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进曹营并非一言不发 曾说过一句话 但没人听

   2020-07-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源于三国演义,曹操集团为了得到奇才徐庶,施展了不光彩的计谋,将其骗入了许昌。尽管徐庶曾经发誓终生不为曹操集团出一谋划一策。但是,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徐庶还是为曹操集团说了一句有价值的话。在小说的第39回,刘备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源于三国演义,曹操集团为了得到奇才徐庶,施展了不光彩的计谋,将其骗入了许昌。尽管徐庶曾经发誓终生不为曹操集团出一谋划一策。但是,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徐庶还是为曹操集团说了一句有价值的话。

在小说的第39回,刘备还驻扎在新野,曹操命夏侯?为都督,统领十万大军向其发起进攻。临行前,夏侯?骄傲自满,说出“刘备鼠辈耳,吾必擒之”这样的大话。此时,徐庶善意地提醒夏侯?:“将军勿轻视刘玄德。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翼矣。”意思就是说今天的刘备已经不是原来的刘备了,他有了诸葛亮这样的高人辅佐。您夏侯将军要想战胜刘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家认为徐庶只是说了一句劝诫的话,算不上出谋划策。其实,劝诫之言的重要性有时也不低于单纯的谋略。劝诫之言最大的作用在于纠正人的不健康心态,让人能审时度势、谨慎从事。如果夏侯?都听得进徐庶的话,不轻视已经有高人辅佐的刘备,那么他就不会骄傲自大,在用兵时就能小心翼翼一些,少出一点失误,这场仗还有打赢的可能,起码可以减少点损失。但是,夏侯?根本没有听进徐庶的话,反而说:“元直之言谬矣。吾看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惧哉!吾若不一阵生擒刘备,活捉诸葛,愿将首级献与丞相。”战斗结束后,夏侯?大败,他只能灰溜溜地“收拾残军,自回许昌”。

其实,在战斗之前,诸葛亮的压力比夏侯?更大。因为这是他出山之后的第一仗,只能胜不能败,如果失败了,恐怕他在刘备集团都难以立足。也幸亏夏侯?将军客观上成全了诸葛亮。

 
标签: 徐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中徐庶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徐庶怎么去世的
    三国演义中徐庶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徐庶怎么去
    1、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徐庶应该是病死的。徐庶在魏国任右中郎中、御史中丞,可以说在朝廷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徐庶的谋略要高于普通人很多,但是并未得到重用。后来徐庶病逝,在彭城留有一碑。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些历史人物的具体故事我们无法考证
  • 关于三国里的徐庶 三国里的徐庶资料
    关于三国里的徐庶 三国里的徐庶资料
    1、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生卒年不详,有碑存于彭城。2、徐庶本命徐福,出身寒门,也曾是个愤青,喜欢练剑行侠仗义,路见不平。帮别人杀了仇人后,改名徐庶,开始了“侠客行”。后来拜入儒门之下,班里同学嫌弃他过去是个武夫
  • 诸葛亮是徐庶推荐给刘备的吗
    刘备送徐庶刘备一生虽然知人善用,但是也错过了不少的英才,比如陈宫、张辽等人,他们大多都是吕布手下的,但是也是刘备可以争取的,然而这些人的错过还不算什么,最遗憾的就是原本就是刘备重要军师的徐庶的离开。徐庶原来是一个游侠,后来感到这样简单无脑的
  • 徐庶在三国中出场不多但智谋与诸葛亮不相上下
    在三国演义中,让人敬佩的人物大片存在,比如说知天文地理的诸葛,桃园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还有意气风发的赵云,更有曹操、郭嘉和司马,总之有很多。但是在三国里面也有一些英雄人物,虽然出场篇幅不多,但其所有的成就也是不可小觑,在这里小编要讲到一
  • 徐庶母亲自杀而死 为何他不直接回刘备身边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成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关羽,而另一个就是三国时期的谋士徐庶。由于兄长的妻子甘糜二夫人被俘,关羽不得已只好暂时投降曹操以护自己嫂嫂安全。曹操仰慕关羽的义气,故而香车宝马外加美女伺候着,然而无论曹操表现地如何真
  • 徐庶进曹营真实目的世人被其隐瞒了千年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最脍炙人口的故事。在此之前刘备帐中徐庶有辅佐。这个徐庶可不简单,曹操曾问程昱:“徐庶的本事与你相比,怎么样?”程昱回答:“比我的十倍还强。”那程昱也是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操闻之如何不动心?于是软禁徐母并伪造家书一封,
    12-23 徐庶
  • 解密:三国著名谋士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言不发?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英雄招纳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某些单位进行的双向选择。好处在于,打破铁饭碗,有为者有位。很显然,徐庶徐元直就是一个很善于选择的人。但不幸的是,本想从此干一番大事业。却不料中途变故,改弦易张,搞得徐庶一身本领无法
  • 三国谜案:谋臣徐庶为何不学关羽回到刘备身边
    如果今天要在中国人的心中给三国人物分一个阵营的话,那么估计会有不少人把徐庶当成汉臣,也就是刘备一边的。这徐庶本是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之后魏国史书《魏略》中为徐庶作传时依旧采用了他的本名徐福),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中州
  • 揭秘三国中的徐庶为何喜欢吃独食
    徐庶是诸葛亮的同学加好友,惺惺相惜,感情甚笃。在没有遇到刘备之前,两人就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纵酒放歌。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的一种感情,在面对荣华富贵的时候,徐庶竟然撇下诸葛亮,独自一人奔前程去了。要不是后来被曹操逼得实在没办法,恐怕徐到底
    11-26 三国徐庶
  • 三国演义里徐庶入曹营后真的一计不出吗?
    在三国演义的故事里,刘备命运的改变是和徐庶的出现紧紧相连而不可缺得。做为水镜先生的高徒之一,徐庶可谓是华丽丽的登场,他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打破了刘备逢曹多数情况下不胜的命运。可惜没过多久,徐庶就被曹操用计骗到了曹营,希望可以收为己用,临别
    11-24 三国徐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