还出现了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的大奸臣潘仁美这个人物。那么潘仁美是谁呢?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他的历史原型是谁?潘仁美又是怎么死的?
  • 揭秘杨家将第一人杨业 手杀上百人后绝食而死
    宋太宗赵匡义攻打北汉时,曾下重金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人,也就是常说的杨家将第一人,也叫杨继业,杨令公,此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猛将。赵匡义没有看错人,杨业在北汉时,以骁勇善战出名,每战必胜,屡立战功,所以当时北汉人都称他为
  • 杨家将里杨四郎杨延辉简介 杨四郎是怎么死的?
    杨延辉,是中国古代与杨家将有关的话本、演义、小说、评书中的人物,原名杨贵,字延辉,后改名木易。杨延辉为抗辽名将杨业所生七子之一,排名第四,故又有“杨四郎”之称,后世人也常称其为杨四郎而非杨延辉。杨延辉作为杨业的儿子,杨家将之一,自然也是一位
  • 潘美是《杨家将》潘仁美的原型吗?他为人怎样?
    《杨家将》可以说是一出非常成功的故事系列,无论是小说、传记、评书、戏剧,甚至放在今天来说的电影电视剧,对于杨家将故事的表现可以说是经久不衰。而与杨家将有关的故事,就算历经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仍然受到观众们的喜爱。不说中国古时候的人们,就说现
  • 杨家将杨业怎么死的?手杀上百人后绝食而死
    宋太宗赵匡义攻打北汉时,曾下重金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人,也就是常说的杨家将第一人,也叫杨继业,杨令公,此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猛将。赵匡义没有看错人,杨业在北汉时,以骁勇善战出名,每战必胜,屡立战功,所以当时北汉人都称他为
  • 平凡的杨家将为何能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
    杨家将故事流传了近千年,历久弥新,令人难忘。杨家将故事是如何家喻户晓的?这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文章,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