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三国时要钱不要命的猛将 曾多次搭救曹操

   2020-11-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关于曹洪救主,最精彩最具传奇色彩的版本当然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如果你读书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在《三国演义》中,曹洪至少救过曹操两回性命。第一次,发生在曹操草创基业的时候,那时侯,曹操为伸张大义号召天下诸侯征讨佞臣董卓,结果由于诸侯间各怀

关于曹洪救主,最精彩最具传奇色彩的版本当然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如果你读书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在《三国演义》中,曹洪至少救过曹操两回性命。

第一次,发生在曹操草创基业的时候,那时侯,曹操为伸张大义号召天下诸侯征讨佞臣董卓,结果由于诸侯间各怀私心,并非真心吊民伐罪,匡扶汉家社稷,终至十八镇诸侯“讨董”联盟土崩瓦解,曹操因为杀“董”心切,孤军追袭董卓到荥阳,结果却中了董卓的埋伏,被其部将徐荣杀了个丢盔弃甲,狼狈不堪,致使曹操草创基业的那点家底,几乎在此役中败了个精光,曹操杀到最后,居然发现自己身边连一个护卫都没有,甚至连战马都失去了,眼看,曹操就要被徐荣的士卒所擒,就在这危急时刻,曹洪拍马赶到,从乱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舍命救出曹操,并将自己的坐骑献给了曹操,最后身负箭伤背着曹操趟过了汴水,逃离了险境。

第二次,发生在曹操征讨西凉马超的时候,有一次曹操被马超一路追杀,落荒而逃,甚至“割须断袍”,也没能甩掉马超,最后被马超追赶到一片树林,眼看性命堪忧,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又是曹洪挺身而出,抵挡住杀红了眼的马超,救下了曹操的性命。

由于曹洪这两番救曹操,都出自《三国演义》,所以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毕竟《三国演义》只是一部章回历史小说,作者附会演义的成分居多,是当不得真的。

如果想要知道曹洪到底有没有救过曹操,只有从真正的史料上找答案,而最具参考价值的自然是陈寿的《三国志》,从《三国志》中查找,我们发现,曹洪的确救过曹操的命,不过只有我前面说的第一次,而第二次则很可能是罗贯中为了小说情节需要自己加上去的。

关于曹洪救主,陈寿《三国志》的精彩程度毫不逊色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志》是这样描写曹洪的这次救主:“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看,曹洪之言语何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曹洪之行为何其感天动地,壮怀激烈!曹操有曹洪这样不惜命的猛将军,夫复何求?

但有谁会想到如此勇猛、果敢的大将军曹洪日常生活中却是个吝啬的守财奴,而且还险些因为自己的吝啬小气而掉了脑袋,有些事情真的没办法解释,比如像曹洪这样在战场上连命都不顾惜的人会对金钱如此地迷恋,甚至超过了他的性命,曹洪大概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那种“要钱不要命”的人。

据《三国志》记载,“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於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谥曰恭侯。子馥嗣。”

这段话的大意是:曹洪家里很有钱,但为人却非常的吝啬小气,有一次,曹操的儿子曹丕向他借钱,他居然分文不给,由此便得罪了曹丕。

等到曹操死后,曹丕当了皇帝之后,曹丕便公报私仇,以曹洪的幕僚犯法之名,一并连曹洪也一起治罪,而且当即就下了大狱,准备秋后问斩,因为曹洪劳苦功高,又有救主之功,文武百官纷纷为他求情,可是曹丕却不为所动,坚决要杀了曹洪才肯罢休,好在曹丕的母亲卞太后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卞太后对曹丕说,“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意思是没有曹洪,哪有你曹家今日的荣耀鼎盛?见曹丕不听劝告,卞太后盛怒之下对郭皇后说:“如果曹洪今日被处死,我明日便让陛下废了你的后座。”郭皇后急忙去尽力周旋,于是曹丕才饶过曹洪性命,但仍要削官职、减爵土、没收财产。

曹丕死后,明帝曹睿即位,曹洪才被重新得到重用。

 
标签: 三国 曹操 猛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