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从小受西方教育 为何嫁给传统的蒋介石?

   2020-05-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宋美龄于1897年生于上海,排行第四,上有姐姐宋霭龄、宋庆龄,哥哥宋子文,下有弟弟宋子良、宋子安。其父宋耀如是我国少数早期留美的学生之一,受了十年的西方教育后回国,经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上海最负盛名的且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资本家。宋美龄的母

宋美龄于1897年生于上海,排行第四,上有姐姐宋霭龄、宋庆龄,哥哥宋子文,下有弟弟宋子良、宋子安。其父宋耀如是我国少数早期留美的学生之一,受了十年的西方教育后回国,经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上海最负盛名的且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资本家。

宋美龄的母亲倪桂珍出身名门,是明代大学士徐光启女儿的后裔,毕业于上海培文女子高等学堂。有一对开明的父母及开放的家庭,这就为宋美龄提供了比一般人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条件。她5岁就被送入当地教会学校就读,1908年,年仅10岁,就远渡重洋,被“高瞻远瞩”的父母送到美国的贵族学校读书。1912年,14岁的宋美龄进入马萨诸塞州的卫斯理女子学院学习。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期间,她主修英国文学、圣经史,选修哲学、讲演学、天文学、历史学、植物学等,还学了法语和音乐理论、小提琴、钢琴。如此全面的教育既培养了她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才能,也塑造了她良好的性格。1917年8月,19岁的宋美龄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该校授予学生的最高荣誉称号——“杜兰特学者”。留学十年,她走遍了美国各州,对美国的了解非一般中国人所能及,个性也是地道的美国式了。她形容自己“只有我的脸像个东方人”。接受了十年完整的西方教育和西方思想的洗礼,也开拓了较为宽广的国际视野,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被打上深深的西方文化烙印。

1917年8月,宋美龄从美国回到上海后,她父母为她请了一个私塾先生教了她好几年的汉语和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1918年5月,宋美龄的父亲病逝后,宋美龄与母亲一起生活,并开始进入上海的社交生活,广交社会名流。

1922年12月,24岁的年轻漂亮、气质非凡的宋美龄和蒋介石在一次基督教晚会上相遇,蒋介石对她一见钟情,在1927年写给她的情书里这样评价她:“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之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蒋介石于是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娶她为妻,但遭到宋美龄的母亲和姐姐宋庆龄的坚决反对。蒋介石的求婚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1927年3月他率北伐军杀进上海后。

经过长达五年的求婚历程,为了宋美龄,蒋介石入教受洗,在宋霭龄的力促下,终于成就这桩富有政治权势前景的婚姻。1927年12月1日,40岁的蒋介石和30岁的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了婚礼,结为夫妻。《纽约时报》第二天就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婚礼的盛况,《上海时报》也对此做了报道:“这是中国人一个显赫的结婚典礼。这场婚姻使得南京军队过去最强有力的领导人和新娘的哥哥——宋子文的家庭以及国民党创始人——已故孙中山博士的家庭联结成一体。”这桩被人形容为“玫瑰与权杖的结合”的婚姻,为宋美龄日后所拥有的一切和使她在中国历史上“有所作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政治舞台。

此后,因为不同寻常的阅历和家庭背景、家族背景,她很快便在中国政坛上崭露头角。有人说,宋美龄是一条政治纽带,通过蒋宋联姻,把孔宋财团和蒋介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四大家族的政治和经济联盟,统治中国长达二十二年之久。同时,宋美龄也是一座文化桥梁,其深厚的美国文化背景把蒋介石政权和美国政府紧紧连在了一起。在某种意义上说,宋美龄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她也因此起到了中华民国历史上中西文化沟通的一些“桥梁”作用。

从1925年到1948年蒋介石掌握国民党大权的二十多年里,宋美龄作为第一夫人长期活跃在中国的政坛上。她以她的智慧、才能、魅力和爱心,在内政、外交、军事、教育、文化等方面广泛参与决策,襄助丈夫,她在台前和幕后为蒋介石做了大量工作,成为丈夫的得力助手。宋美龄的“参政”程度是其他国家的第一夫人望尘莫及的。

宋美龄成为第一夫人后,不仅可以在枕边议论政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决策。

为帮助蒋介石武力统一中国,在中原大战开战前,宋美龄是兵马未动,夫人先行,利用女性特有的细心和精明,争取了韩复榘对蒋的支持,为蒋取得战争胜利和统一中国立了功。在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中,宋美龄为蒋打气助威,出谋划策。

在1934年蒋介石发动的新生活运动中,宋美龄亲自作宣传鼓动工作,随蒋介石视察各地,把教会改造社会的理想带入“新生活运动”,后来正式担任了“新生活运动”的总主任,成为宣传员和直接实施者。她出任全国妇女指导委员会的指导长,统领各界知名人士大张旗鼓,大造声势,把这项所谓“心灵道德建设”推向全国,并向国外广为宣传。她把移风易俗、改造社会作为民族复兴刻不容缓的工作。她借助于基督教协进会的力量,在江西设立了11个实验区,从事农民福利与卫生等物质建设。尽管新生活运动无疾而终,但它不仅提高了宋美龄个人的声望,也锻炼了她的参政能力。

宋美龄还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1928年8月,她亲手建立“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和女校”,以纪念为党国牺牲的将士先烈,养育他们的子女。在办学过程中,宋美龄主持劝募经费,确立办学理念和具体的教育事项。这个学校是她公益事业的一个起点。学校的毕业生,从1928年到1990年代,曾经遍布在世界各地,他们对宋美龄心存感恩。

九一八事变后,宋美龄负责组建空军,1936年第一次担任军政要职,成为中华民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她不仅总揽空军的人事大权,还协助采购飞机,培养飞行员,争取外援和筹集经费。此外,她还把许多时间花在有关航空理论和飞机设计的学习上。她和外商洽谈,订购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产品。在她的主持下,1937年,国民党的空军部队初步建成,且空军地位迅速提升,装备大为改善,已经拥有500架飞机。她掌管空军期间,还延揽了骁勇善战的美国空军中校陈纳德组建了名扬中外的“飞虎队”,“飞虎队”在接下来的反击日寇的斗争中,屡建战功。

1938年春,宋美龄因健康原因辞去航委会秘书长一职,由其兄宋子文接任,但她始终掌握着空军的人事、采购甚至训练大权,被称为“中国空军之母”。她不仅参与了空军的建设与训练,还参与了一些空战的战略设计。在1938年中国空军远征日本时,她从头至尾参与部署与指挥,并发表讲话说:“我们派飞机空袭东京,表明我们有能力轰炸东京。但我们是正义的斗争,不伤及日本的妇孺百姓,我们只带上数十万份传单散发遍告日本国民,中国是不会屈服的,全民有抗战到底、最后胜利必属于我们的决心,而你们却是危险的,趁早回头吧。”

西安事变发生后,她以深刻的政治洞见,自信和果断,镇定和理智,在南京舌战众多的主战派,坚决主张停止军事讨伐,制止了何应钦的阴谋,避免了国家分裂。之后,她又亲赴西安,安抚张学良、杨虎城,与各方力量斡旋,促进了危机的化解,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特别是此后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战,起了其他人不能替代的独特的作用。为此,她赢得了国际舆论的赞誉,美国外交官约翰·戴维斯形容她“具有一种要是在前一个时代就会把她推上皇位的气质”,是力挽狂澜的第一夫人。

 
标签: 蒋介石 宋美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