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人物形象 鸿门宴里面有哪几个主要人物?

   2020-09-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鸿门宴,这道千古大宴,杀气腾腾了几千年,时至今日,仍旧在香飘四野,热气四溢。虽然这新上映的《鸿门宴》将好宴变成了馊宴,将英雄演成了小人小人演成了英雄,将主角演成了配角将配角演成了主角,将剑舞热血变成了琵琶小调,将柔情烈女演成了风尘弱质,将十

鸿门宴,这道千古大宴,杀气腾腾了几千年,时至今日,仍旧在香飘四野,热气四溢。虽然这新上映的《鸿门宴》将好宴变成了馊宴,将英雄演成了小人小人演成了英雄,将主角演成了配角将配角演成了主角,将剑舞热血变成了琵琶小调,将柔情烈女演成了风尘弱质,将十面埋伏演成了笛萧表演,将英雄饮恨演成了小人穷途,将一席大宴变成了一盘大棋,可是,既然这么热,我们又何妨凑下热闹呢?所幸,历史尚在------

项羽:西楚霸王, 英雄盖世。英勇有余,智谋不足

性格分析:无疑,项羽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不甘居人之下,早期在街上见秦始皇巡视路过便说“彼可取而代之!”,后期楚汉争霸,虽拥立怀王为义帝,但终究不甘为人之臣,遂将其所害。项羽是自负的,他有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唯我独尊骄矜自负,听到刘邦入关就大怒,只许自己不许他人,他又是天真单纯寡谋轻信的,随便刘邦的几句话,他就心软不忍下手,随便张良的一个小计,他就疑心范增,把范增气走。范增那样该信的人他不信项伯那样不该信的人他又信,所以才最终招败。然而最终,他又是光明磊落,大度,尽管其曾经屠城坑杀无数人,最后又自刎乌江,也不失为千古英雄一个。如李清照所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最好的评价。

虞姬:柔情烈女,倾国倾城

性格分析:虞姬是一代佳人,所以她是美丽的,虞姬又是柔情的,似水柔情才能溶化了钢铁英雄那颗坚硬的心,从而化为绕指柔。然而,她却又是热情刚烈的,她会跳舞,会舞剑,爱人身死,自己不惜以身相殉,这样一个外柔内刚的美人,不是白羊又会是谁呢?如近代词人赞扬虞姬的诗词所说:“良辰美景奈何天,英雄末路美人怨。也持吴越薄钢刃,香魂血溅乌江岸。”这是对虞姬最好的概括。

范增:老谋深算,赤胆忠心

性格分析:作为军师,不用讲,范增他是老谋深算足智多谋的,他眼光深远毒辣,在鸿门宴之前就能看出刘邦的宏图与威胁,才使计并提醒项羽杀掉刘邦,可见他是果断狠辣的。但是他的性格上又有所不足,他为人偏激,不善言辞,史称他与项羽手下大多不和,所以刘邦刻意使计反间他与项羽时,使者及其他人竟未有人替他分辨。他却又是直接的,项羽怀疑他,他就气极一走了之了。然而最终,他又是忠义真诚的,尽管走了,还是留下了一个锦囊为项羽绸缪。

张良:足智多谋,决胜千里

性格分析:张良亦是谋士,自然是聪明多智的。他为人从容镇定,下棋能一人对十人而不变色,他在鸿门宴上刘邦逃走后,自己却依然不紧不慢,为刘邦道歉,是非常有胆识的。他明明可以在范增走后投靠更为强大的项羽,然而他又忠于刘邦,不肯遗弃,所以,他又是忠诚的。

韩信:国士无双,天下无敌

性格分析: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其人不止有勇,也极其有谋,曾与张良合修兵法等。他胸怀大志,极能忍辱,曾经受过他人的胯下之辱而不变色,但是,他最早却是项羽的部将,只因不服自己在军中的地位便毅然背叛随了刘邦,所以,他的才能,加上他的经历,终于导致了他的悲剧。他是萧何荐给刘邦的,在大汉王朝建立后,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因为遭到刘邦的疑忌,终于被吕后和萧何密谋将其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他的一生,用一句成语概括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另韩信,乃为利而叛者,此种人亦死不足惜。

樊哙:热血战士,义薄云天

性格分析:樊哙的性格很明朗,看起来似乎是一根肠子通到底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鲁莽之士,然而实际,他却是粗中有细的。他忠诚而有胆识,又在鸿门宴上劝说刘邦离开,可见他也是有智谋见识的。

项伯:卖主求荣,千古之奸

性格分析:项伯于险难中不忘朋友张良,有恩图报,这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是善良的,然而,他对刘邦这个敌人善良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史书上说他与刘邦有儿女亲家之婚约,他为了一个敌人而对自己的主子和亲侄子项羽不义,这种弃多选少弃亲归敌的背叛,不仅眼光短浅不够明智,又使他显的虚伪。项羽死了,项庄死了,所有人都死了,他却一个人独活着,转入刘邦的麾下为官,这样的人,由此可知,所谓的报恩,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今天看见有人的文章说项伯是“大忠若奸”,我说,他是卖主求荣,千古叛徒。

项庄:侠肝义胆,忠诚护主

性格分析:项庄此生极不起眼,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露脸就是鸿门宴上那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由此可知,首先,他是性格不突出的,所以才会一直默默无闻,他是忠诚的,所以才会舞剑意图谋刺刘邦以保项羽,最终还因项羽而丧了命。然而最终,他虽然执行力优良却又是智谋不足没有主见的,范增让他舞剑他就舞,别人说什么他就是什么,项拍阻挡他就一点办法都没了,丝毫也想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说,他虽勇,却终究无谋。

萧何:王佐之才,定国安邦

性格分析:不用说,萧何是稳重谨慎的。在所有人都被刘邦所猜疑残害的时候,独有他,一个人好好地活了下来,他聪明却又没有韩信的器张与张良的锋芒毕露,他是头脑冷静的。他又忠诚的,所以在刘邦赴鸿门宴之前,那么多的亲信兄弟,刘邦唯独把“后事”和权利托付给了言辞不多的他。他却又是大度忠厚的,他临死之前还不忘向惠帝推荐了曹参做丞相,只为利国利民。

 
标签: 鸿门宴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从鸿门宴到四面楚歌短短四年项羽经历了什么
    俗话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从鸿门宴上项羽的失策,看其失败。揭秘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百战百胜却一败涂地?从鸿门宴看项羽为何会输先说项羽,宴会开始,要杀的人来了,放在自家案板上的肉却飞了。指挥决策不坚定,听从项伯劝说,没有完全执行范增的建议
  • 鸿门宴上酒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
    司马迁将这次宴会上的刀光剑影,唇枪舌剑,描写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司马迁的春秋之笔,却很少着墨这次宴会上的美食,这让许多人抱憾不已。其实,《史记》虽然对《鸿门宴》的珍馐美味着墨不多,但是,人们还是可以看到“鸿门宴”这次千古饭局上美
    12-27 鸿门宴
  • 史上最著名的鸿门宴吃的是什么?为谁而设宴
    历史上“鸿门宴”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宴,也被称为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其实,“鸿门宴”是公元前206年在秦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具有历史性的宴会,赴宴主角是当时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最高级别领导人,也就是两支抗击秦军的领袖人物,一位是楚霸王项羽
    12-24 鸿门宴
  • 项庄舞剑 意有沛公:鸿门宴为何是如此结局?
    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首霸王别姬,唱得山河为之动摇,世人不禁为霸王项羽的凄凉结局而悲恸。很多人更是认为,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边的结局是他在鸿门宴上的心慈手软造成的。如若当初鸿门宴上,霸
  • 告诉你真实的鸿门宴 霸王项羽被抹黑了几千年!
    鸿门宴是《史记》名篇,司马迁依据史料以及传闻,妙笔生花,为后世留下了久永流传的历史事迹。直到今天,“鸿门宴”已经成为汉语中的固定词汇,入选高中语文课本,引起无数后人讨论。鸿门宴最详细记述见于《史记·项羽本纪》,而在《高祖本纪》、《留侯世家》
  • 项伯简介 鸿门宴中保护刘邦而被封为射阳侯
    项伯(?-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国末期的楚国贵族。他是项羽最小的叔父,早年曾杀了人,跟随韩公子张良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躲避。项梁起事,后立怀王,项伯为左尹。楚军北救赵,随项羽一起北上。后又随项羽进入关中。曾在鸿门宴中保
  • 揭秘楚汉争霸鸿门宴疑云 项羽到底生刘邦什么气
    许多人印象中的鸿门宴,是一个充满杀机、布满陷阱的一个局,是项羽为了在饭桌上解决刘邦而设的一个圈套。更有甚者,还危言耸听,称其为史上最危险的一次饭局。其实,真正的鸿门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惊险。这顿饭基本上还是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只是范增
  • 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论“鸿门宴”斗争谁输谁赢
    历史上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可谓是张良的最大对手,二人在智谋上也不相上下,只可惜项羽用人无方,再加上项羽除了他没有什么像样的谋士了,而
  • 假如鸿门宴上杀死刘邦 项羽能够一统天下吗?
    项羽为何会失败,刘邦为何获胜?刘邦尽管有天子之志,但在鸿门宴中处处示弱,竭力让项羽相信自己的理想只是一方诸侯。项羽的抱负是回到春秋时代,做诸侯中的霸王,因此,只要刘邦承认他的霸主地位,就允许刘邦有生存的空间,基于此放走了刘邦。项羽出身贵族,
  • 鸿门宴中项伯为何傻到向敌人刘邦通风报信?
    项伯为什么会傻到为敌人通风报信,置自己的侄子于不顾?范增“素好奇计”,为什么范增的“奇计”却不为项羽所用?项羽为什么会放走刘邦,以至于弄得自己最后一败涂地,无可挽回?按正常的逻辑,鸿门宴是不可思议的。项伯为什么会傻到为敌人通风报信,置自己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