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鲁肃遣子问路的故事

   2020-12-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国鲁肃遣子问路的故事“鲁肃遣子问路”是一则谜语,是1982年五月长江中下游六省市十四个单位在江西庐山举行的“匡庐谜会”,其中九江队为了尽地主之谊,写下一副对联,该对联为:鲁肃遣子问路;阳明笑启东窗。《三国》鲁肃剧照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将军

三国鲁肃遣子问路的故事

“鲁肃遣子问路”是一则谜语,是1982年五月长江中下游六省市十四个单位在江西庐山举行的“匡庐谜会”,其中九江队为了尽地主之谊,写下一副对联,该对联为:鲁肃遣子问路;阳明笑启东窗。

《三国》鲁肃剧照

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将军,字子敬,临淮东城人。难么鲁肃遣子问路,也就是说先把子遣走,没有了子,就只剩下敬了。而且在古文中“问路”又有指导的意思,所以鲁肃遣子问路的谜底就是敬请指导。

看下联,阳明笑启东窗。阳明是指明代的理学家王阳明,这里不像上边那个,巧妙去字,而是回到阳明本身的意思,阳明阳明,意思就是有太阳,很光明,也就是说阳光照进来,简化说就是光临。“笑”暗指“欢乐”的“欢”字,只有欢乐了才能笑出来。打开东窗让阳光照进来,人很欢乐,连起来就是“欢迎光临”。

这副对联巧妙的运用了当地的历史名人的名字,包括人的字。设计的巧妙而又不容易猜出,很有文化气息,谜底蕴意很好,表现了当地人热情好客,欢迎四方来客。后来“鲁肃遣子问路”被作为礼貌用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频繁使用。

关于鲁肃,他并没有诸葛孔明那样被世人熟知,只是因为他大智若愚的性格,他的聪明一般不在人前表露,只等到孙权需要的时候,他就充分表现出他的大智慧,他所献上的每一条计策都为东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鲁肃不如西汉樊哙吗

鲁肃是东汉末年,东吴孙权的谋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年结交周瑜,后和周瑜一起投靠孙权,在孙权处鞠躬尽瘁,为孙权鼎立江东做出很大的贡献。

《三国》鲁肃剧照

鲁肃生在一个富豪之家,虽然祖辈无人出仕,但是家底丰厚,再加上他视金如土,志向远大,在当地也是有名望之人。当时袁术吸纳他做了个东城长,居巢长周瑜带领难民向他借粮时,他二话没说就把仓库一半都借给了他,周瑜感念此人恩惠,鲁肃本是豪爽之人,两人便建立了坚固的友谊。后来,鲁肃被周瑜邀请,一起投靠了孙权。鲁肃认为,曹操一人独大,只有联合刘备才有赢他的可能,遂促成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刘备骗取孙权的荆州,孙权极为不满,鲁肃为了大局,单刀赴会,面见关羽,为世人称道。

樊哙是汉高祖刘邦的心腹猛将,西汉的开国元勋。曾在鸿门宴时救了刘邦,伟西汉的建立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是楚汉相争时的风云人物。

鲁肃不如樊哙并不是三国时期的典故,而是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故事。一次,大学士纪晓岚坐船而行,后面一艘船赶了上来,船上有一武士,扔给了他一个包着石子的纸条,上面写着“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纪晓岚哪能不知道这是讽刺他文臣不如武将,于是纪晓岚就回了一句“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纪晓岚以文臣狄青和武将萧何反驳,因此这两句话闻名天下。

我咯诸葛亮智辞鲁肃的故事

鲁肃有生之年最大的政治主张就是孙刘联合共抗曹操,所以无论别人怎么做,鲁肃的政治主张从来就没有变过,为了这一主张鲁肃有时候可以说是两头受气也不为过,特别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鲁肃更是被描写成为了一个两边都不讨好的老实人,被孔明耍的团团转,可以说鲁肃为了保住孙刘联盟费劲了心力。

诸葛亮剧照

《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在这一回中,周瑜听说刘备袭取了南郡和荆襄气急败坏就要率兵去攻打,鲁肃出面说,不能攻打啊,这样做不利于孙刘联盟,并且刘备与曹操的关系本来就不错,如果把刘备逼急了跟曹操联合一起来攻打东吴就糟糕了。我先去讨要,如果实在是不给再想办法就是了。于是众将都说这个方法比较好。于是周瑜就派鲁肃前去见刘备,鲁肃先跑去了南郡,听说刘备在荆州于是又跑到了荆州,见到了诸葛亮和刘备,谈到要回荆州的想法,诸葛亮说,荆州是刘表的地方,并不是东吴的地方,刘备作为刘表的弟弟,帮助刘表的儿子治理荆州是理所当然的。鲁肃于是说,刘表的儿子现在都在江夏,并没有在荆州怎么能够说帮助刘表的儿子治理荆州呢?于是诸葛亮让病重的刘琦出来与鲁肃见面,鲁肃见到刘琦于是没有话说了,沉默许久鲁肃说,如果刘琦的儿子不在了,是不是可以将荆州还给东吴了呢?诸葛亮于是说,那当然。于是鲁肃就这样回去了。荆州也没有要回来。

鲁肃回到江东说了自己去的经过,周瑜非常气愤,说,刘琦现在还那么年轻,等到刘琦死后才能归还荆州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鲁肃说,我看刘琦病的很重,可能很快就会死去。于是周瑜这才作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肃为孙刘联盟做出的努力,可以说鲁肃的一生都在为孙刘联盟而努力,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并没有看到孙刘联盟的必要性,于是在鲁肃死去不久,孙刘联盟就崩塌了,于是三国鼎立的局势很快消失了。

三国鲁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鲁肃在其出生时,父亲就去世了。还好有他的祖母把他抚养长大。鲁肃家中很是富有,在当地数一数二,只是祖辈都无人出仕为官,所以即便再富有都不是士族阶级。

《三国》鲁肃剧照

鲁肃在年少时就胸怀大志,才思敏捷,还爱骑射习武,家道殷实,从不吝啬财务,乐善好施。古语有云“乱世之下出豪杰”,鲁肃就想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袁绍在招兵买马的时候,封鲁肃做了个东城长,战乱年代,粮食很是宝贵,周瑜闻鲁肃之名,带领了一众难民前来问鲁肃借粮,那鲁肃二话没说,就借给他三千斛,经此一事,周瑜便觉此人与众不同,乃是英雄豪杰,便建立了坚固的友谊。

后来,鲁肃在周瑜的劝说之下,随着周瑜一起到了东吴,孙策很是赏识鲁肃,后来鲁肃祖母去世,回乡安葬,回来之时,孙策被杀,其弟孙权继位。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鲁肃非常被孙权看重,与他同榻而卧,把酒畅言。

旧臣张昭认为鲁肃不够谦逊,经常诋毁他,孙权却不以为然,异常看重。鲁肃尽力辅佐孙权。鲁肃一直主张合纵抗曹,单凭东吴或者蜀地一人之力,难以撼动曹操,只有两人联合才能对抗曹军。在他的竭力劝说下,孙、刘联盟,赤壁之战取得大胜。周瑜病逝,将重任全部交于鲁肃。刘备假意借荆州,惹得孙权勃然大怒,两国经常发生摩擦,鲁肃顾全大局,总是和颜悦色的安抚双方,邀请关羽相见,鲁肃单刀赴会,说的关羽面红耳赤。单刀之会并没有结果,双方僵持不下,战争一触即发,适逢曹操进攻汉中,刘备怕双拳难敌四手,和孙权讲和,双方协商,平分荆州,孙、刘休战。

三国东吴都督死后墓在哪里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英豪都想利用这乱世建功立业,能够在历史上青史留名。鲁肃,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一生悉心辅佐孙权,屡建奇功。

鲁肃墓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病故,当时鲁肃只有四十五岁。孙权为鲁肃致哀,当时诸葛亮远在益州,也为鲁肃的逝去感到哀悼,并亲自去了他的安葬仪式。鲁肃墓位于岳阳楼以东500米处,坟堆耸立远远看上去像一个小山丘,高8米,直径大约32米,占地面积大约800平方,周围竖立着石栏杆。看上去庄重威严令人肃然起敬。墓前立着石牌坊,坊柱上刻着“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或上;待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墓前竖石碑一块,文为“吴鲁公肃墓”。这块碑是光绪十五年巴陵知县周主德立。

鲁肃墓南、北两面都有石阶可以到达墓顶,在墓顶有红色的小亭子,可以供上去祭拜的人休息。清朝诗人李调元为了纪念鲁肃做事《鲁肃墓》,诗中称许道“借荆能落曹公笔,切勿轻看冢中人”。鲁肃墓于1956年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在1984年岳阳市按原貌重修了鲁肃墓,可惜的是,由于鲁肃墓有好几处,岳阳这座陵墓是真是假无从考证。

鲁肃墓地现在已经成为一处旅游景点,来湖南岳阳楼的人,一般也会去鲁肃墓凭吊一番,仿佛回到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缅怀这位乱世豪杰。

 
标签: 三国 鲁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