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商人胡雪岩 如何凭借“捐款”走上首富之路

   2020-09-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美国钢铁巨头安德鲁·卡内基曾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因此,他几乎将所有个人财富都捐献给了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有不少美国亿万富豪选择将家产“裸捐”。在感叹美国“裸捐”文化之时,我们不由得反思中国富豪的“募捐文化”。晚清名噪一时的“

美国钢铁巨头安德鲁·卡内基曾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因此,他几乎将所有个人财富都捐献给了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有不少美国亿万富豪选择将家产“裸捐”。

在感叹美国“裸捐”文化之时,我们不由得反思中国富豪的“募捐文化”。晚清名噪一时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无疑是“中国式捐款” 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政商文化与晚清复杂时局之间,他如何凭借“捐款”走上首富之路?

胡雪岩“戒欺”

本地商人不信任 政府只得想国外举债

左宗棠奉朝廷之命,举兵西征,但费用紧缺,一度令他大伤脑筋。他的军费,除了财政拨付外,面临着很大的缺口。好在当时,对外贸易发展,这让左宗棠有了一条筹谋军费的新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将海关税收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这对于左宗棠的西征帮助当然很大,但深远影响了之后的中国官方举债。第二,对外贸易的深入,使得金融业发展神速,一批有经验,有财力的外商及金融机构进入中国,使得军队通过贷款寻求资金成为可能。

问题是,为何左宗棠舍近求远,要去募集更为麻烦的外债呢?事实上,向国内民间的筹款也一直在进行,比如借款和纳捐,但这不足以弥补左氏的军费缺口。1878年,左宗棠第五次西征借款,胡雪岩介入,尝试仿照外债的形式,试图以5000两为一股,在华商中募集350万两。但最终的结果,却只募到定额的一半,剩下的一半还是只能依赖汇丰银行解决。

胡雪岩书法

本土商人消极的原因,可以从英驻上海领事马士在1881年的报告窥见:“看来也许是奇怪的,一个显然拥有大量资源的国家竟然被迫向外国人借100万镑之类的小额贷款,而且若非以高到几乎任何其他大国都不肯出的利率,甚至连这个微不足道的款额也借不到。但人们必须记住,中国人对统治阶级很不信任。因此虽然钱庄主、商人和绅士并不缺少财富,但他们宁愿让钱闲置不用,或投资于土地、房屋,只获得外国贷款利息一半多一点的利润,也不愿把钱借给政府,因为每当政府涉及的只是本国国民时,任何时候它都可以泰然地拒付其债务。”

总之,官方尽管努力向本土商人借款,1866—1883年总计借款达1165万两,但因为政府信用下降,仍然无法完全弥补军费短缺,所以向外商的高利借款不可避免。

游走于政府和外商的融资人才胡雪岩

在这样的局面下,与外商合作向来愉快的胡雪岩,就成为左宗棠不可或缺的融资人才。胡雪岩的确有他的本事。与当时中国政府的低信用不同,胡雪岩这种在市场上自由腾挪的企业家,反而能够赢得外国商人的信任。官员们似乎都看好胡雪岩。

当然,胡雪岩乃一介生意人,在借款高昂的利息中,胡雪岩作为中介,实际上肯定能够分得一杯羹。比如1877年的借款,原本与外商商定的利息为10%,胡雪岩却高报至15%,以至于引发了总理衙门的调查,并最终得到追究。以现在的目光来看,以商人身份赚取中介费或利差本也算正常,但身处内忧外患的晚清,在军费事务上如此行事,难免引来“奸商贸利,病民蠹国” 的骂名。

某种意义上,胡雪岩就是在筹款与军火之间游走,一时间,他甚至是一名影响大时局的企业家,他是真正能够直接帮助左宗棠的大人物。由此,左宗棠在朝中极力抬高胡雪岩,认为“核其功绩,实与前敌将领无殊。” 既然左宗棠如此肯定,那么胡雪岩从左那里得到的回报,就是惊人的。

胡雪岩故居

巨额回报

首先是权力回报。无论是官款的控制,还是海关银号,胡雪岩都是享受特权的生意人。晚清关税的税银是由海关银号进行具体的管理和上缴。胡雪岩至少直接或间接参与管理着宁波、温州、厦门、汉口的海关银号。

其次是政治地位回报。比如众人羡慕不已的黄马褂一品官职,就是左宗棠帮助争取而来。光绪四年,应左宗棠的上奏,朝廷破格嘉奖胡雪岩布政使衔,二品顶戴,赏穿黄马褂。这是中国企业家在向来重农抑商的帝国时代,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

第三当然是经济回报,让胡雪岩成为那个时代最富有的中国人之一。与左宗棠合作之时,胡雪岩在借债中赚取利益,并开设阜康银号,遍及沿海沿江贸易圈,他广泛涉足典当业、生丝贸易、医药业等,事业达到了顶峰。

胡雪岩故居俯视图

巨额花销

胡雪岩的巨额花销可能有以下三大方面:

首先是他奢侈的生活。其次,确实有慈善的史实。这可能是很多善于官商结合的中国企业家都会采取的策略,一直到今天,仍然如此。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企业家普遍具有的特征:有市场精神,善于整合政府关系,达则兼济天下,比如从同治年间开始,胡雪岩就介入公共设施的建设中,胡雪岩投身于当时社会的慈善事业,显然有着不错的政治效应。

除了慈善与公益,胡雪岩的直接的捐纳,尤其是捐助左宗棠部队,也是叹为观止。左宗棠在上奏时称,“胡光墉呈报捐赈各款,合计银钱、米价、棉衣及水、陆运解脚价,估计已在二十万内外,而捐助陕、甘赈款,为数尤多,又历年指解陕、甘各军营应验膏丹丸散及道地药材,凡西北备觅不出者,无不应时而至,总计亦成巨款。”

 
标签: 胡雪岩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银库到底在哪?你想不到!
    曾经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生前精明过人,他的银库设计告诉人们,成为大清首富的那天,胡雪岩就想到了自己终有倒霉的时日。何出此言?银库为证。首先,胡雪岩身为二品顶戴,服黄马褂,自然是显赫一时。但他故居的大门,却没有权贵巨富之家的那种宽阔和气派。据说,
    12-21 胡雪岩
  • 揭秘饥寒中死去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悲剧人生
    中国古代的商人,无论多么长袖善舞,家产过亿,在专制皇权面前,只不过是一片浮云,远如明初的沈万三家族,虽然富可敌国,但却因朱元璋对其财富的猜忌,落得家破人亡。近则是我如今要讲的晚清胡雪岩了。胡雪岩,由于台湾的高阳先生写的同名小说在1990年代
    12-18 胡雪岩
  • 从成功巅峰跌落谷底 清朝首富胡雪岩做错了什么
    “红顶商人”,通常是指拥有官方背景的生意人。他们利用官府给予的支持和赋予的特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跻身富豪俱乐部,成为商海浮沉的弄潮儿。胡雪岩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员。他有哪些成功的秘诀?他的成功能否复制?他为什么又迅速地从成功的
  • 红顶商人胡雪岩简介 清朝首富胡雪岩为何破产?
    很多人多知道胡雪岩是红顶商人,清朝首富,可是很少人知道他最后破产了,这其中又发生了些什么呢?胡雪岩破产于1883年12月初,据当时的《申报》报道,1883年11月,上海阜康雪记钱庄面临资金链断裂险情之时,胡雪岩将自己所囤积的15000包生丝
  • 胡雪岩发迹依靠左宗棠 胡雪岩败亡因得罪李鸿章
    “红顶商人”胡雪岩,这晚清昏暗的天际划过的一颗耀眼流星,他独特的经商才能和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经过著名小说家和文史学者的演绎和渲染,在推波助澜之下终于演化成一个传奇。但在传奇耀眼的光环之下,胡雪岩的神奇发迹究竟依靠什么?而他那扑朔迷离的迅速破
  • 胡雪岩和乔致庸结局是怎样?两人有什么区别
    胡雪岩和乔致庸都是大清国慈禧当权时期的商人,两个人名气都很大。胡雪岩和乔致庸结局是怎样?两人有什么区别?两个人的结局明显不一样,胡雪岩不得善终,乔致庸得了善终。胡雪岩和乔致庸都是大清国慈禧当权时期的商人,两个人名气都很大。当然胡雪岩的名气更
  • 晚清商人胡雪岩有多少钱
    晚清商人胡雪岩有多少钱胡雪岩——作为中国晚清时期富可敌国的著名徽商,他可以说是坐拥万千家财(具体数字大约为三千万两白银)。胡雪岩亦官亦商,不仅在商场上大肆兴办钱庄、药庄,还在政治上帮助左宗棠,创办船政局、赈抚局。另外,还大量的购买军火等军事
  • 红顶商人胡雪岩从成功到失败留下了什么启示
    提起红顶商人,基本上所有人都会想到胡雪岩,为什么?因为胡雪岩不仅是商人,还是官员,他的成功是来自于此,同时,也造成了他晚年的失败!对于后世人来说,我们在学习他成功的基础上,也要有所思考。首先,坚持不懈。胡雪岩是白手起家,甚至没有上过学读过书
    10-28 胡雪岩
  • 盛宣怀设毒计打垮胡雪岩?盛宣怀与胡雪岩之死
    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史上,盛宣怀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以及张裕葡萄酒公司的创办者,中国近代的轮船、矿山、电报、铁路、纺织等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无一不是在他的直接控制或参与下完成的。这也导致了他与当时另一位中国工商巨头、
  • 揭秘大清首富胡雪岩 胡雪岩如何掘到第一桶金?
    从钱庄的跑堂伙计到富可敌国的商人,胡雪岩的兴起由一系列混合在一起的个人神话和社会转折所组成。安徽人把胡雪岩作为徽商的代表,浙江人也把胡雪岩作为浙商的佼佼者。安徽绩溪胡里村,山清水秀,一条登源河由东向西绕村而过,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名人辈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