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贞革新之谜 唐顺宗“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

   2020-07-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驾崩,其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顺宗上台之后,启用亲信王伾、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试图对积弊深重的朝政进行改革。起初,曾雷厉风行地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仅经历了一百多天就以惨败告终。这场短暂的改革,史称“

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驾崩,其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顺宗上台之后,启用亲信王伾、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试图对积弊深重的朝政进行改革。起初,曾雷厉风行地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仅经历了一百多天就以惨败告终。这场短暂的改革,史称“永贞革新”,也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国势开始走下坡路了,繁华盛世不复存在。唐顺宗的父亲唐德宗并不是一个昏庸之君,他登上皇位后,实行杨炎的两税法,增强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又注重中央神策军的建设,使中央与地方藩镇的武力保持平衡。但德宗性情急躁,刚愎自用,又善猜忌,还重用宦官,聚敛民众财富,使百姓怨声载道。对德宗晚年的新旧弊政,太子李诵深有体会,而其侍读王叔文、王仁也有革新抱负。

唐顺宗李诵18岁时被立为太子,做了26年的储君。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逝世,李诵即位当上了皇帝。尽管他只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就死了,但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因为在他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政治革新。史书上对顺宗多有好评,说他在东宫二十余年,经常关心朝政,了解民间疾苦,颇有阅历和抱负。赞他知人善断,曾劝阻德宗用奸佞裴延龄、韦渠牟为相,又曾向德宗进言不宜过分嬉游奢侈等。

王叔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寒微,颇知民间疾苦,是庶族文人中的优秀分子,一位有抱负、有活动能力的政治家。他先得到德宗的赏识,把他从苏州司功参军提到朝中任翰林待诏。贞元三年(788年),又因善于下棋而被德宗选去太子身边侍读,陪伴太子近二十年。在太子李诵身边,王叔文经常对他讲叙民间疾苦。有一次太子与诸侍读等一起议论宫市害民。李诵说:“我正要好好向皇上说这件事。”大家都加以称赞,唯独王叔文一言不发。众人退下后,李诵问王叔文刚才为何不说话,王叔文说:“太子的职责是侍奉皇上的饮食和请安,不应过问朝事。皇上在位已久,如果怀疑太子收买人心,你如何解释?”太子深感王叔文很有办事经验和对他的忠心。

王伾,杭州人。以书法见长,为太子侍读,与王叔文二人颇得太子信任。通常讲的“二王八司马”的“二王”即指王还与王叔文。

与王叔文、王伾一块儿共商国是的还有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韩泰、凌准、韩晔、程异、陈谏等人。此外,还有吕温、李景俭、陆质等,也与革新集团关系密切。

李诵在太极殿即位后,开始名正言顺地行使皇帝权力,进行政治革新。

他上台仅25天,就贬京兆尹李实为通州长史。李实是皇族宗室,作恶多端,百姓深受其害。自从任京兆尹,他恶性不改,聚敛财富,又枉杀无辜,百姓对他深恶痛绝。顺宗一上台便将他贬官,使百姓人人拍手称快。两天后,顺宗又在丹凤门上宣布:“赦天下,诸色逋负,一切蠲免,常贡之外,悉罢进奉。贞元之末政之为人患者,如宫市、五坊小儿之类,悉罢之。”免除民间欠税和一切杂税,停止地方官对朝廷常贡以外的其他进奉,减轻了人民的负担。革除弊政最有影响力的是整饬宫市和五坊小儿的措施。所谓的“宫市”,是指皇宫的官吏出外采购宫中用物,本来由专设的官吏采办,德宗贞元末改由宦官掌管。宦官或以低价强买,或索性派一批人,叫“白望”,看中什么就白拿强抢。百姓见了他们犹如见了强盗一般。白居易的《卖炭翁》写的就是这种情况。五坊即雕、鹘、鹞、鹰、狗五坊。在五坊服务的差役称“小儿”,均由宦官担任。他们以打猎为名,把捕鸟的网张在老百姓的家门口或水井上,借机敲诈勒索。禁止宫市与五坊小儿,百姓自然拥护叫好。此外,顺宗还放出宫女和女乐九百多人,家人团聚,欢呼万岁。

其次是控制理财权。任命当时的理财名臣杜佑为盐铁转运使,王叔文为副使,免去李琦的盐铁转运使职务。再者是准备剥夺宦官兵权。任命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节度使,韩泰为行军司马。但这一着棋,没有落到实处。在任命下达后,执掌神策军实权的大宦官立刻意识到这是“二王”的夺权行动。于是密令神策军将领不得接受范、韩的命令。此外还打算裁抑藩镇。这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提出要拥有剑南三川,以扩大自己的地盘。王叔文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还准备将他的心腹刘辟正法。

由于唐顺宗病重不能言语,加上宦官和守旧势力凶狠反扑,使革新最终只经历了短短的六个月便告失败。宦官俱文珍等逼顺宗下制让位给太子李纯。不久顺宗又被迫下制书令太子即位为皇帝,自称为太上皇,改元为永贞。顺宗的退位,意味着永贞革新的彻底结束。

唐宪宗即位后,二王等人纷纷下台。宪宗随即宣布贬王伾为开州司马,王叔文为渝州司马。不久,王伾死于开州,王叔文也于第二年被宪宗赐死。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韩泰被贬为虔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至此,因二王而被贬的八人均到地方上任“司马”,故人们将这一事件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对二王八司马事件,一般今人的史书上认为这是一场革新运动。如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认为当时实行的这些措施,打击了方镇割据势力、专横的宦官和守旧复古的大士族大官僚,顺应了历史发展。一些人认为虽然因具体措施刚实施就停止了,还谈不上在打击藩镇上起到很大作用,但确实是减轻了人民的痛苦,使德宗以来的腐朽政局为之一新。

也有人指出从顺宗即位开始实行新政,到顺宗退位,前后共历时六个月。要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消除种种朝廷积弊、解除民间疾苦,是不可能也是办不到的。这场政治运动触及到了当时社会的弊政,有的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远远还谈不上是一次革新,充其量只能说是一次尝试。有人更进一步说整个事件叫“永贞革新”不妥。王叔文在永贞时期的一些措施是好的,可以叫善政,但不能说是革新,既不能和后来的王安石的新法相提并论,也不能和他的前辈杨炎相比。王叔文实施的一些措施,影响很小,说不上是一场革新。

一些人认为这个事件根本不是革新,二王当政并没有作出什么革新的措置,以罢宫市等弊端的革除来讲,都是贯彻顺宗素来的主张,与二王无关,不能说是二王的革新。也有人认为这个事件究其实是庶族地主对士族地主的斗争。就其政治活动的性质而言,认为王叔文集团的结集和失败,只是唐代统治阶级各个集团内部斗争的体现。

 
标签: 唐顺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唐顺宗李诵庄宪皇后王皇后简介
    王氏(753—816),唐顺宗李诵皇后。琅玡临沂人。父王子颜,封金紫光禄大夫。她十三岁嫁于宣王李诵,大历十三年(778),王氏生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大历十四年,李诵晋封为宣王。王氏被立为宣王王孺人。同年五月,德宗李适即位,立李诵为太子,王氏
  • 唐顺宗在位时间很短 但得到唐朝皇帝多项特殊名
    唐顺宗李诵,唐德宗李适长子。上位以后,从事改革德宗以来的弊政,贬斥,废除宫市,停止盐铁进钱和地方进奉,并试图收回宦官兵权,史称“永贞革新”。不久患中风。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勾结部分官僚和藩镇,逼其退位,传位于太子李纯,贬王伾等人,史称“永
  • 唐顺宗李诵女西河公主简介 西河公主驸马是谁
    西河公主(?—?),唐顺宗李诵女,母不详。始封武陵郡主。公主下嫁沈翚,育有一子。后公主改嫁郭銛。郭銛为郭子仪孙,父郭暧,母为唐代宗女升平公主。郭銛无嗣,以公主与前夫所生之子为嗣。公主逝世于唐懿宗咸通(860年—874年)年间。相关史料《新唐
  • 唐顺宗李诵共有几个女儿?其女儿都有何结局
    汉阳公主李畅,母王皇后。始封德阳郡主。下嫁郭鏦。辞归第,涕泣不自胜,德宗曰:“儿有不足邪?”对曰:“思相离,无他恨也。”帝亦泣,顾太子曰:“真而子也。”永贞元年,与诸公主皆进封。时戚近争为奢诩事,主独以俭,常用铁簪画壁,记田租所入。文宗尤恶
  • 唐顺宗长女汉阳公主李畅简介 汉阳公主驸马是谁
    李畅(?-840年),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代皇帝唐顺宗李诵长女。她的生母庄宪皇后王氏。初封德阳郡主,嫁给了郭鏦(cōng)。永贞元年(805年),德阳郡主进封汉阳公主。李畅为人节俭,唐文宗非常赞赏她。开成五年(840年),汉阳公主李畅去
  • 唐顺宗李诵怎么死的?唐顺宗李诵陵墓在哪
    唐顺宗李诵怎么死的?唐顺宗李诵墓在哪?公元805年,唐德宗病死,太子李诵即位,就是唐顺宗。唐顺宗 患有中风病、不能说话,因此常居深宫,并以帘帷遮挡,亲信宦官李忠言和昭容牛氏侍奉身边,百官奏事,就由他俩帮助处理。唐顺宗当太子时,东宫侍读王叔文
  • 盘点:关于唐顺宗的后妃和子女你知道多少?
    顺宗的后宫嫔妃都没有与皇帝身份相配套的后妃身份。她们史书中的皇后名分都是多年以后追加的谥号。这是因为顺宗在位时间短,没有来得及册封的缘故。有意思的是,顺宗的嫔妃虽然没有皇后和皇妃的名号,但她们都直接从皇太子时的良娣、良媛加封为太上皇后、太上
  • 唐顺宗之女云安公主简介 云安公主驸马是谁
    云安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代皇帝唐顺宗李诵之女。她的生母庄宪皇后王氏。永贞元年(805年),晋康郡主进封襄阳公主。嫁给了刘昌的儿子刘士泾。婚礼上陆畅、宋若莘赋诗互竞。按照唐人婚嫁的规矩,女方要想尽办法刁难来迎亲的男方,而男方应付刁难
  • 唐顺宗李诵简介 被逼退位最快做太上皇的皇帝
    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顺宗,名李诵(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长子。德宗因他中风而急死,由他继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后病死,终年46岁,葬于丰陵(陕西省富平县东北33里)。唐顺宗李诵,曾被封为宣王,公元779年被立为太子。李诵在东宫为
  • 苦逼皇帝唐顺宗李诵 当太子26年在位不足200天
    顺宗在父亲德宗即位的当年,即大历十四年(779)十二月诏立为皇太子,到了第二年即建中元年(780)正月备礼册立。到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三日德宗遗诏传位,二十四日宣遗诏,他于正月 二十六日正式即位。这样算来,顺宗做皇太子整整25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