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轩辕氏为什么能活到120岁 他有什么长寿秘诀

   2020-08-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黄帝轩辕氏被后世的华夏子孙尊为“人文初祖”,就是说他是中国各种文化的始祖。不但他精于“长生久视”之道,在他老人家的影响下,他的子孙也都寿享百岁,黄帝之子少昊活了一百多岁,少昊之孙帝喾活了一百零六岁,帝喾的儿子尧更是活到116岁。据考证,五千

黄帝轩辕氏被后世的华夏子孙尊为“人文初祖”,就是说他是中国各种文化的始祖。不但他精于“长生久视”之道,在他老人家的影响下,他的子孙也都寿享百岁,黄帝之子少昊活了一百多岁,少昊之孙帝喾活了一百零六岁,帝喾的儿子尧更是活到116岁。据考证,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其农民、猎户、渔民等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岁,而黄帝及其子孙却都活到116~120岁,简直是不可理解的奇事。说奇也不奇,因为黄帝有奇遇的缘故。

黄帝率领北方各民族的联合大军,在河北的涿鹿与蚩尤展开了大战,杀了蚩尤后,他感到治下的人民既没有文化(当时尚未创造出文字),又不懂农耕生产的技能,还经常受到疾病?困,想治理好国家是很困难,于是他去请教西王母,西王母对他说:“你若想治理好国家和人民,不是几年就能实现的,你已经是快50岁的人了,你必须再活五十年,才能实现你的宏图大略。”黄帝听了后忙问西王母:“我怎么样才能再多活五十多年呢?”西王母对他说:“你去崆峒山去恳求广成子传你‘长生久视’之道。”黄帝又问:“广成子是谁?”西王母答说:“他是元始天尊的第三个弟子,现年一千四百岁,你要诚心诚意的恳求他、感动他,也许他能传你至道!”黄帝听从了西王母的指示,回到驻地,安排好妻子(螺祖)及众大臣的工作后,前往千里之外的崆峒山,到了洞口外时,守洞童子问:“你是黄帝吧?祖师爷说了,你的治国大事很多,很重要,你还是先把国家治理好了,再想修炼的事吧!”根本不准他进洞见祖师爷。黄帝无法,只好道回驻地(可能在陕西的咸阳),检查各项工作,又重新对妻子和众大臣安排任务,忙碌了将近一个月,又去崆峒山,广成子仍然不肯见他。就这样前后去了五次,最终感动了广成子,命他进洞,对他说:“你只能在我洞中学习半年,基本掌握了入道初阶后,你就得回去。”广成子对他讲:“长生之道,首先在于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勿劳汝形,勿摇汝精,乃可长生。”除此之外,又实际指导他修炼入门功夫,经过半年的修炼,打通了任督二脉,实现了“气通小周天”,就叫他赶紧回去,治理国家和为人民谋福利。

他回到驻地后,命螺祖管理桑蚕之业,领导妇女种桑养蚕,然后用蚕编织成绵,给大臣们穿用;他命雷公和歧伯等几位大臣去寻找神农氏,学习识别草药的学问,以及用草药给人民治病的方法,命苍颉等人创造文字,安排一切后,他命人把床和行李抬进一个山洞,命人在洞外把守,不准闲人进入,他在洞中修炼。最初是每三天出洞一次,吃些饮食,然后进洞,逐渐发展到每七天出洞一次,吃东西、洗浴全身,然后再进洞修炼,他以平常人难以做到的决心和毅力,连着修炼了九年,终于练成了“久久玄功”,打通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打开了“天门”,实现了人与天地三界的沟通,能直接接收宇宙的信息和能量,能预知一切。随后他回到中央政府所在地,把情况简单地告诉一些可靠而勤奋的大臣,并把“小周天功”修炼法传授给雷公、歧伯、苍颉和螺祖等人。

歧伯和雷公等人学到后,把这些“天机”写进了《黄帝内经·灵枢》和《黄帝内经·素问》,子啊《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明确地写出了他对臣下的教导:“上古之真人,(即知道者),和与道术,法于阴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就是说,养生的最基本方法,首先要顺应自然的变化,根据四时寒暑变化而变换衣着,安排作息时间,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要敏感,在春夏季节多保养阳气,在秋冬季节则要培补阴精;其次,要把调养精神、情感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邪不可干”。从根本上说,各种各样的锻炼方式,营养食品都只是养生的辅助手段。而最根本的在于人体自身的抵抗力要特别强大。

除了这些内容之外,黄帝还命他的大臣歧伯和雷公等人,把人体十二经络、任督二脉和奇经八脉,以及人体有365个穴位的秘密,写到了两部《黄帝内经》中,之所以用“秘密”二字,是因为这些奇妙的发现,虽然已写到书中的多个章节,写的很详细,可是后人中仅有极少数人能够懂得。西周时的周文王懂得,他在撰写《周易》时,对他的帮助很大;老子懂得,他把心得写进了《道德经》,唐朝时“八仙”和药王孙思邈懂,他们都达到仙人的境界;陈转懂得;金元时的张三丰也懂得……可是明朝时的大医家李时珍却不懂,他在撰写《本草纲目》过程中,曾反复翻阅《灵枢》和《素问》,他无法明白的是:四千年前的黄帝是怎么知道人体有十二条正经,奇经八脉;又是怎么知道人体有365个穴位的?他说:“经络看不见,摸不着,黄帝是怎么知道的?”明朝的很多医家都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后来李时珍结识了一些道教界的高人,有人传给他“小周天功”的修炼,经过半年多的修炼,他突然有一天大叫:“我的任督二脉通了!”惊喜之余,他把自己的亲身体会写进《本草纲目》,并说:“关于经络核腧穴,唯反观内照者得查之!”据说,国内医学界除李少波及其少数弟子外,打通任督二脉的人少之又少,因为都没有亲身修炼过。

笔者稍带;啰嗦这几句,希望医药界,道教界人士,都能奋起直追,继承老祖宗的宝贵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标签: 黄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 黄帝为何被称为人文初祖
    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 黄帝为何被称为人文
    1、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开创者。他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先河,在铸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上起了奠基作用;2、史传黄帝之前,人们草昧未辟,蒙昧未开,迨至黄帝时代,黄帝教民兴事创业,治五气,改造自然环境。艺五种,佐五谷,养
  • 炎帝和黄帝是哪个朝代的 炎帝和黄帝是同一时期的人吗?
    炎帝和黄帝是哪个朝代的 炎帝和黄帝是同一时期
    1、炎帝和黄帝所处时代的确为新石器时代。2、炎帝跟黄帝同时代,且均带有传说色彩。从古到今,被视为中华民族始祖象征的炎帝就是与黄帝齐名的炎帝神农氏,据传生于陕西宝鸡姜水(现宝鸡市清姜河流域。3、上古时期的炎帝和黄帝,分别是两个部落的首领。两个
  • 历史上的炎帝黄帝真的存在吗 历史上的炎帝黄帝是否真的存在
    历史上的炎帝黄帝真的存在吗 历史上的炎帝黄帝
    1、历史上的炎帝黄帝真的存在,炎黄子孙是指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都是“黄炎子孙”,即指炎帝和黄帝的后代。2、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黄”指黄帝(Yellow Emperor),
  • 揭开轩辕黄帝与众部落首领合符之地的谜题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曾有这样的记述:黄帝战蚩尤与炎帝后,又四方征战,消除隐患,尔后"合符釜山"。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正因为有了轩辕黄帝与其他众部族首领的釜山合符,才有了中华大一统的开端和中华民族雏形的初现,正所谓“炎黄文
    12-29 黄帝
  • 中国的神明女娲哥哥伏羲和黄帝的关系如何
    说到伏羲和黄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他们是中国的神明,可以算是人类文明的始祖。伏羲和女娲是同一个时期的人,他是早于黄帝存在的,所以感觉他的形象比较具有神话色彩,曾经我一直认为他和女娲不是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是想象出来的
  • 黄帝炎帝蚩尤三圣为何相互死掐 中华民族起源新
    盐有“百味之王”的美称。早在上古时期,盐是比金子还值钱的“天藏之物”,可以说“得盐者得天下”。“炎黄子孙”,这一中国人特定称谓的出现正是因为盐——对盐的争夺导致炎黄合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华夏民族”。炎帝和黄帝本是两个原始部落首领。据《史记
  • 中国历史上商汤是黄帝后代吗 汤氏的祖先是谁
    商汤是黄帝后代吗,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那么在商汤的时候,他算不黄帝的后人呢,这里小编就将和大家介绍黄帝的儿子和后代,还有关于汤姓是不是出自商汤的,对于这些内容不是很了解的朋友们就和小编以一起来看看吧。商汤是不是黄帝后人史载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
    12-25 商汤黄帝
  • 远古传说黄帝大战蚩尤后 蚩尤部族散落何处?
    远古神话里,黄帝蚩尤大战之后,蚩尤大败,他的部族散落何处?萍乡先民是不是蚩尤的后代、古三苗部落的传承?……据有关专家考证,萍乡的远古文明之光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炎黄时期。在远古时期,萍乡属于长江流域以蚩尤为首领的三苗九黎部族的组成部分。
    12-24 蚩尤黄帝
  • 黄帝曾孙竟然会三次喜当爹到底是怎回事?
    帝喾,乃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这个帝王血统高贵,他是黄帝的曾孙子。曹植有篇名作《帝喾赞》,曾经这样颂之:“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明。”帝喾之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皆因他不
    12-21 上古黄帝
  • 黄帝御女千二百成仙?是不靠谱的传闻吗?
    作为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公孙轩辕历来为后世所敬仰,传说中的黄帝不仅一统华夏众部落,而且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不仅如此,后世的道家也视他为道家先祖,道家亦被称为“黄老之术
    12-19 黄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