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萧何杀韩信的原因是什么

   2020-04-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萧何杀韩信的原因是什么韩信在死前,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根据他这种话,我们就会有几个问题?韩信的崛起跟萧何有何关系,以及韩信的死跟萧何又有何关系,甚至是萧何为什么要杀韩信呢?《楚汉传奇》中的萧何韩信本是汉营帐下的小将,不受

萧何杀韩信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在死前,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根据他这种话,我们就会有几个问题?韩信的崛起跟萧何有何关系,以及韩信的死跟萧何又有何关系,甚至是萧何为什么要杀韩信呢?

《楚汉传奇》中的萧何

韩信本是汉营帐下的小将,不受刘邦的重用,但是自从有了月下追韩信之后,就受到了刘邦的重用,这就回答了之前的第一个问题。在汉朝建立之后,谁都知道韩信的功劳是极大的,因此刘邦对他的猜忌也是最重的,就想要除掉他,借吕后之手,联合萧何,才除掉了韩信,这就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可是为什么萧何非得要帮着他人除掉韩信呢?两个都是同僚,关系不可能会很差,可就是帮助吕后施展恶计,可见其中是有原因的。

刘邦的账下,能人众多,但是最先跟随他的就是萧何,只要是刘邦两口子的事情,让他干什么,萧何都会去做,甚至于去做一个奸人。至少之前,我们所看到的萧何都是好好先生样,为何这次他就要做奸人呢?可见他心里只有苦衷的。刘邦在汉朝建立之后,对之前的功臣都有猜忌之心,萧何也在所难逃。因此我们可以把萧何这种做法,理解成萧何为了自保,才出此下策。毕竟他为了躲过刘邦的猜忌,曾想贪污,往自己身上抹黑,从这方面想,他为了自保,而出卖韩信的可能性是有的。

萧何在出狱之后,人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样,但依旧担任丞相一职,可谓是想当官,而失去了很多东西。

韩信和萧何的比较

韩信和萧何,两个人都是刘邦账下的重臣,可以说没有他们两个,刘邦何来的天下。但是历史上对这两个人有着一句话,那就是“萧何善长于治理国家,却缺乏魄力;韩信擅长于统治兵马,却不懂得做人”。

《楚汉传奇》里的韩信萧何

说起萧何,我们都知道他是最早跟随刘邦起义的人,对刘邦可谓是尽心尽责,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管家。管理好了政务,至少替刘邦提供后方保障,假如没有萧何坐镇后方,那么刘邦行兵打战的粮食以及军械就得不到保证,何来的征战。也许你觉得他只是一个大管家,表面上看起来萧何缺乏魄力,但其实他本身并不是没有魄力,刘邦在起义前,一直是萧何的手下,在刘邦被逼无奈想要起义时,也是萧何替他撑腰,希望他能够起义。我们都知道秦朝的律法极为严苛,萧何肯定是知道起义失败后,会受到多少的酷刑,但是他不畏惧,可见他是一个有魄力的人。只是他深知自己的魄力,在刘邦面前,得收敛,不然就是喧宾夺主,会很危险。

针对韩信,争议是很大的。有人说他死的冤,死的相当可惜,但是也有人认为他死的应该。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韩信是像霍去病一类的大将。很多人认为他的死就在于他的性格张扬,其实并不然,还有其他原因,例如他坐镇齐国,封为齐王,但是对刘邦的生死,却置之不顾,他的一切都是刘邦所赋予的,却不思回报,可见此人的死其实并不冤,事出有因。

韩信是怎么死的

在蒯通多次怂恿之后,韩信依旧觉得自己功劳那么大,汉王不会剥削自己对齐国的统治权,而且他自己也不愿背叛。但是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忌惮他,剥削了他的权力,将其封为楚王,让他做一个没有实权的王。

刘邦杀韩信

在汉朝建立十一年的时候,吕后忌惮韩信,命人将其抓起来,悬挂在长乐宫中,将其杀害。在临刑前,韩信曾感慨道:“我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从蒯通的计谋,安心做一个臣子,却遭受到妇人的暗算,这难道就是天意如此吗?”于是,韩信的亲属都遭到了屠杀。

司马迁曾说过:“我到了淮阴那个地方,那里的人跟我说,韩信还只是平民的时候,他的志向就跟常人不一样。在他母亲死了之后,家境贫困的他,无法埋葬自己的母亲,可是他还是寻找到了一个地势高且又宽敞的地方,将其母亲葬在那里,其坟墓的旁边可以埋葬万户人家。我看了那个坟墓之后,的确是这样。假如韩信能够谦虚,不过多的炫耀自己的功劳,不认为自己的才能举世无双的话,那么他的功勋,的确跟召公等人差不多,后世的子孙可以延续下来。可是他没有这么做,其宗族被灭,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韩信这人任劳任怨,在兵符被汉王盗取之后,其士兵被带走,只是留给他2千的兵,让他攻打齐国。他并没有什么怨言,也没有觉得汉王做的有何过分,在他的眼里,能够有仗打,他就已经很满足。他一生替刘邦立下汗马功劳,却不知回报。

大将军韩信生平简介

韩信,是汉朝著名的开国大将。他少时贫困,甚至承受了胯下之辱,后来凭借自己的本事,成为了刘邦的左膀右臂。可惜的是功高震主,被吕后和萧何所杀,这就是著名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故事的由来。让我们来看一下韩信简介。

韩信画像

韩信年少时穷困潦倒,一无做官的能力,二无经商之才,靠着大家的接济度日,所以被当地人所排斥。还有一个少年认为韩信胆小,要求他从自己的胯下钻过去,结果韩信还真的钻了,这下他就更让人看不起了。

在陈胜吴广起义后,他投奔了同为起义军的项梁,但是却不受重用,碌碌无为。在项梁死后,他被项羽收用,但项羽对韩信的计策不愿听从。韩信一怒之下就去了刘邦的部队。但是在刘邦的部队他同样没有受到重用,只是当了一个仓库的小官。在刘邦军中,他受到了夏侯婴和萧何的欣赏,但却没有被刘邦看重。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韩信,但刘邦都无视。

韩信气愤之下就离开了刘邦的军队。萧何知道后,立马去追,挽留了韩信。在萧何的大力推举之下,刘邦终于决定重用韩信。在听到韩信对项羽军队的分析后,才发现之前自己真实看走了眼。自此以后,刘邦对韩信是言听计从。韩信为了报答刘邦任命自己为大将军的看重,为刘备东征西战,东进灭周,设计灭齐,之后又平定了四国,最后他还在垓下之战中围困项羽,使其自尽。

可以说刘邦的江山大半都是韩信为他打下来的。但是战争结束后,刘邦不能容忍功劳过大的韩信,最后吕雉和萧何顺应刘邦的心理杀了韩信。

这就是韩信简介。

历史上的韩信厉害吗

韩信厉害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对于大多数了解那一段历史的人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明确,韩信当然厉害。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通过韩信的战绩来分析一下韩信的厉害之处。

韩信剧照

韩信其人,最初时一直都是默默无闻,不为人所知的。但他一直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创出一番事业,故而想要投奔明主。最早他看好的也是身份高贵,势力强大的项羽。可惜的是项羽没有看重这个无双的国士。所以韩信就投奔了刘邦。而刘邦虽然自己没有发现这个有才之士,但是他的属下却帮他发掘了韩信。

自从刘邦重用韩信开始,原本什么都比不过项羽的刘邦真正开始了自己的人生篇章。在韩信的谋划下,只用了三年时间,他们就将七国打了下来。后人评价韩信说,秦始皇灭六国,用了六年时间,而韩信灭七国花了三年时间。虽然秦始皇时的六国实力要比韩信攻打的七国实力强,但是韩信相对的用的时间也少。

而在韩信灭掉的七国内,最难攻克的就是项羽势力下的西楚。要知道,最初的时候,韩信与刘邦的势力根本不可能和项羽相提并论,但是最后在韩信的谋划中,他的部队一步步壮大,也一步步逼得项羽失败,最后只能在乌江自尽。

所以说韩信厉害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韩信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连战国时的白起和韩信一起被提起时,都是韩白这样的顺序。

韩信究竟有兵书遗留吗

韩信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必然有着独特的军事谋略,楚汉战争只不过是他的这些谋略的运用罢了,古今中外很多军事家都想向往他的谋略。虽然如今有很多关于韩信作战的著作,但是关于兵书,至今没人知晓。

熟读兵书的韩信

在最早的有本县志中,曾有这段记载:“汉成帝曾命令任宏整顿兵书,其中就有韩信的三篇……。”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韩信曾经是有写下三篇兵法,这是淮阴人对他的最早记载。

并且在《汉书*艺文志》也有这些记载:“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这段话是较为详细的记载了确有此事,在汉朝建立之后,韩信和张良两个人一起整顿兵法,在众多家兵法中只取了三十多家。但是这些著作,都在吕后掌权之后,陷害韩信,将其杀害。吕后肯定是怕了韩信的威名对自己政权的影响,并且觉得兵书里的这些兵法都不能留,以防后人对自己攻打,因此无情地烧毁兵书,把这些宝贵的东西毁灭掉。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杨仆为了找这些著作,但是已经无法找全了。之后任宏整顿兵书的时候,虽然把收集到的兵书分类成四种,但是其中也找不到任何关于韩信兵书的任何消息了。

综上所述,韩信和张良两个人一起整顿的兵书,其中肯定包含更多韩信的兵法。因此吕后迫害之后,为了抹杀韩信的功绩,肯定对其兵书毁灭的更多,因此我们现在的人早已无法看到其真迹,此乃一大损失。

 
标签: 萧何 韩信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刘邦为何要将功臣萧何下狱治罪?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
    12-31 刘邦萧何
  • 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是谁?刘邦丞相萧何结局如何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当上皇帝,分封异姓王,封萧何为丞相。直至刘邦死,萧何都是宰相。刘邦分型了异姓王以后,觉得异姓王权力太大,就费尽心机夺回异姓王手中的权利。异姓王反叛谋反逃跑等等诸多
  • 萧何超群能力 为何甘心追随刘邦?
    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刘邦不怎么务正业,但其实仔细看刘邦年轻的经历,却非一般人,更非人们惯常理解
    12-27 刘邦萧何
  • 萧何贪污腐败 汉高祖刘邦知道后为何不怒反悦
    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的左膀右臂,大汉的开国元勋之一。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
  •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
    12-26 萧何韩信
  • 成也萧何败萧何 汉朝功臣萧何是怎么死的?
    萧何怎么死的?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
    12-24 汉朝萧何
  • 萧何为什么要帮助汉高祖刘邦杀掉韩信?
    刘邦做为中国历史上最无情的两个开国皇帝之一,最大的罪状应该就在杀韩信这件事上。不过在杀韩信这件事上有一个人被历史忽略了,他就是韩信的哥们和同事萧何!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为了保
  • 汉高祖刘邦为何对萧何从不动粗?
    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候,萧何就是县里的秘书,而且因为精通法律,是县令的好帮手。那个时候大家都看不起无赖出身的刘邦,只有萧何对刘邦好些。秦始皇三十五年,亭长刘邦去首都咸阳服徭役一年。有所交际往来沛县属吏纷纷前来送
  • 如何取得君王信任 萧何用自污法获多疑刘邦信任
    盟誓法属于古代的“法治思维”,即便跟君王办事,也得“先小人后君子”,重合同,讲信用,这里面是很有点西方的“契约精神”的。可惜的是,一般人没胆量与君王讨价还价,所以这个方法用的人也不多。还有一种取得君王信任的办法,就是“自污法”。战国末期,秦
  • 萧何为啥那么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打天下?
    萧何年轻时就当上了沛县的主吏,而刘邦当时只是一个小亭长。但我们所知的历史,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
    12-19 刘邦萧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