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曾是袁世凯的“粉丝” 赞扬袁堪比拿破仑

   2020-05-3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多少年来,袁世凯在人们心中是“窃国大盗”,是个奸雄。然而,可能没有多少人之道,中国共产党卓越的创建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李大钊,早年对袁有过一段从真心拥护到公开批判的真实经历。1907年7月,李大钊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学习 。此时,

多少年来,袁世凯在人们心中是“窃国大盗”,是个奸雄。然而,可能没有多少人之道,中国共产党卓越的创建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李大钊,早年对袁有过一段从真心拥护到公开批判的真实经历。

1907年7月,李大钊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学习 。此时,中国还是实行封建帝制的满清皇朝,而他毕业之时,已是实行民主体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连学校的名称也从“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改为“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他与很多向往西方民主政治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对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力量和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方力量的同意携手,对国家和民族的中兴有望,充满欢欣。他赞扬袁世凯统一全国之功绩,一度赞扬袁世凯堪与拿破仑、克伦威尔和华盛顿等媲美。当听到日本狂热的侵华主义分子中岛端指责袁世凯是“奸佞小人”、“荣禄的爪牙”时,李大钊毫不客气地一一反驳。

究其缘由,李大钊拥袁是有来由的。那时中国的社会舆论并不像后来那样对袁充满指责的声音,而是有比较多的人认为中国当时最需要的是“统一”和“稳定”。在这一点上,袁世凯能起非常正面的作用。李大钊倾向于以宪政的方式在袁世凯领带下统一中国,也是符合情理的事。

事实上,民国初年的中国,刚从封建帝制转化而来,民众的政治意识也好,精英们的政治意识也好,都处于幼稚的状态。北洋政府一提出宪政,举国上下一夜之间冒出了300多个政党。这些政党的组成人员并无欧美国家政党组成人员那样的综合素质,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结党”达到“私营”,捞取本党利益的最大化。李大钊对此当然不满意。他认为必须通过一个公认的领袖挺身而出,把这一切理顺,从而建立起完备规范的民主国家体制。而袁世凯自然是理想的领袖之一。

然而历史终究要水落石出的。在袁世凯称帝后的1916年2月,应进步党领袖人汤化龙的要求,李大钊从东京回到上海,参与反袁斗争。在认清了袁世凯的本质后,他的历史观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从“英雄史观”变为“群众史观”。他认识到,必须通过启蒙,使民众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和力量,将盲目崇拜英雄豪杰的心理转变为依靠自己管理社会事务的观念。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齐诗人谢宣城 连李白杜甫都是其忠实粉丝
    唐代诗人李白,被人称为“诗仙”,粉丝自古至今都有。然而,“诗仙”也有自己的偶像,有一名诗人让李白毫无保留地倾倒折服。这个人就是谢朓。清人王士祯《论诗绝句》有两句云:青莲才笔九州横,一生低首谢宣城。“青莲”是指青莲居士李白,“谢宣城”就是谢朓
  • 古代女粉丝也疯狂 因见汤显祖不够帅而失望自尽
    几百年后的明代,一位女粉丝也曾经不远千里来寻找心目中的偶像汤显祖,结果发现他并非自己想象中的“潘安型”才子,而是身形伛偻的糟老头,于是失望之余,竟投水自杀。杜甫梦见李白之后,欣喜之余,又产生了疑虑,李白已被拘押,身处罗网,又如何能魂飞千里,
  • 梁启超是曾国藩“粉丝” 曾在家书中提及座右铭
    曾国藩有一句至理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事实上,这句话并非曾国藩首创,而是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送给曾文正公的一句话。道光二十一年,他将自己所著《畿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 “不为圣贤,
  • 秦淮名妓马湘兰 粉丝当官后拘捕只为看她一眼
    讲马湘兰的故事,可以省一点力气,她生于嘉靖二十六年,死于万历三十二年,两头都搭不上乱世,而且,谢天谢地,她的爱人也不是什么士子清流,这些使我终于能够避开政治——政治这东西我不懂,我有的,只是一点常识。都说马湘兰并不美,姿首如常人,却能为六院
  • 古代疯狂女粉丝 因汤显祖不够帅而投水自尽
    杜甫梦见李白之后,欣喜之余,又产生了疑虑,李白已被拘押,身处罗网,又如何能魂飞千里,入我梦中呢?难道他真的是死了?魂魄来和我作别?这乍见而喜,转念则疑的细腻心态,恰恰反映了李白在杜甫心中是何等的重要!全诗没有“珍重”两字,但全篇却满溢着“多
  • 朱元璋竟是刘邦的铁杆粉丝处处效仿过犹不及
    清人赵翼在其著作《廿二史劄记》中有这样一条记载:“明祖行事多仿汉高”。他认为,明太祖朱元璋算是汉高祖刘邦的超级粉丝,其为人处事、治国思想等多仿照刘邦,然后还在下面列举了一些具体事例,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不得不说,赵翼的见解是十分有见地的
  • 西晋美男卫玠死因 居然被粉丝围观“看死”
    西晋末年北方越来越乱,逃往南方的北方大族也越来越多。在奔流不息的人群中,有一个大帅哥引人注目,虽然脸色苍白,却优雅脱俗。他走到一个城市,立即万人空巷,大家争着拥挤观看。他就是天生有忧郁气质的帅哥卫玠。长得帅又有才华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今
  • 苏轼年少时视屈原为偶像 堪称粉丝王
    苏轼少年时代就喜爱屈原,熟读其作品。到了青年时代更为崇拜。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23岁的苏轼告别故乡四川,随父苏洵取长江水道北赴京师。在湖北有一遗宫即屈原的故居,屈原死后被改建为庙,立像祭祀,但历史的风尘已把此时的屈原庙吹变得荒废不
  • 唐太宗竟是王羲之粉丝 曾派卧底骗走兰亭序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叫《兰亭序》、《临河序》、《楔序》、《楔帖》)是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它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有关它的轶闻趣事就接连不断,如今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一幅《萧翼赚兰亭图》,就记载了其中的一个传奇故事。在唐代,“萧翼计赚辩才”的
  • 苏东坡的超级粉丝 因为读苏轼集入迷而休妻
    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可谓全才,他的诗歌风格豪迈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又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南宋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散文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同列“唐宋八大家”;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在绘画
点击排行