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的妻子王元姬著名的贤后文明皇后

   2020-04-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王元姬是谁王元姬是历史上著名的司马昭的妻子,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母亲,当时著名的贤后文明皇后。王元姬出身当时著名的贵族之家王氏家族,这个家族从王元姬的祖父王朗开始,便开始成为门阀士族,王朗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她的父亲王

王元姬是谁

王元姬是历史上著名的司马昭的妻子,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母亲,当时著名的贤后文明皇后。

王元姬出身当时著名的贵族之家王氏家族,这个家族从王元姬的祖父王朗开始,便开始成为门阀士族,王朗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她的父亲王肃也是曹魏的大将军,封为兰陵侯。王肃这个人非常有眼光,正是他看到司马昭很有潜力,日后必有一番作为,所以就把自己心爱的女儿王元姬嫁给他,事实证明王肃是正确的。王元姬的几个兄弟也非常有名,后来与石崇斗富的王恺便是她的兄弟。

王元姬从小就知书达理,遵守妇道,祖父王朗非常喜欢她,曾可惜王元姬不是个男孩,否则必然靠她兴旺家族。王元姬非常孝顺,嫁给司马昭之后,全心全意辅佐丈夫。她举止严谨,为后宫行为的典范;她还教子有方,辅佐儿子司马炎成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并且母子感情非常好。在王元姬去世后,丧礼已过,大臣对司马炎说可以除去丧服了,可是司马炎却说母亲对我有养育之恩,但是我却没有好好侍奉母亲,心中实在不忍心。于是就自己坚持守孝三年,三年都吃素食,感恩母亲的教诲,这在历朝历代皇族当中是非常难得的。不仅如此,司马炎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哀思,还追封母舅家的女性长辈为夫人,可见母子深情。

王元姬品德高尚,她身为皇太后,却生性节俭,从不奢靡,并且宽厚待人,和蔼可亲,她去世后,宫里很多人都怀念她的好处。

王元姬是谁的老婆

王元姬是历史上著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里的主人公司马昭的妻子,也是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母亲,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

王元姬的父亲王肃是曹魏的大将军,当时曹魏政权已经不像是曹丕当政时那样强盛了,皇权衰退,皇帝懦弱无能。王肃看到司马昭是个人才,将来必定有一番作为,于是就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王元姬嫁给他,果然王肃非常有眼光。司马昭日后果然成为权倾朝野的大将军,他的儿子最终取代曹魏建立西晋,王肃的女儿也成为皇太后。

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个反义词,但是司马昭本人其实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不然王肃也不会看上他。司马昭年轻的时候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一改曹魏时期的奢靡之风,免除了很多苛捐杂税,百姓无不称赞。而且司马昭还是个了不起的军事天才,他为曹魏在外进攻蜀国讨伐吴国,为后来的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客观上说司马昭能够做到大将军的位置,成为权倾朝野的大臣,那也是靠他一步步踏踏实实打出来的。

当时曹魏政权腐败不堪,百姓深受其害,加上皇帝羸弱,优柔寡断,权力必然会落到有能力的大臣手中,就如当年曹操挟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司马昭就如当年的曹操一样。而如今曹魏皇帝却说司马昭有篡位夺权之心,这简直就是历史的讽刺啊。

王元姬的父亲

王元姬能成为司马昭的妻子,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母亲,西晋的开国皇太后,还要得益于她的父亲。当初就是王元姬的父亲王肃独具慧眼,他看到司马昭很有潜力,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事业,于是就把他十五岁的女儿王元姬嫁给了他,后来司马昭权倾朝野,成为曹魏的大将军,果然正如王肃所料。

王肃不仅将女儿嫁给司马昭,还不遗余力地扶持司马昭上位,后来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时候,也是他们王氏家族逼迫当时的皇帝曹奂退位,这才有了王元姬的儿子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所以王氏家族就成为当时最大的外戚,一下子成为西晋的开国功臣,一时间王家子弟风光无限,后来与石崇斗富的王恺便是王肃的儿子,也就是王元姬的弟弟,可见王肃在振兴王氏家族上做过开拓性贡献的。

王肃不仅眼光独到,而且还广结人脉,他是曹魏的大将军,却将女儿嫁给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而后者成为后来的晋文帝,可见王肃这个人心思缜密,步步为营。王肃虽然在当时盛行清谈的风气下,和他的父亲王朗一起以经学家而著称于世,不过显然王肃不仅仅只是个学者,他还具有政治家的野心和远见,他通过儿女联姻的方式进入当时的上层社会,而且后来还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使得王氏家族成为当时最显赫的门阀士族,王元姬的父亲王肃可谓功不可没。

王元姬的儿子

王元姬自从十五岁被父亲王肃嫁给司马昭之后,夫妻恩爱,王元姬先后为司马昭生下五男一女六个孩子,可谓是功德完满,让人羡慕。

王元姬的五个儿子都被封为诸侯王,非常了不起,而且她的长子司马炎后来废掉曹魏皇帝,建立西晋,成为西晋的开国皇帝晋武帝,他为了表示孝顺,追封他的父亲司马昭为晋文帝,封他的母亲王元姬为皇太后,王元姬的可谓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王元姬贤惠淑良,举止得体,性情温顺,非常孝顺而且宽仁待人,礼贤下士,所以她的子女在母亲的教诲下,都顺利成才,而且也非常尊敬他们的母亲。史书记载,在王元姬死后,葬礼已经过去很久了,大臣们对晋武帝司马炎说,皇上的孝心已经到位了,可以把丧服脱去了,可是司马炎不肯,他说自己得到母亲的生养之恩,还没有好好在她身边侍奉尽孝心,实在是非常羞愧,所以你们不要怜悯我。于是司马炎就自己为母亲守孝满三年,三年之中都吃素食,为母亲祈福。而且为了感恩母亲,他还追封母舅家的女性长辈为夫人,当时天下臣民都非常感动。

不仅如此王元看人非常独到,她劝说司马昭钟会有叛乱之心,后来果然如她所料,连司马昭都很佩服王元姬,称赞她是自己的贤内助。所以王元姬与司马昭之间的感情非常好,司马昭还时时教诲子女要好好奉养她们的母亲,可见王元姬的为人是很让人敬佩的,她与子女之间的深情令人感动。

 
标签: 司马昭 皇后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司马昭怎么当的皇帝 历史上司马昭怎么当的皇帝
    司马昭怎么当的皇帝 历史上司马昭怎么当的皇帝
    1、司马昭并没有当皇帝,他本人是司马懿次子,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他和其父司马懿,其兄司马师控制了三国时期曹魏后期的军政大权,为后来司马炎逼曹魏末代皇帝高贵乡公曹髦禅让打下了基础。他本人也被追封为晋文帝。 2、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
  • 司马昭当皇帝了吗 司马昭资料介绍
    司马昭当皇帝了吗 司马昭资料介绍
    1、司马昭没有称帝,他的儿子司马炎统一三国,建立西晋称帝。2、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3、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
  • 司马昭为什么不称帝 司马昭怎么不称帝
    司马昭为什么不称帝 司马昭怎么不称帝
    1、司马昭之所以不称帝是因为他有能力笼络住自己的政治力量,他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他完全可以称帝,他和其兄司马师已经收拾了所有的反对派,大权独揽。 2、曹魏政权不像汉政权有很长久的历史,有很多贵族势力和广泛的知识分子的支持,所以司马昭可以称帝
  • 历史上司马昭的老婆是谁 司马昭的妻子是谁
    历史上司马昭的老婆是谁 司马昭的妻子是谁
    1、司马昭的妻子是王元姬,司马昭之所以不称帝不是不想,而是时机不成熟,且他没等到时机成熟就先死掉了。2、王元姬(217年—268年4月20日),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北)人。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王朗之孙女、王肃之女,晋文帝司马昭妻子,晋武帝司
  • 司马昭是谁的儿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是司马懿的儿子,继其父及其兄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势力权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尽皆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党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意思:司马昭安的什么心,连过路的人都知道。泛指人的阴谋显露无遗,许多
    12-28 司马昭
  • 为何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
  • 司马昭之心歇后语 三国中司马昭是个怎样的人
    司马昭之心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比喻某个人狼子野心,出处是三国曹魏的司马昭在其兄长死后独揽朝政,让人觉得他有谋朝篡位的迹象。当时的魏帝曹髦因为权力被架空,很忌惮司马昭,担心自己会被废,这句话也是出自他的口中。司马昭之心歇后语司马昭之心歇后语
  • 司马昭有多少个老婆 司马昭的老婆都是谁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
    12-21 司马昭
  • 解析历史上司马昭之心为什么路人皆知?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
    12-18 司马昭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为何他选择不当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三国志》一书中。三国后期阶段,魏国的大权基本上被司马氏所掌控。魏少帝刚刚即位时就有
    12-16 司马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