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巴为何不被重用 一代奇才一生却怀才不遇

   2020-12-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国时的「刘巴」,可谓是不亚于「诸葛亮」的一代奇才;然而,他的一生却怀才不遇。出身名门鄙视刘备刘巴,字子初,零陵人。祖父「刘曜」,苍梧太守。父「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少时就很有才干,远近闻名。也许,正是他颇有才名而且出身名门,养成

三国时的「刘巴」,可谓是不亚于「诸葛亮」的一代奇才;然而,他的一生却怀才不遇。

出身名门鄙视刘备

刘巴,字子初,零陵人。祖父「刘曜」,苍梧太守。父「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少时就很有才干,远近闻名。也许,正是他颇有才名而且出身名门,养成了他恃才傲物的偏执性格。

据史书记载,刘巴一直不喜欢「刘备。史家分析认为,虽然出身同姓共尊汉室,可刘巴认为」刘备即使贵为一方豪强,也只不过是靠武力打拼出来的;而且,出身是一个街头混混,这成为他一生,都鄙视刘备的重要理由。而正是他性格中这种偏执,导致他终身未得到扬名立万的机会。

公元 l90 年,刘巴在零陵躲避兵灾,担任郡署户曹吏主记主簿,刘备仰慕他的大名,叫他的远房外甥「周不疑」去向他求学,刘巴一听是刘备介绍的,忙说自己承当不起,拒绝了刘备的仰慕。

赤壁之战前夕,刘备被曹操击败开始逃难。在新野驻兵时,荆州许多名士都追随刘备。江北的名士也涌到了江南,而江南大才子刘巴却逆江北上,赶到江北去投向了「曹操」。可见,刘巴宁可做汉贼也不跟随刘备,刘备从此恨上了刘巴!

四处逃避不肯归顺

曹操对刘巴的投诚自然十分高兴,不久,曹操叫他去招抚江南的长沙、零陵等地。刘巴坦率地对曹操说:“刘备的目的是荆州,江南是守不住的。”

曹操固执地说:“如果刘备攻打江南,我派大军做你的后盾。”刘巴明知江南守不住,但还是听从了曹操的命令,刘巴如此效忠曹操,刘备得知后愈加愤怒!

刘巴到了江南后,正如他所料,刘备、诸葛亮已经站稳了脚跟。他进退两难,便想从交州取道返回京城交差。

当时「诸葛亮」住在临蒸,他追赶上刘巴说:“刘公雄才大略,盖世无双,拥有荆州的土地,天意和人意的离合,从中便可知了。你离开后打算到哪里去呢?”

刘巴说:“我冒尽艰险来到自己的故土,我没有能力打动这些民众。但是我决不改变初衷,即使把性命交给大海,也不回头看一下荆州。”还表示,“我奉曹公之命南下,没有完成使命已是失职,至少应该回去销差。你们不借道我也不要求,你们别劝我投降”。

刘备闻此更加不悦!随后,刘巴干脆逃到交趾(越南),改姓张,在交趾的太守「士燮」手下做事。士燮是拥吴派,是三国时代,少数没有卷入斗争者。或许是刘巴的意见,与他的作风不合,两人处得不好,刘巴不久便离开了。

刘巴辗转来到益州,益州牧「刘璋」见到他大喜过望,任何大事都向他请教!公元 211 年,刘璋听信「张松」、「法正」等人的话,引荆州的「刘备」到四川,讨伐「张鲁」。

刘巴劝阻刘璋说:“刘备是人杰,不可久为人下。他入蜀一定会成为国家大害,不能让他进入四川。”刘璋不听。刘备入川后,刘璋还替他补充兵员接济粮饷。

刘巴再次劝说道:“迎刘备入川已经错了一步,再让他讨张鲁,等于是放虎归山。”但刘璋依旧不以为然。

等到刘备兵临城下,刘璋后悔莫及只好出城投降。只有「刘巴」、「黄权」两人闭门不出。刘备的将士愤怒不已,要去杀这两人。

但诸葛亮十分欣赏刘巴的才华,多次向刘备举荐,并语重心长地说:【运筹策于帷握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刘备才连忙下令:【敢杀刘巴者,我诛他三族。】刘巴这才向刘备赔礼,表示归附。刘备也对他予以任用,任命他为左将军。

得罪张飞激怒刘备

此时的刘巴,对刘备还是有一点感激之情。刘备初定成都时,因军用不足而发愁,刘巴建议他铸造面值百文的铜钱流通于市;派官员管理市场平抑物价。

刘备采纳了他的建议:【数月之间,府库充实】。早在那个时候,刘巴就懂得用货币的供需量,来调节经济增长;用政府手段来干预市场、平抑物价,比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整整早了 1700 年。

刘巴因此遇到了人生难得的转机,但就在境况稍有改善时,他的毛病又犯了。

张飞喜欢和士大夫交朋友,十分敬仰刘巴的名声。一次,张飞特地从老远骑马来拜访刘巴,并在刘巴处投宿;刘巴却看不起张飞,以致整个晚上不跟张飞说一句话...。弄得张飞异常尴尬,并生怨恨。

诸葛亮听说这件事,赶紧劝刘巴:“张飞是个武人敬慕您。您虽然禀赋高明,但还是应有一些谦恭之意才好。”

而刘巴却说:“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我和一个兵痞子有什么话好说!”

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特殊关系,对张飞不恭、也就是对刘备不恭。刘备虽然慕贤爱才,但也容不得刘巴如此无礼,自然大为恼火。

他愤怒地说:“我想定天下,才容纳这种人才,刘巴竟来捣乱,他本来就心在曹营,岂是帮我打天下的。”言语之间露出了杀机。话一出口又觉得不妥,就又说:“子初才能智慧超过常人,也只有我可以任用他;换了别人难以加以委用啊!”,但怨恨之意再难消弭!

余生未得信任重用

一波未平,刘巴却又再次玩火,彻底让刘备对他失去了耐心。公元 221 年,刘备开始为当皇帝做准备,手下文武官员陆续道贺。

刘巴和益州雍茂,却不识好歹地劝说刘备:“曹丕称帝,中原的人未必服他;他们正要来蜀中投靠大王,兴复汉室,如果你也称帝他们会失望的。”刘备听了这番话大倒胃口。他碍于刘巴的名气,宽赦了他。

而雍茂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刘备找了个借口把他杀了!从此,刘巴再也无法施展其才,甚至谨慎到:【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恃才傲物、自命清高的刘巴得罪了张飞,起先并不以为然。刘备的态度,终于给了他当头一棒,足以让他胆颤心惊!

在当权者面前,他不得不收起傲气和清高;一反常态变得格外谦恭、循规蹈矩,除了起草文件,几乎无所作为...

刘巴的命运引起了魏、吴的普遍关注。魏国宰相「陈群」,为此写信给诸葛亮询问刘巴的情况,东吴朝野也就此进行议论。「张昭」以为刘巴过于偏狭,不应该那样对待「张飞」。

而「孙权」对此却有自己的看法:刘巴如果为了讨好刘备,交他所不愿交的朋友,那还能称为高士吗?话虽这样说,恐怕任何一位封建君主,都不会喜欢刘巴这样的人。

有关三国的文史资料中,记叙刘巴的文字寥寥无几。刘巴在章武二年去世,时年只有三十九岁,葬于郡西岳阳。后来因为他的大名,就把岳阳改为『巴陵』。

时人语曰:【生居三湘头,死葬三湘尾。】一个人死了能令地方改名,可见,他的名声还是受到后人承认的。惟一让人惋惜的是:以他的才智,是应该取得更大的成就和名声的。

 
标签: 三国 刘巴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