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孙中山总统大印的未解之谜 大印哪去了?

   2020-04-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并没有其他形式的大印,除了各部有印之外,民国行使大权的只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这一方印了,包括发布公告,通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发委任状、任免官员等等,无所不包。一般在用印时,还要附上孙文的签名方能生效。大印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并没有其他形式的大印,除了各部有印之外,民国行使大权的只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这一方印了,包括发布公告,通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发委任状、任免官员等等,无所不包。一般在用印时,还要附上孙文的签名方能生效。

大印的首次启用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原清朝两江总督署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孙中山宣誓曰: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接着,各省代表会的山西代表景耀月代表各省致颂词,汤尔和致欢迎词。据江苏代表袁希洛回忆,1911年12月31日,“我去江苏都督府将篆刻好 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捧回代表团(注:即各省代表会),各代表推我在总统就职时为授印代表……”1912年1月1日晚,在孙中山宣誓后,“我手持大 总统印授予总统,总统受印,交秘书长盖于宣言上。”大印的印文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孙中山立正躬身敬受后,立即启印加盖于《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宣 言书》、《通告海陆军将士文》的文告之上。一般说,这是大印的首次启用。但《民立报》1月2日报道,是景耀月“致送大总统印绶”。

其实,在此之前,大印已经非正式地使用过了几次。在总统就职典礼之前,有的省的代表提议,何不将代表的名字写于纸上,再加盖大总统印以 作为纪念?这一建议得到众代表的赞同,于是,代表们取出了专门的宣纸信笺,信笺的左右上方各有两行小字,分别是“纪念状”和“孙大总统莅任纪念”。各位代 表纷纷将某省名和本人姓名写于信笺上,文字是“某省代表某某中华民国元年正月元旦总统莅任之纪念”字样,再盖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有的代表不在 场,就由他人代写代盖了。

治印的时间

从孙中山1月1日宣誓就职,到4月1日正式解职,共在位92天。在这一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发表了著名的《大总统宣言书》、《通告海陆军 将士文》,以及《约束士兵令》、《整顿吏治令》、《文官考试令》、《剪辫通令》等一批在近代中国有重大影响的著名的历史文件和文告,并颁发了大量委任状、 任免状、旌义状等等,同时加签“孙文”二字。在这些文告和文件中,所使用的都是一方“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十个篆字的、长宽各11公分的正方形印章,以 此来代行临时政府及临时大总统的全部职权。

大印是何时制作的?从南京光复,到确定定都南京,只有十多天的时间。各省代表会的议员们以及革命党内部一直在喋喋不休地争论国体的问 题,甚至为要不要“临时”二字争得面红耳赤。就是孙中山也不同意用“临时”二字。12月27日,各省代表马君武等人专程赴上海,向孙中山汇报组建临时政府 问题。孙中山说,“总统就是总统,临时二字,可以不要。”28日,马君武等回南京后,向各省代表会报告了在上海与孙中山商讨的情况。代表会认为,“临时大 总统名称,除去临时字样,因各省有未独立者,正式宪法尚未制定,正式总统亦无从产生,仍须冠以临时字样”。决定正式名称仍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否决 了孙中山的意见。

也就是说,直至28日才最后确定了大印的印文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而江苏代表袁希洛将大印捧回是31日。以此推断,制作大印的时间是29日、30日两天。

大印的形状、质地及镌刻者

查阅所有文档及照片,海峡两岸所举办的所有展览,以及所有的出版物中,从来没有看过这方大印的“尊容”,都是“只见印文不见物”。

至于大印的质地是玉质、铜质、木质,或是其他质地?未见任何文字记载。在南京总统府的史料陈列中,展出的是一方木制的大印,而且印钮“隐藏”在锦盒中,难见其真容。而在所有当事人的回忆中,也没有关于大印形状的只字片语。

至于大印的作者,在一篇回忆文章中留下了这样一行字:江苏都督府的大印,为南京民间金石刻手砥奇峰所刻制。由此推断,“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极有可能也出自砥奇峰之手。

南京临时政府是在清朝地方政府两江总督署刚刚垮台的基础上成立的,其政府所在地就是原来的清朝衙署。孙中山担任临时政府的临时大总统期 间,一切都是极其简陋和仓促的,陆海军的军服全部沿用清朝旧制,包括办公用房、设备等等。孙中山曾说,“南京新政府无庸建设华丽宫殿,昔日有在旷野树下组 织新政府者。今如无合宜房宇,盖设棚厂以代之亦无不可”。大印自然也不例外。从12月29日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到1月初临时政府发布文件文告等等,也 就几天的时间,而此时已经大量使用了这方大印。以此推断,不排除大印用木头刻制并暂时代用,待政府运行正常后再刻制铜质大印。而几天时间要刻制铜印,绝非易事。如用玉质,找这么一大块玉材也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大印今何在?

大印如今又在何处?根据1912年4月的《民立报》记载,孙中山在4月1日前往临时参议院行解职礼,诵读完解职词后,“即将临时大总统 印交还参议院”。按照程序和常理,参议院在北迁后,应将大印交给下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使用。而第二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后,并没有使用南方政府的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在政府的正式文告和文件中,使用的均是印文只有四字的“大总统印”,印文为铁线篆刻,长宽各12.8公分,比孙中山使用的大印 略大。那么,袁世凯为何没有使用这方大印呢?

大印象征着权力,没有战乱不至于散失。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与袁世凯的北京临时政府是和平交接的,因此可以排除丢失或损毁,或散失在民间的可能。

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有多颗民国政府的大印(已被切角),但唯独没有这一颗。如果几经辗转到了台湾,今天台湾有“国父纪念 馆”、“国史馆”、“国民党党史馆”及诸多孙中山的纪念研究单位,如果大印存在,完全可以拿出来研究和展览。可是在其出版的孙中山史料和画册中,也只有印 文,不见印钮形状的任何踪影。

由此,这方“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给我们留下一些难解之谜。

 
标签: 总统 孙中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章太炎为什么身着明朝服装大闹袁世凯总统府
    在1914年的申报有这样的报道:章太炎手执鹅毛团扇,并将袁氏所授的“勋二位”徽章,作为扇柄吊坠;头戴北洋军阀高冠帽,身着大明服装,足穿破官靴……大闹袁世凯总统府。对于章太炎为什么大闹袁世凯总统府 先从黎洪元和章太炎的交情说起上世纪80年代初
  • 印第安人的诅咒 每隔20年美国总统必会死在任上
    美国第9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他是辉格党人。他的父亲,是《独立宣言》的签署人之一。他在美国西北地区的印地安人战争中(1790年)作战勇敢当了官。1811年,身为印地安人领地的总督,他带了
    12-31 总统
  • 民国总统黎元洪家族后代今何在?
    黎元洪(1864.10.19-1928.6.3)字宋卿,汉族,1864年10月19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今属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祖籍为安徽省宿松县。人称“黎黄陂”,中华民国第1任副总统、第2任大总统。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
  • 袁世凯的后代 大总统之孙袁家楫的生平介绍
    袁世凯的后代: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总之,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接下来就让我们来
  • 千万大洋图一乐:荒唐曹锟贿选终成民国大总统
    曹锟,人称“曹三爷”,直隶天津人,出身贫困,家有五兄弟。曹锟发迹后,他的兄弟们也跟着鸡犬升天,其中四弟曹锐做了直隶省长,六弟曹锳做了天津镇守使。曹锟早年读过一点书,有些悟性和志气,因而长大后不愿当农民而自告奋勇地去保定贩布。曹锟性情爽直,年
    12-23 民国总统
  • 非洲总统 被西方武器杀戮不如用中国武器自卫
    有一种将中国在非洲的存在妖魔化的论调称,中国突然加倍下注,对当地开采业进行掠夺性投资,推出仅雇用中国工人的基础设施项目。这是中国正在启动“瓜分非洲”行动,还是一种新形式的“黄祸”论?抑或事实介于二者之间?诚然,2009年以来,中国已成为非洲
    12-22 总统武器
  • 张作霖战役有哪些 张作霖当过总统吗
    张作霖能从小老百姓一路爬上东三省都督的位置,期间所经历的战役大大小小数不胜数。那么在他所经历的张作霖战役中哪几次比较有名呢?都分别是与谁打的呢?张作霖战役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两次直奉战争和北伐战争。两次直奉战争的征战双方是相同的,一方是以张作
  • 民国称呼 蒋介石只当过几个月的“蒋总统”
    现在许多影视作品,不管什么时间,都称蒋介石为"蒋总统",这可不对,因为蒋介石离开大陆前就当过几个月"总统"。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国开始出现了"总统",但当时的名称不是"总统",而是"非常大总统"、"大总统"、"代理大总统"、"摄行大总统",
  • 哪位韩国总统曾自称他的根在中国并赴华祭祖
    1992年9月27日,也就是中韩建交一个月后,卢泰愚偕夫人和女儿访问了中国。1993年卸任后又过了8年,他作为中国政府的客人,以老朋友身份,偕妻女再次访华,专门回到卢氏先祖最初落户之地——山东省长清县卢庄村祭祖。由于历史原因,中韩两国隔绝4
    11-29 总统
  • 溥仪自述 袁世凯当大总统后仍称我为皇帝陛下
    紫禁城中的早晨,有时可以遇到这种奇异的现象:处于深宫但能听到远远的市声。有很清晰的小贩叫卖声,有木轮大车的隆隆声,有时也听到大兵唱歌声。太监们把这现象叫做“响城”。离开紫禁城以后,我常常回忆起这个引起我不少奇怪的想象的“响城”。“响城”给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